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38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涉及水桶清洗的清洗装置,特别用于桶装水的水桶外表面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对桶装水的水桶进行灌装前,需要对桶进行清洗,以保证桶的干净卫生。目前,对于桶装水的水桶外表面的清洗,采用的是五个圆柱形的毛刷,其中,四个圆柱形的毛刷以一个圆柱形的毛刷为中心随旋转轴转动,对连续送入的水桶的外表面进行清洗。圆柱形的毛刷与桶身接触密实,经多次清洗,可将桶身清洗干净。但是,由于毛刷难以触及桶颈和桶口处,以致桶颈和桶口清洗不干净,无法达到将整个水桶外表面清洗干净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清洗桶装水的水桶外表面的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与水桶外表面接触密实,经多次清洗后,达到彻底清洗干净水桶外表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清洗装置,其有一内毛刷,内毛刷外部围绕着多个一端宽一端窄的外毛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清洗桶装水的水桶外表面的清洗装置,其内毛刷密实接触桶身,外毛刷宽的一端沿斜边逐渐变窄,宽的一端密实接触桶颈和桶口,斜边密实接触桶肩,窄的一端密实接触桶身。外毛刷与外毛刷之间有空隙,其空隙可放入水桶。在外毛刷以内毛刷为中心随旋转轴转动的过程中,水桶跟着360度自转,水桶外表面经多次清洗,可彻底清洗干净。

图1为外毛刷结构示意图。图2为清洗装置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清洗桶装水的水桶外表面的清洗装置,包含有一个内毛刷2,内毛刷2的长度短于外毛刷1,且内毛刷2密实接触桶身。内毛刷2外部围绕着多个一端宽一端窄的外毛刷1,外毛刷I宽的一端沿斜边逐渐变窄,宽的一端密实接触桶颈和桶口,斜边密实接触桶肩,窄的一端密实接触桶身,外毛刷I数量可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外毛刷I与内毛刷2呈圆柱形。如图2所示为四个外毛刷的情况。四个外毛刷I以一个内毛刷2为中心随旋转轴转动,对连续送入的水桶外表面进行清洗。内毛刷2的长度短于外毛刷1,且内毛刷2密实接触桶身。外毛刷1宽的一端沿斜边逐渐变窄,宽的一端密实接触桶颈和桶口,斜边密实接触桶肩,窄的一端密实接触桶身。送入的水桶置于两个外毛刷I的空隙处,且与外毛刷I和内毛刷2密实接触,在外毛刷I和外毛刷2转动过程中,水桶自身360度自转,水桶外表面经多次清洗达到彻底清洁干净的效果。外毛刷I与内毛刷2之间有空隙,以防止毛刷在工作过程中互相造成干扰且损坏毛刷。毛刷体3材料为PVC棒料或其它硬质塑料,刷须4材料为油尼龙丝。
权利要求1.一种清洗装置,包含有一个内毛刷(2),其特征在于内毛刷(2)外部围绕着多个一端宽一端窄的外毛刷(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毛刷(I)与内毛刷(2)呈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毛刷(I)宽的一端沿斜边逐渐变窄,宽的一端接触桶颈和桶口,斜边接触桶肩,窄的一端接触桶身。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毛刷(I)和内毛刷(2)密实接触水桶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毛刷(2)比外毛刷(I)短,内毛刷(2)与外毛刷(I)之间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毛刷(2)与外毛刷(2)之间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毛刷体(3)材料为PVC棒料,刷须(4)材料为油尼龙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洗桶装水的水桶外表面的清洗装置,其有一内毛刷,内毛刷外部围绕着多个一端宽一端窄的紧贴水桶外表面的外毛刷,由于外毛刷与整个水桶外表面接触密实,内毛刷与桶身接触密实,在内外毛刷的相互配合下,经多次清洗,可将整个水桶外表面彻底清洗干净。
文档编号B08B9/087GK202824023SQ2012204034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
发明者吴锡林, 罗建云 申请人: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