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壶杯盖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896阅读:2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泡茶壶杯盖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泡茶壶杯盖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一种习用的泡茶器(如图I所示),它具主要由外杯I’、内杯2’和杯盖3’组成。杯盖3’的一端铰接在内杯2’的外壁上端并可围绕铰接点摆动而扣接在内杯2’的敞开端。内杯2’置于外杯I中,该内杯2’底部设有滤网21’,且内杯2’底部具有一出水孔22’,该出水孔22’是由一钢珠4’控制其启闭,该钢珠4’连结一连杆6’,并通过一压杆5’及压杆5’顶端的按钮7’来控制钢珠4’升降,使出水孔22’启闭。这种习用的泡茶器的压下按钮7’后,需一直压住按钮7’才能使钢珠4’处于开启状态,一直出水,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持持续出水状态的泡茶壶杯盖的改进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泡茶壶杯盖的改进结构,它包括杯盖本体、按钮、复位弹簧、开关板、小压簧;所述的杯盖本体具有一容置腔和一贯穿孔,按钮活动穿设于杯盖本体的贯穿孔;所述的复位弹簧套接在杯盖本体容置腔内,其一端挂接在按钮上,使得复位弹簧处于压缩扭紧状态;所述的开关板活动套置在容置腔内,开关板侧壁顶靠在按钮复位横梁上,小压簧套接在开关板上且其两端分别顶靠在开关板与杯盖本体上,形成一个向外推顶开关板的推力。所述的杯盖本体贯穿孔由在该容置腔的顶面开设的大通孔和在该容置腔的底面开设的小通孔构成,该大通孔与小通孔具有同一中心线,容置腔的顶面内壁围绕大通孔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的按钮为阶梯柱,在小圆柱体相对的外表面沿径向分别向外延伸出一根复位横梁,按钮大圆柱体下面设有一弹簧插孔,按钮的大圆柱体活动穿设于杯盖本体的大通孔,按钮的小圆柱体活动穿设于小通孔,小圆柱体上两根相对的复位横梁分别活动卡置在杯盖本体容置腔顶面的卡槽内。所述的复位弹簧为一压扭簧,压扭簧本体套接在杯盖本体容置腔底面,压扭簧上端插设于按钮的弹簧插孔内,使得压扭簧处于压缩扭紧状态;所述的开关板活动套置在容置腔内,开关板侧壁上的凸块顶靠在按钮限位杆的内杆端。所述的小压簧套接在开关板的弹簧限位柱上且其两端分别顶靠在开关板弹簧限位柱端壁与杯盖本体底面内向上的凸台上。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按钮上设置了一个由压扭簧、复位横梁、杯盖本体容置腔卡槽、开关板等构成的卡置机构,复位横梁被压下后在压扭簧扭转力的作用下会旋转一定的角度,而与杯盖本体容置腔卡槽错位而不会弹起,使得按钮 一直处于压下状态,从而使得泡茶壶杯盖一直处于出水状态。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I是习用泡茶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杯盖的俯视图;图6A是本实用新型杯盖的仰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复位弹簧俯视图;图7A是本实用新型复位弹簧的主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的主视图;图8A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的仰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开关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泡茶壶杯盖的改进结构,它包括杯盖本体I、按钮2、复位弹簧3、开关板4、小压簧5。所述的杯盖本体I具有一容置腔,在该容置腔的顶面11开设一大通孔12,在该容置腔的底面13开设一小通孔14,该大通孔12与小通孔14具有同一中心线,容置腔的顶面内壁围绕大通孔1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121 (如图6、图6A所示)。如图2、图8、图8A参考图6A所示,所述的按钮2为阶梯柱,在小圆柱体21相对的外表面沿径向分别向外延伸出一根复位横梁221、222,按钮大圆柱体22下面设有一弹簧插孔223,按钮2的大圆柱体22活动穿设于杯盖本体I大通孔12,按钮2的小圆柱体21活动穿设于小通孔14,小圆柱体21上两根相对的复位横梁221、222分别活动卡置在杯盖本体I容置腔顶面11的卡槽121内。如图3、图7、图7A所示,所述的复位弹簧3为一压扭簧3,压扭簧3本体31套接在杯盖本体I容置腔底面的沉孔16中,下限位端卡入杯盖本体的I容置腔底部的凹槽17中,压扭簧3的上限位端插入按钮大圆柱底部的弹簧插孔223中,使得压扭簧3处于纵向压缩、横向反扭的状态。如图4、图5、图9所示,所述的开关板4活动套置在容置腔内,开关板4侧壁上的复位凸块41顶靠在按钮2复位横梁221的内杆端;所述的小压簧5套接在开关板4的弹簧限位柱42上且其两端分别顶靠在开关板弹簧限位柱42端壁与杯盖本体I底面内向上的凸台17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4、图5所示,当外力作用于按钮2顶面,按钮2压下时,按钮2上的复位横梁221在压扭簧3扭转力的作用下转到一个角度,使得按钮2上的复位横梁221、222脱离杯盖本体I容置腔顶面11的卡槽121 (如图6A所示),与杯盖本体I容置腔卡槽121错位,此时,当外力作用于按钮2顶面的外力消失后,按钮2上的复位横梁221不会落入卡槽121而被卡置,不会弹起,使得按钮2 —直处于压下状态,一直出水。当打开杯盖本体I加水时,开关板4在小压簧5作用下向外移动,开关板4上的复位凸块41顶压按钮2复位横梁221的内杆端,使按钮2反向旋转,按钮2上的复位横梁221、222重新落入杯盖本体I容置腔顶面11的卡槽121,按钮2在压扭簧3的压缩力的作用下向上弹起。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按钮上设置了一个由压扭簧、复位横梁、杯盖本体容置腔卡槽、开关板等构成的卡置机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泡茶壶杯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杯盖本体、按钮、复位弹簧、开关板、小压簧;所述的杯盖本体具有一容置腔和一贯穿孔,按钮活动穿设于杯盖本体的贯穿孔;所述的复位弹簧套接在杯盖本体容置腔内,其一端挂接在按钮上,使得复位弹簧处于压缩扭紧状态;所述的开关板活动套置在容置腔内,开关板侧壁顶靠在按钮复位横梁上,小压簧套接在开关板上且其两端分别顶靠在开关板与杯盖本体上,形成一个向外推顶开关板的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泡茶壶杯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盖本体贯穿孔由在该容置腔的顶面开设的大通孔和在该容置腔的底面开设的小通孔构成,该大通孔与小通孔具有同一中心线,容置腔的顶面内壁围绕大通孔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的按钮为阶梯柱,在小圆柱体相对的外表面沿径向分别向外延伸出一根复位横梁,按钮大圆柱体下面设有一弹簧插孔,按钮的大圆柱体活动穿设于杯盖本体的大通孔,按钮的小圆柱体活动穿设于小通孔,小圆柱体上两根相对的复位横梁分别活动卡置在杯盖本体容置腔顶 面的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茶壶杯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弹簧为一压扭簧,压扭簧本体套接在杯盖本体容置腔底面沉孔内,压扭簧上端插设于按钮的弹簧插孔内,使得压扭簧处于压缩扭紧状态;所述的开关板活动套置在容置腔内,开关板侧壁上的凸块顶靠在按钮复位横梁的内杆端。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泡茶壶杯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压簧套接在开关板的弹簧限位柱上且其两端分别顶靠在开关板弹簧限位柱端壁与杯盖本体底面内向上的凸台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茶壶杯盖的改进结构,它包括杯盖本体、按钮、复位弹簧、开关板、小压簧。所述的杯盖本体具有一容置腔和一贯穿孔,按钮活动穿设于杯盖本体的贯穿孔,复位弹簧套接在杯盖本体容置腔内,其一端挂接在按钮上;所述的开关板活动套置在容置腔内,开关板顶靠在按钮复位横梁上,小压簧套接在开关板上。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按钮上设置了一个由复位弹簧、复位横梁、杯盖本体容置腔卡槽、开关板等构成的卡置机构,复位横梁被压下后在复位弹簧扭转力的作用下会旋转一定的角度,而与杯盖本体容置腔卡槽错位而不会弹起,使得按钮一直处于压下状态,从而使得泡茶壶杯盖一直处于出水状态。
文档编号A47G19/16GK202355035SQ20112043607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
发明者蓝建友 申请人:厦门铭友七六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