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

文档序号:1510940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脂脱色精炼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油脂脱色技术即首先对碱炼后大豆油进行一次白土脱色,在不过滤的情况下再次加入少量白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二次脱色,然后过滤得到成品脱色油,该发明减少了白土用量和维生素E的损失,显著减少大豆油在脱色过程中的损失,最大程度的除去游离脂肪酸,降低脱臭难度。
背景技术
:油脂是人类食品原料之一,是人类生命能源和机体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油脂的制取精炼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对油脂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油脂的精炼加工特别是大豆油脂加工过程中,脱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发展到今天主要采用酸性白土进行脱色,但在采用白土脱色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油脂损失,白土在吸附色素和杂质的同时吸附了大量油脂吸附比例高达20 30% ;并且吸附了大量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碱炼油中的维生素E减少了 40 65% ;本应该被除去的游离脂肪酸反而会大量滞留在脱色油中,传统脱色只能除去2 16%的游离脂肪酸,这样就加重了脱臭难度,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损耗。

本发明首先对碱炼后大豆油进行一次白土脱色,在不过滤的情况下再次加入少量白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二次脱色,然后过滤得到成品脱色油。这样通过两次少量白土加入,增加了单位白土与碱炼油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白土脱色效率,减少了白土的使用量;两次加入等于是两次对游离脂肪酸进行吸附,在白土加入过程中白土对油脂和脂肪酸的吸附机会是均等的,但在搅拌过程中游离脂肪酸会趋向于存在于碱炼油上层,而由于维生素E极易溶于油脂会均匀存在于油脂中,所以两次加入提高了白土优先吸附游离脂肪酸的概率,提高了游离脂肪酸的吸附率,减少了维生素E的损失;同时由于减少了过滤次数和白土用量,所以油脂损失会显著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油脂脱色技术即首先对碱炼后大豆油进行一次白土脱色,在不过滤的情况下再次加入少量白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二次脱色,然后过滤得到成品脱色油,减少了白土用量和维生素E的损失,显著减少大豆碱炼油在脱色过程中的损失,最大程度的除去游离脂肪酸,降低脱臭难度。本发明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大豆碱炼油加入占油重0.4 3%的活性白土,在90 120°C的温度,搅拌桨直径为3 100cm,反应釜直径为20 500cm的反应釜中以20 6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脱色5 20min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所得物料再次加入占原碱炼油重0.1 2%的活性白土,在50 100°C的温度下,搅拌桨直径为3 100cm,反应釜直径为20 500cm的反应釜中以20 6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脱色5 20min ;
步骤三:将步骤二收集的物料冷却至40 50°C后进行过滤,既得大豆脱色油。本发明的有益点是:本发明对碱炼后大豆油进行一次白土脱色,在不过滤的情况下再次加入少量白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二次脱色,然后过滤得到成品脱色油。通过两次少量白土加入,增加了单位白土与碱炼油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白土脱色效率,减少了白土的使用量;两次对游离脂肪酸进行吸附,提高了白土优先吸附游离脂肪酸的概率,提高了游离脂肪酸的吸附率,减少了维生素E的损失,显著减少了油脂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大豆碱炼油加入占油重I %的活性白土,在100°C的温度,搅拌桨直径为3cm,反应爸直径为20cm的反应爸中以2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脱色15min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所得物料再次加入占原碱炼油重0.5%的活性白土,在90°C的温度,搅拌桨直径为3cm,反应釜直径为20cm的反应釜中以3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脱色IOmin ;步骤三:将步骤二收集的物料冷却至45°C后进行过滤,既得大豆脱色油。具体实施方法二:本实施方法与具体实施方法一不同点在于步骤一中活性白土添加量为1.5%,所述温度为105°C,所述脱色时间为20min,所述搅拌速度为50r/min。其它组成和步骤与具体实施方法一相同;具体实施方法三:本实施方法与具体实施方法一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活性白土添加量为1%,所述温度为95°c,所述脱色时间为5min所述搅拌速度为lOr/min。其它组成和步骤与具体实施方法一相同;具体实施方法四:本实施方`法与具体实施方法一不同点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冷却温度为48°C。其它组成和步骤与具体实施方法一相同;具体实施方法五:本实施方法与具体实施方法一不同点在于所有步骤都在真空中进行。其它组成和步骤与具体实施方法一相同。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在50g大豆碱炼油中加入0.5g活性白土,在100°C的温度,在搅拌桨直径为3cm,反应釜直径为20cm的反应釜中以20r/min的搅拌速度对大豆碱炼油脱色15min ;再在所得物料中加入0.25g活性白土在90°C的温度,在搅拌桨直径为3cm,反应釜直径为20cm的反应爸中以30r/min的搅拌速度对大豆碱炼油脱色IOmin ;对所得物料冷却至45°C后过滤,既得大豆脱色油;检测其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以及油脂吸附率。实施例二:在50g大豆碱炼油中加入1.5g活性白土,在100°C的温度,在搅拌桨直径为3cm,反应釜直径为20cm的反应釜中以20r/min的搅拌速度对大豆碱炼油脱色15min ;再对所得物料冷却过滤,得到大豆脱色油;检测其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以及油脂吸附率。对比以上发明实例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相较实施例二白土用量减少50%,游离脂肪酸的吸附率达到16%以上,减少维生素E的损失30 50%,白土吸附油脂比例降至10 16%。
权利要求
1.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大豆碱炼油加入占油重0.4 3%的活性白土,在90 120°C的温度,搅拌桨直径为3 100cm,反应釜直径为20 500cm的反应釜中以20 6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脱色5 20min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所得物料再次加入占原碱炼油重0.1 2%的活性白土,在50 100℃的温度,搅拌桨直径为3 100cm,反应釜直径为20 500cm的反应釜中以20 6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脱色5 20min ;步骤三:将步骤二收集的物料冷却至40 50°C后进行过滤,既得大豆脱色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大豆碱炼油中加入占油重I %的活性白土,在100°C的温度,搅拌桨直径为3cm,反应爸直径为20cm的反应爸中以5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脱色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冷却温度为48°C。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都在在真空中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涉及一种脱色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油脂脱色过程中油脂和维生素E损失严重,游离脂肪酸滞留造成脱臭难度大,以及白土用量多的问题。首先对碱炼后大豆油进行一次白土脱色,不过滤再次加入少量白土,进行二次脱色,过滤得成品脱色油。本发明减少白土用量至1.5%以下,白土吸附油脂比例降至10~16%,搅拌过程中游离脂肪酸会趋向于存在于碱炼油上层,而由于维生素E极易溶于油脂会均匀存在于油脂中,两次加入提高了白土优先吸附游离脂肪酸的概率,使游离脂肪酸的吸附率达到16%以上,减少维生素E的损失30~50%。
文档编号C11B3/10GK103074156SQ20121059799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王立琦, 石彦国, 江连洲, 于殿宇, 潘文哲, 常云鹤, 王俊国 申请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