多用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18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牙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刷。
背景技术
人们刷牙后, 一般都将用过的漱口杯用水冲洗。但这种 冲洗方式不彻底,只能除去大部分的牙膏沫及口腔异物,而漱口杯 上仍附有少量残余物。于是有人用手洗漱口杯, 一是不卫生,二是 杯底有手触及不到的死角;也有人刷牙后便顺势用牙刷刷毛对漱口 杯进行刷洗,这样做效果也不理想,因为现今的牙刷尽管在刷柄、 刷毛座、刷毛的形状及材质方面与传统的牙刷都有所不同,但主体 结构依然是刷柄与刷毛座连为一体,刷毛座上设有一端垂直(或基 本垂直)固定于其上的刷毛,由于牙刷自身结构所限,只能除去漱 口杯侧壁的污垢,而杯底及其与侧壁的相交处刷毛难以触及到,于 是这里便成为藏污纳垢的卫生死角,时间长了这些污垢会滋生细菌 影响身体健康。另外用牙刷刷毛清洗漱口杯后,再刷牙也十分不卫 生。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清洁漱口杯机构的 多用牙刷。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牙刷刷柄的后端设副刷。该副刷的工作部 分可以是化纤无纺布,也可以是刷毛。如果工作部分是化纤无纺布, 其可直接固定在刷柄后端,也可以在无纺布内设弹性填充物(如泡 沫塑料或膨胶棉),开口部分用紧固件固定在刷柄后端。如果工作部 分是副刷毛其一端固定在副刷毛座上,该副刷毛座可与刷柄后端相 连,相连后其最好与刷柄同轴线。刷毛座与刷柄可以是固定相连, 如连为一体或粘接,当刷完牙后直接用副刷刷洗漱口杯面上及卫生死角处的污垢;刷毛座与刷柄也可以是活动连接,如螺纹连接或插 接,这需要在刷柄后端设与刷毛座对应的螺孔或槽孔。刷毛座可以 有许多形状,如圆锥、圆柱、圆台、椭圆柱、棱锥、棱柱等,那么 与其对应的蠊孔或槽孔即为圆锥、圆柱、圆台、椭圆柱、棱锥、棱 柱等螺孔或槽孔。为防止某些结构的副刷毛座在工作时产生位移, 最好在副刷毛座与槽孔之间设锁定机构。当刷洗漱口杯时,可将副 刷刷毛座与刷柄后端相连,用露在外面的副刷毛刷洗漱口杯。当副 刷不用时可将其取下,也可仍置于牙刷柄上,这时最好在副刷外面 设将其翠住并与刷柄相连(插接或螺纹连接)的刷帽,以保护副刷, 同时也方便使用。本实用新i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 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成本低廉。2、 能有效地淸除漱口杯及其卫生死角的污垢。3、 使用、存放均方便。4、 清洁、卫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例1的主视局剖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例2的主视局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多用牙刷的主视局剖示意图中,刷柄1 与刷毛座2连为一体,刷毛座上设有一端垂直固定于其上的刷毛3。 在刷柄的后斕设有副刷4,该副刷的副刷毛5 —端固定在副刷毛座6 上,该副刷毛座与刷柄后端连为一体,并且副刷毛座与刷柄同轴线。在副刷外面设有将其罩住并与刷柄套接的刷帽7。在图2所示的多用牙刷的主视局剖示意图中,刷柄1与刷毛座2 连为一体,刷毛座上设有一端垂直固定于其上的刷毛3。在刷柄的 后端设有副刷4,该副刷的副刷毛5 —端固定在圆锥体底上,该圆 锥体为副刷毛座6。在刷柄的后端设有与副刷毛座对应的圆锥槽孔, 该圆锥槽孔及插入其内的副刷毛座与刷柄同轴线。另在副刷毛座的 锥壁上设凸块8,其与附设在槽孔上的凹槽相对应,两者组成副刷 毛座的锁定机构。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牙刷,其刷柄与刷毛座连为一体,刷毛座上设有一端垂直固定于其上的刷毛,其特征在于在刷柄的后端设有副刷。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牙刷,其刷柄与刷毛座连为一体,刷毛座上设有一端垂直固定于其上的刷毛,在刷柄的后端设有副刷,最好该副刷的副刷毛一端固定在副刷毛座上,该副刷毛座与刷柄后端相连,与刷柄相连的副刷毛座其与刷柄同轴线,在副刷外面设将其罩住并与刷柄相连的刷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成本低廉,能有效地清除漱口杯及其卫生死角的污垢,使用、存放均方便,清洁、卫生。
文档编号A46B9/00GK201045940SQ20072001198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
发明者洋 王 申请人:洋 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