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寝具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92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寝具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寝具罩(portablebeddingsheet),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进行卫生管理的便携式寝具罩。
背景技术
:在韩国的“公共卫生管理法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了“褥子、被子、枕头等寝具的罩和毛巾,要在每个住宿客人使用时必须清洗,并且要经常利用日光或其他方法进行干燥”,但是,如最近的时事举报电视节目等中所揭露的那样,在一部分住宿场所中蔓延着依然重复使用寝具的违法行为。对此,当旅行者从住宿场所提供的寝具中发现头发、烟灰、其它体毛等异物时,会感觉到非常不干净,但是,由于旅行时搬运寝具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不得不使用所提供的寝具。然而,最近再次流行着甲型Hmi流感或手足口病等对人传染病,所以住宿场所提供的寝具的卫生变得更加重要,但是,一部分住宿场所的想节省寝具罩等清洗所需费用的卫生观念并没有得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且适合在旅行场所使用的便携式寝具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寝具罩,第一罩布和第二罩布层叠而在里面形成睡眠空间,其包括寝具收纳部,与上述第一罩布的前面上端连结,并收纳寝具;以及枕头收纳部,形成在上述第二罩布上,并收纳枕头。在此,优选的结构是,由上述第一罩布和上述第二罩布形成的睡眠空间的至少上端是开放的。在此,优选的结构是,上述第二罩布的上端比上述第一罩布的上端长。另外,优选的结构是,上述寝具收纳部的上端与上述第一罩布的上端接合,上述寝具收纳部的左侧下端及右侧下端分别与上述第一罩布的左右侧边缘接合。另外,优选的结构是,上述寝具收纳部包括收纳罩布,其上端与上述第一罩布的上端接合;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收纳绳,其与上述收纳罩布连结,并且与上述第一罩布的左右侧边缘接合。在此,上述收纳绳还可以包括第一收纳绳,在上述收纳罩布的下端中央,与上述第一罩布的左侧边缘连结;第二收纳绳,在上述收纳罩布的下端中央,与上述第一罩布的右侧边缘连结;第三收纳绳,其连结于上述收纳罩布的左侧下端,并且连结在连结上述第一收纳绳的位置之上部的上述第一罩布的左侧边缘或第二罩布的左侧边缘;以及第四收纳绳,其连结于上述收纳罩布的右侧下端,并且连结在连结上述第二收纳绳的位置之上部的第一罩布的右侧边缘或第二罩布的右侧边缘。[0012]在此,优选的结构是,上述收纳绳与上述第一罩布或上述第二罩布的连结,是通过将上述收纳绳分别连结到上述第一罩布或第二罩布所具备的绳环中进行的。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上述收纳绳上还包括具有头部小于尾部的形状的结,使得该结可容易地插入到上述绳环中、但不会从上述绳环中脱落。另外,优选的结构是,上述第一罩布还具备用于固定被收纳的寝具的固定部。再者,优选的结构是,上述固定部包括固定绳,其一端与上述第一罩布连结;以及固定环,其形成在上述第一罩布上,并且与上述固定绳的另一端连结。在此,上述固定绳可以包括在上述第一罩布的右侧上端形成的第一固定绳及第一固定环;在上述第一罩布的左侧上端形成的第二固定绳及第二固定环。另外,优选的结构是,由上述枕头收纳部和上述第二罩布形成的收纳空间的下端是开放的。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辅助寝具收纳部,其连结于上述第一罩布的前面下端。另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上下固定绳,其一端连结于上述第二罩布的背面下部,另一端连结于上述第一罩布的前面上端的中央。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左右固定绳,其一端连结于上述第一罩布或上述第二罩布的前面左侧,另一端连结于上述第一罩布或上述第二罩布的前面右侧。另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脚垫收纳部,其连接于上述第二罩布的背面下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寝具罩,能够容易地将被罩安装在住宿场所提供的寝具上,从而提供比较卫生的睡眠环境。另外,能够将便携式寝具罩折叠后易于携带,并且,该便携式寝具制作成除了罩布的原有材料之外未增加其他材料,因此能够提供舒适的水面环境。另外,将便携式寝具折叠后,在旅行时可以作为脖枕使用。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寝具收纳部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枕头收纳部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具有打结部件的绳子和绳环的放大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寝具收纳部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图9a是表示第三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9b是表示第三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使用状态的后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第四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第五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图13是第六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0039]图14是第七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后视图。图15是表示使用者使用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寝具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作为脖枕使用时的状态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10:第一罩布120:第二罩布130寝具收纳部140枕头收纳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寝具收纳部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枕头收纳部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如图所示,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寝具罩100包括第一罩布110、第二罩布120、寝具收纳部130以及枕头收纳部140。第一罩布110是普通的棉材料制成的罩布,第二罩布120是与第一罩布110层叠的罩布,使用者进入到由第一罩布110和第二罩布120形成的内部空间而就寝。第一罩布110和第二罩布120的上端及侧部上端未接合(本说明书中的接合主要指的是缝合或延长,但不限于此)而开放着。上端是为了使用者进入罩布内部空间而开放的,侧部上端是为了确保使用者就寝时能够自由活动胳膊的空间而设置的部分。所开放的侧部上端的高度,优选为使用者躺下时的肩膀高度左右。此时,进一步优选第二罩布120的上端比第一罩布110的上端稍长,以便将枕头收纳到放置头部的位置。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寝具收纳部130是形成在第一罩布110的前面上的用于收纳寝具的罩布。寝具收纳部130的上端与上述第一罩布110的上端接合(或者在上端延长),左侧下端及右侧下端与第一罩布110的侧面边缘接合。由此,寝具收纳部130通过开放的下端,使住宿场所提供的寝具(罩布或被子)收纳到由寝具收纳部130和第一罩布110形成的内部空间中。此时,将收纳的寝具从开放的寝具收纳部130的左侧及右侧拽出,从而使寝具固定在本实施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110上。另一方面,寝具收纳部130和第一罩布110的接合方式是,只要寝具收纳部130的上端和上述第一罩布110的上端的接合、且上述寝具收纳部130的左右侧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放而分别与上述第一罩布110的左右侧边缘接合即可,但为了使寝具不容易脱落,优选缩小开放区间,从而加大摩擦力。左右侧边缘的接合还起到防止被子等寝具滑落的防脱作用。如图4所示,图3的枕头收纳部140是形成在第二罩布120的背面上的用于收纳枕头的罩布。枕头收纳部140的上端及左右侧边缘接合(或者延长)在第二罩布120上。因此,通过枕头收纳部140的下端,枕头收纳部140能够将枕头收纳到由枕头收纳部140和第二罩布120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具有打结部件的绳子和绳环的放大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寝具收纳部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寝具罩包括第一罩布210、第二罩布220、寝具收纳部230及枕头收纳部(未图示)。第一罩布210是普通的被子形状的罩布,第二罩布220是与第一罩布210层叠的罩布,使用者进入到由第一罩布210和第二罩布220形成的内部空间就寝。第一罩布210和第二罩布220的上端及侧部上端不接合而开放。上端是为了使用者进入罩布内部空间而开放,侧部上端是为了确保使用者就寝时能够自由活动胳膊的空间而设置的部分。开放的侧部上端的高度,优选为使用者躺下时的肩膀高度左右。此时,为了将枕头收纳到放置头部的位置,优选第二罩布220的上端比第一罩布210的上端稍长。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寝具收纳部形成在第一罩布210的前面上,由收纳罩布231和收纳绳构成。S卩,为了将被提供的罩布和被子更加牢固地固定到寝具收纳部,第二实施例提供如下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缩小寝具收纳部的大小,取而代之使用收纳绳来进行收纳。收纳罩布231与第一罩布210的上部边缘接合,在收纳罩布230上连接有四根收纳绳。第一收纳绳235连结在收纳罩布231的下端中央,且与第一罩布210的左侧边缘连结;第二收纳绳236连结在收纳罩布231的下端中央,且与第一罩布210的右侧边缘连结;第三收纳绳237连结在收纳罩布231的左侧下端,且连结在第一罩布210的左侧边缘的、连结有第一收纳绳235的位置的上部;第四收纳绳238连结在收纳罩布231的右侧下端,且连结在第一罩布210的右侧边缘的、连结有第二收纳绳236的位置的上部。左右侧边缘的接合还起到防止被子等寝具滑落的防脱作用。在此,不限定收纳绳235、236、237、238与第一罩布210或第二罩布220的连结方式,但为了便于洗涤,优选可连结及分离的方式,并且,最好是不使用异质材料。例如,在图6中示出了如下结构在第一罩布210上形成绳环234,在收纳绳235上形成打结部件239,通过将打结部件239插入到绳环234中进行连结,并且,抽出打结部件239进行分离。即,使用与罩布相同材质将“V”字形的打结部件安装到收纳绳235的一位置,使较尖的部分比较容易插入到绳环234中,且不容易从反方向抽出。另一方面,当需要分离时,利用打结部件239由布构成而能够变形的这一特点,使打结部件239的形状变薄,从而容易抽出。此时,各收纳绳235、236、237、238始终固定收纳罩布231,由各收纳绳235、236、237,238连结的收纳罩布231始终包裹着寝具,从而防止住宿场所的寝具接触到脸部,而且,收纳绳、收纳罩布231及与上述收纳罩布231的上端部连结的第一罩布210通过相互间的牵引作用而维持平衡,从而防止寝具接触到脸部。在第二罩布的背面形成的枕头收纳部(未图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图9a是表示第三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是表示第三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使用状态的后视图。如这些图所示,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还具备提用于固定提供给第一罩布310的寝具的固定部。即,将被收纳在寝具收纳部330的寝具的左右侧上端部从寝具收纳部330的开放的左侧及右侧拽出的情况下,如第一实施例所示地通过自然的摩擦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固定,但是,与在翻身比较频繁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被子或罩布脱离的情况相比,固定部可以更牢固地将寝具(被子或罩布)固定到第一罩布310上。固定部包括固定绳和固定环。例如,在第一罩布310的右侧上端形成第一固定绳351a及第一固定环351b,在上述第一罩布310的左侧上端形成第二固定绳353a及第二固定环353b,用固定绳351a、353a缠绕被收纳的被子或罩布的左右侧上端一圈之后,将固定绳插入到固定环351b、353b中进行结合。此时,如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那样,优选在固定绳35la、353a上形成打结部件354进行固定,并且,为了与被收纳的寝具(被子以及被罩)的厚度相对应,优选具备多个打结部件。另外,如图9b所示,作为固定部,还可以在枕头收纳部340上具备连结环。在枕头收纳部340上形成的连结环361b、363b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环351b及第二固定环353b的第一固定绳351a和第二固定绳353a再次穿过的绳环,起到连结第一罩布310和枕头收纳部340进行接合的作用。在第一罩布310和枕头收纳部340结合的情况下,即使翻身,寝具也不会脱离而阻止滑落,同时,可防止从左右侧拽出的被子的左右侧上端进入到脸部一侧。此时,优选具备插入到连结环中的新追加的打结部件354。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第四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如这些图所示,第四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还具备用于固定被提供给第一罩布410的寝具的固定绳451及固定环453。即,在将被收纳到寝具收纳部的寝具的左右侧上端从寝具收纳部的开放的左侧及右侧拽出的情况下,如第二实施例那样,通过自然的摩擦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固定,但在翻身非常频繁情况下,可能发生寝具脱离的问题。因此,与上述结构相比,本实施例具有通过固定绳451和固定环453将寝具更牢固地固定在第一罩布410上的结构。由于是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说明,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第五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还具备辅助固定绳。即,还具备在上下方向连结的上下固定绳561和/或在左右方向上连结的左右固定绳563,从而更可靠地防止被子在上下方向和/或左右方向上滑落。在此,优选上下固定绳561的一端与设置在上述第二被罩520的背面下部的绳环571连结,并且,其另一端与设置在第一罩布510的前面上部中央的绳环572连结。通过在上述第二罩布520的背面下部形成绳环,能够防止被子卷上去。另外,优选左右固定绳563的一端与第一罩布510或第二罩布520的前面左侧连结,另一端与前面右侧连结。更准确地讲,优选连结在第一罩布和第二罩布层叠并缝合的部分。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主视图。第六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还具备辅助寝具收纳部670。S卩,从第一罩布610的下端起至规定高度为止形成上述辅助寝具收纳部670,能够收纳寝具(被子或罩布)的下端。由此,能够将寝具可靠地固定在寝具罩上。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的后视图。第七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还具备脚垫收纳部770。S卩,从第二罩布720背面的下端至规定高度为止还形成上述脚垫收纳部770,以便收纳枕头或其他的寝具,在使用者放置脚的情况下,能够有利于血液循环。在图14中示出脚垫收纳部的上端敞开的状态,但不限于此,能够缝合成各种形式。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寝具罩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为了说明的方便,参照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具有本领域的一般知识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能够适用这种使用方法。图15是表示使用者使用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寝具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首先,使用者铺上第四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接着,将被提供的寝具放入到第一罩布410与收纳罩布431及收纳绳435、436、437、438之间。被收纳罩布431及收纳绳435、436、437、438收纳的寝具,由于其上端被收纳罩布431阻挡而不会接触到脸部。另外,各收纳绳435、436、437、438形成收纳空间的同时,还防止寝具的滑落,第二罩布420因体重而被压下并固定,可以防止收纳罩布431卷起来,通过相互间的牵引作用能稳定地维持平衡。然后,拽出寝具(罩布或被子)的左右上端,使用固定绳451和固定环453固定在便携式寝具罩布400上。即,用固定绳451绑住寝具的左右上端部,然后将固定绳451的打结部件结合并固定在固定环453中。之后,将枕头放入到枕头收纳部(未图示)。枕头收纳部(未图示)可形成在第二罩布420的前面或后面,如果形成在后面,则更容易收纳枕头。然后,使用者可以进入到由第一罩布(未图示)和第二罩布420形成的内部空间,舒适地休息。另外,使用者可以在旅行时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布作为脖枕使用。即,可以如图16所示地折叠,通过固定绳451或其他收纳绳等调节脖枕使其与脖颈周围相对应,从而能够作为脖枕使用。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的便携式寝具罩,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具有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知识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这种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上述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是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的,不受说明书正文的记载的限制,属于权利要求的等同范围的变形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便携式寝具罩,第一罩布和第二罩布层叠而在里面形成睡眠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寝具收纳部,与上述第一罩布的前面上端连结,并收纳寝具;以及枕头收纳部,形成在上述第二罩布上,并收纳枕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寝具罩,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第一罩布和上述第二罩布形成的睡眠空间的上端是开放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寝具罩,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第一罩布和上述第二罩布形成的睡眠空间的侧部上端也是开放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寝具罩,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罩布比上述第一罩布长,使得上述第二罩布的上端位于上述第一罩布的上端之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寝具罩,其特征在于,上述寝具收纳部的上端与上述第一罩布的上端接合,上述寝具收纳部的左右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区间开放、且分别与上述第一罩布的左右侧边缘接合。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寝具罩,其特征在于,上述寝具收纳部包括收纳罩布,其上端与上述第一罩布的上端接合;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收纳绳,其与上述收纳罩布连结,并且与上述第一罩布的左右侧边缘接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寝具罩,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纳绳包括第一收纳绳,在上述收纳罩布的下端中央,与上述第一罩布的左侧边缘连结;第二收纳绳,在上述收纳罩布的下端中央,与上述第一罩布的右侧边缘连结;第三收纳绳,其连结于上述收纳罩布的左侧下端,并且连结在连结上述第一收纳绳的位置之上部的上述第一罩布的左侧边缘或第二罩布的左侧边缘;以及第四收纳绳,其连结于上述收纳罩布的右侧下端,并且连结在连结上述第二收纳绳的位置之上部的第一罩布的右侧边缘或第二罩布的右侧边缘。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寝具罩,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纳绳与上述第一罩布或上述第二罩布的连结,是通过将上述收纳绳分别连结到上述第一罩布或第二罩布所具备的绳环中进行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寝具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纳绳上还包括具有头部小于尾部的形状的结,使得该结可容易地插入到上述绳环中、但不会从上述绳环中脱落。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寝具罩,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罩布还具备用于固定被收纳的寝具的固定部。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寝具罩,第一罩布和第二罩布层叠而在里面形成睡眠空间。该便携式寝具罩包括寝具收纳部,其与上述第一罩布的上端连接,并收纳寝具;以及枕头收纳部,其形成于上述第二罩布上,并收纳枕头。文档编号A47G9/08GK201752315SQ20102019677公开日2011年3月2日申请日期2010年5月20日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日发明者咸明植申请人:咸明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