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79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能烤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箱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节能烤箱。
背景技术
现在电烤箱由于使用方便、安全等优点,迅速进入家庭,电烤箱以往较多采用电热 管,存在耗电量大,升温慢,电热管及管内炉丝易氧化,脱落有害杂质,污染食品,带铁腥味 较大,众多缺点,取而代之,石英管作为红外幅射元件,解决以往电热管存在的缺点,在使用 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同样升温较慢和耗电量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结构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升温快和提高热效 率的节能烤箱。
本实用新型用以下方式实现的包括外壳,以及外壳内设置有内胆,内胆由内胆
左、右板和内胆上板组成,发热管设置于内胆内,其所述内胆上板上设置有进气道与回气
道,回气系统是由接油盒、内胆上板上的回气道、风道上盖出口、吸风盖、风道上盖入口到风
叶轴向端部构成,进气道内设置有风叶,风叶连接于电机。 所述进气道的出气口处中部设置有回气道的入气口 。 所述进气道的尾端端口正对风叶上方。 所述进气道和回气道由内胆上板设置凹槽,凹槽上方盖有风道上盖,风道上盖上 开有两个通孔, 一吸风盖盖于两个通孔上构成。 所述回气道的入气口处设置有一接油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进气道与回气道在风叶作用下,在内胆内流动迅 速形成热风,令有效对食物均匀加热,有助提高热效率、迅速升温和有效节能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回气道与进气道的风流向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包括外壳l,以及外壳l内设置有内胆,内胆由内胆左、右板101、102和 内胆上板103组成,发热管6设置于内胆内,其所述内胆上板103上设置有进气道1031与 回气道1032,回气系统是由接油盒106、内胆上板1032上的回气道1032、风道上盖4出口 、 吸风盖5、风道上盖4入口到风叶轴向端部构成,进气道1031内设置有风叶2,风叶2连接 于电机3。[0015] 所述进气道1031的出气口处中部设置有回气道1032的入气口。 所述进气道1031的尾端端口正对风叶2上方。 所述进气道1031和回气道1031由内胆上板103设置凹槽,凹槽上方盖有风道上 盖4,风道上盖4上开有两个通孔, 一吸风盖5盖于两个通孔上构成。 所述回气道1032的入气口处设置有一接油盒106。 利用风叶2的轴向端面与回气道1032相通,风叶2运转后将气径向打出,进入进 风道1031形成循环气流,发热管6加热散发出热气,循环气流与热气结合迅速形成热风,热 风均匀加热食物,有助提升升温速度。
权利要求一种节能烤箱,包括外壳(1),以及外壳(1)内设置有内胆,内胆由内胆左、右板(101、102)和内胆上板(103)组成,发热管(6)设置于内胆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上板(103)上设置有进气道(1031)与回气道(1032),回气系统是由接油盒(106)、内胆上板(103)上的回气道(1032)、风道上盖(4)出口、吸风盖(5)、风道上盖(4)入口到风叶(2)轴向端部构成,进气道(1031)内设置有风叶(2),风叶(2)连接于电机(3)。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1031)的出气口处 中部设置有回气道(1032)的入气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1031)的尾端端口 正对风叶(2)上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1031)和回气道 (1031)由内胆上板(103)设置凹槽,凹槽上方盖有风道上盖(4),风道上盖(4)上开有两个 通孔,一吸风盖(5)盖于两个通孔上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道(1032)的入气口处 设置有一接油盒(10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箱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节能烤箱,包括外壳,以及外壳内设置有内胆,内胆由内胆左、右板和内胆上板组成,发热管设置于内胆内,其所述内胆上板上设置有进气道与回气道,回气系统是由接油盒、内胆上板上的回气道、风道上盖出口、吸风盖、风道上盖入口到风叶轴向端部构成,进气道内设置有风叶,风叶连接于电机,有益效果是利用进气道与回气道在风叶作用下,在内胆内流动迅速形成热风,令有效对食物均匀加热,有助提高热效率、迅速升温和有效节能等优点。
文档编号A47J37/06GK201542456SQ200920262818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岑乾光 申请人:岑乾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