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两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63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湿两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湿两用吸尘器通常采用纸袋或布袋式结构,其存在的问题是,使用之后, 会造成吸尘器吸力下降,影响后续的清洁工作,而且由于纸袋或布袋性重复使用的次数较 少,也不利于环保。另外目前业界有采用旋风技术来替代纸袋或布袋,但均是应用在干式吸 尘器上,而干湿两用吸尘器因为同时要吸取污水和灰尘,采用现有的旋风技术所获得的效 果并不理想,且结构更为复杂,而且干湿两用吸尘器均采取了真空电机上置的放置方式,与 一般的干式吸尘器真空电机放置方式并不相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且提高过滤效率的干湿两用吸尘 器,使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包括相互串接的一、二级旋风 分离器,以及分别与一、二级旋风分离器上的第一和第二出尘口相连的一、二级集尘桶;所 述二级集尘桶同轴地设置在二级旋风分离器的下方,其内设有可进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内 的浮球。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级集尘桶内设有收容所述浮球的导向罩,其中导向罩周围包 括若干个垂直延伸至第二除尘口且相互间隔的导向筋、和位于底部中央且内中空的环状 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包括有第二出风口,且其第二出风口的直径小 于所述浮球的直径,初始时,浮球抵靠在该环状件的上端,终止时,浮球抵靠在第二出风口 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一级集尘桶上方的中板,一级旋风分离器横向设置 在中板的上方,而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垂直设置在中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三级旋风分离器和连接二、三级旋风分离器的导流件,其 中导流件一端与第二出风口相连,所述三级旋风分离器包括有与导流件另一端相连的第三 进风口,所述中板上安装有真空电机及海帕过滤器,其中海帕过滤器位于三级旋风器的上 方,且位于真空电机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级集尘桶设有位于底部外侧的若干个固定槽、与固定槽配合 固定的一密封圈、和位于底部且可上下移动的底盖,当吸尘器工作时,该底盖向上移动与桶 体吸合以储灰,而吸尘器不工作时,该底盖向下移动并与桶体分开,使灰尘落入一级集尘桶 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盖包括一柱状部和一配合部,其中柱状部位于配合部的中 央,柱状部的直径小于配合部的直径,当吸尘器工作时,配合部与密封圈密封配合。[00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包括一级集尘桶和设置在 一级集尘桶上的一中板,其中该中板的上方设置有一真空电机,所述中板的上方还横向设 置有一级旋风分离器,所述中板的下方垂直设置有二级旋风分离器和同轴地位于二级旋风 分离器下方的二级集尘桶,其中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的上游为一级旋风分离器,而其下游 为真空电机,同时所述二级集尘桶内设有可进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内的浮球。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的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而底部设有第二除尘 口,而所述二级集尘桶内设有收容所述浮球的导向罩,其中导向罩周围包括若干个垂直延 伸至第二除尘口且相互间隔的导向筋、和位于底部中央且内中空的环状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浮球的直径小于第二除尘口的直径,而大于第二出风口的直 径。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干湿两用吸尘器中,通过在二级集尘桶内设置可进入到 二级旋风分离器内的浮球,方便控制水位情况,同时通过一级旋风分离器的横向设置和二 级旋风分离器的垂直设置,充分利用集尘桶的空间,能够对含尘气体充分过滤,大大提高了 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且结构简单,同时在清理时,用户只需对一级集尘桶进行倾倒,操作 更为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其中部分结构被显示出来;图4为图2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底盖与二级集尘桶相互密闭配合;图5为图2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底盖与二级集尘桶相互分离;图6为图2另一视角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浮球位于二级集尘桶的底部;图7为图2另一视角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浮球位于二级集尘桶的顶部;其中1、一级旋风分离器;12、旋风件;120、锥形过滤网罩;14、导流管;101、第一 进风口 ;102、第一出风口 ;103、第一出尘口 ;2、二级旋风分离器;201、第二进风口 ;202、第 二出风口 ;203、第二出尘口 ;22、密封圈;3、一级集尘桶;4、二级集尘桶;40、底盖;402、柱 状部;404、配合部;42、固定槽;44、导向罩;440、导向筋;442、环状件;46、浮球;5、导流件; 50、第三旋风器;52、第三进风口 ;6、中板;60、收容部;8、真空电机;9、海帕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首先结合
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的 具体实施例,其包括一级集尘桶3和设置在一级集尘桶3上的一中板6,其中该中板6的上 方设置有一真空电机8和横向设置的一级旋风分离器1,而下方垂直设置有二级旋风分离 器2和同轴地位于二级旋风分离器2下方的二级集尘桶4,其中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2的上 游为一级旋风分离器1,二级旋风分离器2的下游为真空电机8或第三旋风分离器50,同时 二级集尘桶4内设有可进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2内的浮球46。[0026]一级旋风分离器1横向设置在中板6的上方且外侧壁环绕有一呈弧形的导流管 14,其侧壁上开有与导流管14 一端相连的第一进风口 101、第一出风口 102和第一出尘口 103,其内部还设有一端伸入其内并可拆卸的旋风件12,该旋风件12的一端设有一锥形过 滤网罩120,该锥形过滤网罩120与第一出风口 102相互连通。结合图4和图5,二级旋风分离器2为上端大下端小的截头圆锥形状,其垂直设置 在中板6的下方并大部分位于一级集尘桶3内,并包括有位于中板上方的第二进风口 201、 与二级旋风分离器2同轴设置并位于上端的第二出风口 202、和位于下端的第二出尘口 203,其中第二出尘口 203位于二级集尘桶4内,以确保二级旋风分离器2部分插入到二级 集尘桶4内。二级集尘桶4设有位于底部外侧的若干个固定槽42、与固定槽42配合固定的 一密封圈22、和位于底部且可上下移动的底盖40,当吸尘器工作时,该底盖40向上移动与 桶体吸合以储灰,而吸尘器不工作时,该底盖40向下移动并与桶体分开,使灰尘落入一级 集尘桶3内。底盖40包括一柱状部402和一配合部404,其中柱状部402位于配合部404的中 央,配合部404的外形呈上端小、下端大的截头圆锥,柱状部402的直径小于配合部404的 直径,当吸尘器工作时,配合部404与密封圈22密封配合,以保证在二级旋风器内进行封闭 式的二次旋风过滤除尘。请参考图6和图7,为保证吸尘器内的液体不超过最高水位,二级集尘桶4内还设 有一柱状的导向罩44。该导向罩44用于收容浮球46,且其周围包括若干个垂直延伸至第 二出尘口 203且相互间隔的导向筋440、和位于底部中央且内中空的环状件442,导向筋440 上端与第二出尘口 203相交,而下端则与环状件442的底端相齐平,该导向筋440用以限制 浮球46的周向移动,仅允许浮球46进行上下移动。环状件442的直径小于浮球46的直径, 而大于柱状部402的直径。为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进一步包括位于二级旋风分离器2下游的三级旋风分离 器50、和连接二、三级旋风分离器的导流件5,导流件5部分位于中板6的上方,其中二级旋 风分离器2的第二出风口 202与导流件5 —端相连,三级旋风分离器50包括有与导流件5 另一端相连的第三进风口 52,所述中板6的下方还设有向下凸出的收容部60,该收容部60 收容安装一海帕过滤器9,其中海帕过滤器9位于三级旋风器50的上方,且位于真空电机8 的下方。进一步结合图3-7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接通电源后,从吸尘器前部吸 入的含尘气体首先经一级旋风分离器1上的第一进风口 101通过导流管14进入一级旋风 分离器1内滤除粗灰,粗灰和污水通过第一出尘口 103掉落至一级集尘桶3内,而含细尘 气体则经锥形过滤网罩120的网孔,再通过第二进风口 201进入二级旋风分离器2内进行 二次旋风除尘分离来滤除细灰,细灰和污水掉落至二级集尘桶4内,气体从第二出风口 202 出来经导流件5的进风口 52进入第三级旋风分离器50,进行三次旋风除尘来滤除超细灰 和水汽,再由海帕过滤器9进入真空电机8内,最后从真空电机8末端排出。此过程中由于 真空电机8工作时在底盖40上部产生的负压迫使底盖40能够与二级集尘桶4的桶体紧密 吸合,以容纳细灰,如图4所示;底盖40的柱状部402的上端活动地设置在环状件442内, 初始时,浮球46抵靠在该环状件442的上端,并与柱状部402保持间隙,而一旦吸尘器电源 断开,那么由于真空电机8在底盖40上部产生的负压消除,底盖40将随即自动落下一定距离,直到柱状部402的上端固定在环状件442的底部,使二级集尘桶4内的细灰从底盖40上 滑落至一级集尘桶3内,具体如图5所示。初始时(如图6),浮球46抵靠在该环状件442 的上端,并与柱状部402保持间隙,当液体的水位在最高水位时(如图7),由于浮球46的直 径大于二级旋风器2的第二出风口 202,而小于第二出尘口 203的直径,其将进入到二级旋 风器2内,以堵住二级旋风器2的第二出风口 202,此时一、二级集尘桶桶内无负压,吸尘器 将停止工作,用户也无法再吸液体或垃圾,提醒用户应该将桶体内的液体进行清理掉。由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40的配合部404呈截头锥形,故便于灰尘的落下,同时 在底盖40与二级集尘桶4的桶体吸合的过程中,由于配合部404末端的直径大于密封圈22 的直径,且与密封圈22的密封配合作用,使得底盖40与二级集尘桶4之间不会错位,而是 始终紧密吸合。从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这种干湿两用吸尘器,通过在二级集尘桶 内设置可进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内的浮球,方便控制水位情况,同时通过一级旋风分离器 的横向设置和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垂直设置,充分利用集尘桶的空间,能够对含尘气体充分 过滤,大大提高了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且结构简单,同时在清理时,用户只需对一级集尘 桶进行倾倒,操作更为方便。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一、二级旋风分离器的个数均为单个,也可 根据实际需要改为两个以上,以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 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包括相互串接的一、二级旋风分离器(1、2),以及分别与一、二级旋风分离器(1、2)上的第一和第二出尘口(103、203)相连的一、二级集尘桶(3、4);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集尘桶(4)同轴地设置在二级旋风分离器(2)的下方,其内设有可进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2)内的浮球(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集尘桶(4)内设有 收容所述浮球(46)的导向罩(44),其中导向罩(44)周围包括若干个垂直延伸至第二除尘 口(203)且相互间隔的导向筋(440)、和位于底部中央且内中空的环状件(4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湿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2)包 括有第二出风口(202),且其第二出风口(202)的直径小于所述浮球(46)的直径,初始时, 浮球(46)抵靠在该环状件(442)的上端,终止时,浮球(46)抵靠在第二出风口(2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湿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一级集 尘桶上方的中板(6),其中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1)横向设置在中板(6)的上方,而所述二 级旋风分离器(1)垂直设置在中板(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干湿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三级旋 风分离器(50)和连接二、三级旋风分离器的导流件(5),其中导流件(5) —端与第二出风 口(202)相连,所述三级旋风分离器(50)包括有与导流件(5)另一端相连的第三进风口 (52),所述中板(6)上安装有真空电机(8)及海帕过滤器(9),其中海帕过滤器(9)位于三 级旋风器(50)的上方,且位于真空电机(8)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集尘桶(4)设有位 于底部外侧的若干个固定槽(42)、与固定槽(42)配合固定的一密封圈(22)、和位于底部且 可上下移动的底盖(40),当吸尘器工作时,该底盖(40)向上移动与桶体吸合以储灰,而吸 尘器不工作时,该底盖(40)向下移动并与桶体分开,使灰尘落入一级集尘桶(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湿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40)包括一柱状部 (402)和一配合部(404),其中柱状部(402)位于配合部(404)的中央,柱状部(402)的直 径小于配合部(404)的直径,当吸尘器工作时,配合部(404)与密封圈(22)密封配合。
8.—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包括一级集尘桶(3)和设置在一级集尘桶(3)上的一中板 (6),其中该中板(6)的上方设置有一真空电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6)的上方还横 向设置有一级旋风分离器(1),所述中板(6)的下方垂直设置有二级旋风分离器(2)和同轴 地位于二级旋风分离器(2)下方的二级集尘桶(4),其中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2)的上游为 一级旋风分离器(1),而其下游为真空电机(8),同时所述二级集尘桶(4)内设有可进入到 二级旋风分离器(2)内的浮球(4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湿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2)的 顶部设有第二出风口(202),而底部设有第二除尘口(203),而所述二级集尘桶(4)内设有 收容所述浮球(46)的导向罩(44),其中导向罩(44)周围包括若干个垂直延伸至第二除尘 口(203)且相互间隔的导向筋(440)、和位于底部中央且内中空的环状件(44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湿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46)的直径小于 第二除尘口(203)的直径,而大于第二出风口(202)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其包括相互串接的一、二级旋风分离器,以及分别与一、二级旋风分离器上的第一和第二出尘口相连的一、二级集尘桶;所述二级集尘桶同轴地设置在二级旋风分离器的下方,其内设有可进入到二级旋风分离器内的浮球。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干湿两用吸尘器中,方便控制水位情况,同时能够对含尘气体充分过滤,大大提高了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
文档编号A47L9/16GK201641879SQ20102014857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9日
发明者倪祖根 申请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