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770阅读:19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电热水壶的加热是通过连接在发热底盘上电连接器的上连接 器,与连接在发热座上的下连接器结合接通电源来实现的。电连接器一般 分为上、下两个器件,其中一件与电热水壶的发热底盘相连接,另一件是 与发热座和电源相连接,当上下两部分结合时,电热水壶的加热电路被接 通。现有的电连接器, 一般情况下仅有三个触点接口,实现电源、地线、 零线的接通,可以满足烧茶、烧开水的功能需求。但是,对于功能要求多, 控制精度要求高,如烧水、煮沸、保温、防干烧、灯光变幻、功能显示等 要求来说,则需要增加许多的信号采集和传输的器件和通道,由于信号传 输的困难,因而,许多的电子器件,传感器,线路板,集成电路都只能安 装在电热水壶的底部。由于电热水壶底部的空间有限,而且发热盘在工作 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辐射和热对流,相对的工作环境很恶劣,这样就 对电子器件,线路板,集成电路和控制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耐温度要求,这 样,势必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现有的电连接器无法满足增加信号采集及输出通道的需求,显示出了明显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 通过分置组合连接结构解决电热水壶加热过程中的信号采集和传递的技 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热水壶 加热的连接装置,包括与电热水壶底部连接的上结合体、电连接器的凹 形连接器、与发热底座连接的下结合体、电连接器的凸形连接器及其连接 机构,所述上结合体上设置有信号采集机构,所述下结合体的上盘面上设 置有至少一组信号连接机构,所述上结合体与下结合体相连接并导通。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结合体朝下平面的凸筋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环状金 属件,其向上延伸的凸起伸进上结合体的内腔之中,延伸端的末端连接信 号采集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信号连接机构设置在下结合体朝上盘面上的孔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信号连接机构是一组柱形金属件,所述柱形金属件从 下结合体内腔朝上的孔中伸出并突出于其外端面,所述柱形金属件下端与 位于下结合体内腔表面的的弹性接触件触接,所述弹性接触件的另一端连 接电路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环状金属件呈u形截面,U形截面朝上的延伸段上设 置有向上的片状凸起。本实用新型所述设置在上结合体上的环状的金属件的数量与设置在 下结合体上表面的柱形金属件的数量相等并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将线路板、集成电路及控制器件移 出电热水壶发热盘的底部的空腔,放置在加热底座里,改善了电子器件的
工作环境,因而在降低了对电子元器件的要求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控制精度,降低了电热水壶的生产成本。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结合体中弹性接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隐去上连接器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结合体与环状金属件结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结合体与环状金属件结合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图 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包括与电热水壶底 部连接的上结合体1、电连接器的凹形连接器3、与发热底座连接的下结 合体2、电连接器的凸形连接器ll及其连接机构,所述与电热水壶底部连 接的上结合体1上设置有信号采集机构;所述与发热底座连接的下结合体 2的上盘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信号连接机构,当上结合体1与下结合体2 连接时,电源和信号系统将分别接通。本实用新型上结合体1朝下的平面的凸筋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环状金属 件13、 14、 15,其向上延伸的凸起IO伸进上结合体1的内腔之中,延伸 端的末端连接信号采集装置。信号连接机构设置在下结合体2朝上盘面上 的孔中,所述信号连接机构是一组柱形金属件5、 12、 16,柱形金属件从 下结合体内腔朝上的孔中伸出并突出于其外端面,所述柱形金属件5、 12、
16下端与位于下结合体2内表面的的弹性接触件6、 7、 8触接,弹性接触 件6、 7、 8的另一端连接线路板及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上结合体1朝下的突筋上设置的环状金属件13、 14、 15 呈U形截面,U形截面的朝上的延伸段上设置有向上的片状的凸起IO,该 凸起的末端连接到采集信号的传感器。设置在上结合体1突筋上的环状金 属件13、 14、 15的数量与设置在下结合体2上表面的柱形金属件5、 12、 16的数量相等并对应设置。如图1、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当电热水壶的本体与电源座连 接在一起时,上结合体1与下结合体2结合,电源被接通,电热水壶发热 盘开始加热的同时,信号采集系统也同时被接通,各传感器开始工作,采 集到的各种信号,通过导线传递到固结在上结合体1的环状金属件13、 14、 15伸进上结合体1内的延伸片10上。上结合体l与下结合体2结合并旋 转时时,由于电热水壶及水的重量,迫使上结合体1下表面的环状金属件 13、 14、 15压迫突出在下结合体2上表面的柱状金属件5、 12、 16的端部, 这样传感器采集到的各种信号就通过上结合体1上的环状金属件13、 14、 15传递到下结合体2上的柱状金属件5、 12、 16上,进而传递到线路板上 的集成电路上,以供集成电路分析,运算解析,完成了信号的采集,传递, 运算,反馈处理的全过程。本实用新型由于能够将采集到的信号传递到外部来进行处理,原来需 要按装在电热水壶发热盘底部空腔的电子器件、线路板、集成电路和控制 器件,均可以移出到电源座的空间里安装,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没有 了热辐射和热对流的影响和干扰,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因而对电子器件、线路板、集成电路和控制器件的精度等级要求和耐温要求大为降低, 减少了环境温度对元器件的影响,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控制的精度, 适合于大批量的生产。
权利要求1. 一种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包括与电热水壶底部连接的上结合体(1)、电连接器的凹形连接器(3)、与发热底座连接的下结合体(2)、电连接器的凸形连接器(11)及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结合体(1)上设置有信号采集机构,所述下结合体(2)的上盘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信号连接机构,所述上结合体(1)与下结合体(2)相连接并导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结合体(1)朝下平面的凸筋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环状金属件(13、 14、 15),其向上延伸的凸起伸进上结合体(1)的内腔之中,延伸端的末端连接信号采集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机构设置在下结合体(2)朝上盘面上的孔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机构是一组柱形金属件(5、 12、 16),所述柱形金属件(5、 12、 16)从下结合体(2)内腔朝上的孔中伸出并突出于其外端面,所述 柱形金属件(5、 12、 16)下端与位于下结合体(2)内腔表面的的弹性接 触件(6、 7、 8)触接,所述弹性接触件(6、 7、 8)的另一端连接电路控 制装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环状金属件(13、 14、 15)呈U形截面,U形截面朝上的延伸段上设置 有向上的片状凸起(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设置在上结合体(1)上的环状的金属件(13、 14、 15)的数量与设置在下结合体(2)上表面的柱形金属件(5、 12、 16)的数量相等并对应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通过分置组合连接结构解决电热水壶加热过程中的信号采集和传递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水壶加热的连接装置,包括与电热水壶底部连接的上结合体、电连接器的凹形连接器、与发热底座连接的下结合体、电连接器的凸形连接器及其连接机构,所述上结合体上设置有信号采集机构,所述下结合体的上盘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信号连接机构,所述上结合体与下结合体相连接并导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将线路板、集成电路及控制器件放置在加热底座里,改善了电子器件的工作环境,降低了对电子元器件的要求,提高了产品的控制精度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47J27/21GK201079283SQ20072017170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5日
发明者张默晗, 王畋亮 申请人: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