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79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行各业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清洗狭缝、细管等狭小空间中的灰尘。比如,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化妆品,医药喷剂、通过喷管向外喷射清洗液的洁身器等的容器中都有用于抽取容器中液体的细管件。经过长期使用,这些管件内会进入很多灰尘,积累各种杂物,残留物,水垢等。如果杂质、灰尘或残留物较多,将影响使用效果,为此,需要清洗管件。但是,由于这些管件较细,清洗困难,且效果不理想,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清洗装置。因此当这些管件内灰尘或残留物较多时,使用者通常只能扔掉旧容器更换新容器,这造成浪费,不利于降低成本以及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鉴于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清洗狭小空间的清洗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洗装置(200),包括清洗管(1),其包括清洗管主体(10),且在所述清洗管主体(10)的下端设置有喷嘴(11);清洗源(2),其内部有密闭腔室(22),所述密闭腔室(22)能与所述清洗管(I)连通,以向所述清洗管(I)内注入清洗介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洗装置,通过挤压清洗源使清洗源内的清洗介质从清洗管的喷嘴喷出,借助于清洗介质从喷嘴时产生的压力使待清洗狭缝、管件等狭小空间内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脱离,进行清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洗装置,可有效地去除狭缝、管件等狭小空间内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达到良好的清洗效果,使待洗物可以循环使用,避免资源浪费。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清洗管主体(10)的上端形成有开口 ;以及上述清源(2)具有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可以插入到上述清洗管(I)内的出气管/出液管(21)。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清洗管主体(10 )上端形成开口以及在清洗源(2 )上设置可以插入到上述清洗管(I)内的出气管/出液管(21 ),使得清洗管I与清洗源2为可分离(或可拆卸)结合,从而便于清洗装置的存放以及液体清洗介质的填充。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清洗管(I)为硬管、软管或挠性管之一。根据本实施例,可根据待清洗物的形状及结构选择合适材料的清洗管(I ),使得清洗装置(200)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喷嘴(11)呈倒锥形,且上述喷嘴包括多个周向小孔(111 114)。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喷嘴上设置多个周向小孔(111 114),使得清洗介质可从各个方向喷出,从而提高清洗装置(200)的清洗能力以及清洗效果。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多个周向小孔(111 114)在上述喷嘴(1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0014]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均匀设置多个周向小孔(111 114),使得清洗介质从各个方向均匀喷出,使清洗装置(200)在各个方向上具有大致相同的清洗能力,从而可对待清洗物的各处均可进行良好清洗。作为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喷嘴(11)靠近每个上述周向小孔(111 114)的位置处形成有凹槽(115),且上述凹槽(115)的槽壁与槽底呈锐角。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周向小孔(111 114)边缘设置槽壁与槽底呈锐角的凹槽,周向小孔(111 114)周围形成尖锐部位,从而对待清洗物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具有良好的刮切能力,便于去除待清洗物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此外,凹槽还可借助清洗装置(200)的内外压差所产生的吸附力而吸附待清洗物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从而便于将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带出待清洗物。作为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清洗管主体(1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波浪状的凸起部。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清洗管主体(10 )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波浪状的凸起部,可以在清洗管(I)插入待清洗物的过程中,由该凸起部使待清洗物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从待清洗物脱离,有助于提高清洗能力。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凸起部包括多个的弧形或三角形的凸起(100)。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凸起设置为弧形或三角形的结构,增强了清洗管去除待清洗物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从待清洗物的能力,从而提高清洗效果。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清洗源(2)呈球形或圆筒形。根据本实施例,将清洗源(2)设置为球形或圆筒形,便于使用者更好地握持和挤压清洗源(2)。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洗装置(200)还包括清洗源夹持部件
(3),其呈圆槽状,且在内部中心设置有一个与上述清洗管(I)外径相匹配的中心孔,以使上述清洗源夹持部件(3)可以安装在上述清洗管的上端。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清洗管(I)上端设置清洗源夹持部件(3)可良好地夹持清洗源(2),从而便于使用者操作;并且由于清洗源夹持部件(3)呈圆槽状,所以可用于容纳清洗源(2)插入清洗管(I)时滴落的清洗液,避免在使用液体清洗介质时因清洗液滴落而造成污染或产生污溃。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洗装置(200)还包括加强杆件(4),其为可以插入到上述清洗管(I)内的杆状部件。根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加强杆件(4),可在清洗管(I)为软管时,良好地辅助清洗管(I)插入到待清洗物内。作为一个实施例,在上述加强杆件(4)的一端设置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持部(6)。根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手持部(6),便于使用者握持加强杆件(4)以及便于进行相应的操作。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加强杆件(4)由挠性材料制成。根据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挠性材料制成加强杆件(4),使得加强杆件(4)在具有一定强度的同时,还可随待清洗物的形状进行相应变化,从而使加强杆件(4)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待清洗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图1中I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II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清洗装置的一种应用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加强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清洗装置的一种应用示意图。附图标记1.清洗管 2.清洗源3.清洗源夹持部件4.加强杆件45.加强杆件主体6.手持部7.清洗液容器8.待清洗管件10.清洗管主体11.喷嘴20.清洗源主体21.出气管/出液管22.密闭腔室110.轴向小孔111 114.周向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清洗较细的管件为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的实施例一进行说明。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下述结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洗装置200包括清洗管I和清洗源2。为便于说明,在此规定,在本文中,清洗管I的上端(或清洗管主体I O的上端)指清洗管I (或清洗管主体10)与清洗源2连接的一端,清洗管I的下端(或清洗管主体10的下端)指清洗管I (或清洗管主体10)与喷嘴11连接的那一端或喷嘴11所在的一端。在本文中,轴向(或纵向)指清洗管I的长度方向,周向指的是清洗管I的圆周方向。[0061]清洗管I为中空管状结构,比如,由硬质材料制成,包括清洗管主体I O和喷嘴11。在清洗管主体10的上端形成有开口,用于供清洗源2插入;喷嘴11呈倒锥形,其设置在清洗管主体10的下端,用于喷出清洗介质。清洗管10和喷嘴11的具体结构在下文中进一步详细描述。清洗源2为圆筒状结构,其包括清洗源主体20和出气管/出液管21。比如,清洗源主体20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围成可压缩的密闭腔室22,该密闭腔室22可用于存储清洗介质。出气管/出液管21与可压缩的密闭腔室22连通,用于输出清洗介质。在使用时,可通过清洗管主体10上端的开口将出气管/出液管21插入到清洗管I内,从而使清洗管I与密闭腔室22连通,以便由清洗源2向清洗管I输入清洗介质。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清洗源主体20的外表面形成有蛇形凸起或环形凸起,以便使用者握持和挤压清洗源2。清洗源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1中所示的形状,而是可为各种形状,例如球形、椭球形等。此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出气管/出液管21插入到清洗管I内来实现清洗管I和清洗源2的连接及连通,但是二者也可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即,相当于将出气管/出液管21加工为清洗管I的长度以及结构。另外,喷嘴11可以直接在清洗管I的下端加工成型,也可以单独加工成型,并通过相应的连接结构或粘结剂等连接在清洗管I的下端。喷嘴11的材质可以与清洗管主体10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清洗装置200时,使用者将清洗管I插入待清洗的管件内,用手指按压清洗源2,使清洗源2内的清洗介质经由清洗管主体10从喷嘴11喷出,利用清洗介质从喷嘴11喷出时产生的压力对待清洗管件进行清洗,去除其内的灰尘、杂志或残留物等。比如,清洗介质可采用空气或液体。下面结合图2a和图2b说明清洗管主体10的外部结构。图2a为图1中I区域的放大图.图2b为图2a的A-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清洗管主体10的外表面形成有纵截面呈波浪状的凸起部,该凸起部包括多个纵截面为弧形的凸起(100)。具体讲,在清洗管主体10外表面上形成有多列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100),该多列凸起在清洗管主体10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每列凸起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纵截面为弧形(如图2b所示)的半球形或半椭球形凸起。当清洗管I插入待清洗管件时,清洗管主体10外表面上的凸起可使待清洗管件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从待清洗管件脱离,从而提高清洗能力。需要注意,凸起的形状、结构以及分布不局限于图2a和图2b所示的情形。例如,可采用截面为三角形的锥形凸起,或者采用多个沿清洗管I长度方向分布的、大体呈环状的凸起,每个凸起由内向外宽度逐渐减小。下面结合图3和图4说明喷嘴11的具体结构,其中图3为图1中II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B方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喷嘴11包括一个轴向小孔110和4个周向小孔111、112、113、114,且该4个周向小孔111、112、113、114均匀分布,即,在圆周方向相邻的两个周向小孔111、112、113、114间隔90度。清洗管I内来自清洗源2的清洗介质从这些小孔110、111、112、113、114喷出,借助于清洗介质从这些小孔110、111、112、113、114喷出时产生的压力来从各个方向去除待清洗管件内的灰尘、杂质和残留物等,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进一步,为了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如图3所示,在喷嘴11的壁上靠近每个周向小孔111、112、113、114的位置处设置凹槽(115),该凹槽115的槽壁与槽底呈锐角,其可通过在喷嘴11的壁上斜向上以及斜向下加工形成,周向小孔111、112、113、114开设在各自相应凹槽的槽底上。由于凹槽的槽壁与槽底呈锐角,因此,凹槽在其开口处形成尖锐部位(或尖端)。因而,在清洗管I向待清洗管件的插入过程中,该尖锐部位可以对待清洗管件内的灰尘、杂质、残留物等产生刮切力,从而有助于去除待清洗管件内的灰尘、杂质和残留物等。此外,在清洗源2由挤压状态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中,借助于于清洗装置200内外压差所差生的吸附力,凹槽可吸附待清洗管件内的灰尘、杂质和残留物等,从而便于将待清洗管件内的灰尘、杂质和残留物等带出。需要注意,喷嘴小孔的设置方式不局限于图3和图4所示的方式,例如,喷嘴可仅包括一个轴向小孔,而没有周向小孔;或者仅包括周向小孔,而没有轴向小孔。并且,当设置有周向小孔时,其数量也局限于图4所示的4个,而是可根据需要设置任意个,且这些任意个周向小孔可均匀分布,也可不均匀分布,其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二参照图5和图6对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的实施例二进行说明。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下述结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清洗装置的一个应用的示意图。在图6中所使用的清洗介质为液体,其可从清洗液容器7内获得。
`[0080]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200包括清洗管1、清洗源2和清洗源夹持部件3。其中,清洗源夹持部件3呈圆形凹槽状,在其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借助于该通孔可将清洗源夹持部件安装在清洗管I的上端位置处。当清洗源2的出气管/出液管21插入到清洗管I内时,清洗源夹持部件3可对清洗源2进行限位,从而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并且,当清洗介质为液体时,清洗源夹持部件3还可用于容纳从清洗源2漏出的清洗液,从而避免清洗液洒落在地面或使用者衣物上,从而避免清洗液造成污染以及避免在地面或使用者衣物等上产生污溃。此外,清洗管I和清洗源2的结构同实施例一中的描述一样,在此不再赘述。如图6所示,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200时,首先清使用洗源2从清洗液容器7吸取取清洗液,然后将清洗源2的出气管/出液管21插入到清洗管I内,最后将清洗管I插入到待清洗管件内开始清洗。清洗装置200使用液体清洗介质时,清洗装置200的清洗管1、清洗源2和/或清洗源夹持部件3优选使用耐腐蚀材料。实施例三参照图7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清洗装置的实施例三进行说明。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下述结构。[008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加强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清洗装置的一种应用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200包括清洗管1、清洗源2和加强杆件4。其中,清洗管I由软质材料制成(即,清洗管I为软管),可以弯曲成各种形状。当清洗管I插入待清洗管件8时,不论待清洗的管件8为何种形状,清洗管I都可以随待清洗管件8的形状进行相应变化,因此这种软质材料制成的清洗管I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此夕卜,清洗管主体10的外表面结构、喷嘴11的结构和形状以及清洗源2的结构和形状均与实施例一中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加强杆件4包括加强杆件主体5和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持部6。比如,加强杆件主体5直径小于清洗管I内径、可以插入到清洗管I内。手持部6为设置在加强杆件4的一端,与加强杆件主体5垂直的杆状部件。当加强杆件4插入到清洗管I内时,加强杆件4可增强清洗管I的强度,以便将清洗管I插入到待清洗管件8内。比如,加强杆件主体5由挠性材料制成,这样当加强杆件4随清洗管I插入到待清洗管件8内时,可随待清洗管件8的形状进行相应变化,并且由于加强杆件4具有一定硬度,因此可增强清洗管I的强度,以便将清洗管I插入到待清洗管件8内。如图9所示,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200时,首先将加强杆件4插入到清洗管I内,然后再将插有加强杆件4的清洗管I插入到待清洗管件8内,最后将加强杆件4从清洗管I内拔出开始清洗工作。由于清洗管I由软质材料制成,且加强杆件主体5由挠性材料制成,因此清洗管I的 形状可随待清洗管件8的形状变化;并且由于加强杆件主体5具有一定强度,因而插有加强杆件4的清洗管I可以较容易地插入到待清洗管件8内。清洗管I也可由挠性材料制成(S卩,清洗管I为挠性管),这样清洗管I本身既可随待清洗管件8的形状进行相应变化,又具有一定强度,可以较容易地插入到待清洗管件8内。此外,加强杆件4的手持部6的材料不局限于挠性材料,只要便于与加强杆件主体5结合即可;并且手持部6的形状也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形状,而是可为各种合适的形状,例如球形。清洗装置动作下面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清洗装置200的动作,在此以空气作为清洗介质,待清洗管件8为两端开口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清洗装置200时,首先将清洗源2的出气管/出液管21插入到清洗管I内,然后将清洗管I逐步插入到待清洗管件8内,在插入的同时,一方面利用清洗管主体10外表面上的凸起100使待清洗管件8内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脱离待清洗管件8,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挤压清洗源2,借助空气从喷嘴11喷出时产生的压力使待清洗管件8内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脱离待清洗管件8,随着清洗管I在待清洗管件8内的深入,待清洗管件8内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逐步从待清洗管件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并最后从待清洗管件8的另一端开口离开待清洗管件8,实现良好地清洗。对于两端开口的待清洗管件8,同样可以利用液体清洗介质进行清洗。当使用液体清洗介质时,大体过程同使用气体清洗介质时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是通过液体从待清洗管件一端到另一端的移动来带离待清洗管件8内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0097]接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清洗装置200的动作,在此以液体作为清洗介质,待清洗管件8为一端开口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在使用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清洗装置200时,首先通过挤压清洗源2从清洗液容器8内获得清洗液,然后将清洗源2的出气管/出液管21插入到清洗管I内,接着将清洗管I逐步插入到待清洗管件8的底部,在此插入过程中,借助于清洗管主体10外表面上的凸起部使待清洗管件8内的一部分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脱离待清洗管件8。随后,将清洗管I从待清洗管件8内逐步拔出,并在拔出的过程中,不断挤压清洗管I,借助清洗液从喷嘴11喷出时产生的压力,使待清洗管件8内的一部分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从待清洗管件8进一步脱离,并溶在清洗液内,最后当待清洗管件8充满清洗液或这大部分充有清洗液时,将待清洗管件8倾斜,通过倒出清洗液而使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离开待清洗管件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清洗装置同样可用于清洗两端开口的管件,并且清洗介质也不局限于液体,其使用方法同上述说明实施例一的清洗装置200的动作时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清洗装置200的动作,在此以液体作为清洗介质,待清洗管件8为一端开口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在使用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清洗装置200时,首先将加强杆件4插入到清洗管I内,然后将插有加强杆件4的清洗管I插入到待清洗管件I内通过挤压清洗源2从清洗液容器8内获得清洗液,然后将清洗源2的出气管/出液管21插入到清洗管I底部,此后的动作同实例二提供的清洗装置200的动作说明类似,在此不再赘述。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动作的示意说明,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使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各种合适的清洗动作。上述清洗装置动作说明中,都以清洗管的长度大于待清洗管件为例来说明,但是清洗管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设置为任意值,其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是以较细的待清洗管件为背景技术提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引用范围并不局限于较细的管件,只要根据待清洗管件的尺寸和形状相应设置清洗管I的大小(或直径)以及结构即可使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适用于任何尺寸以及形状的待清洗管件。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也适用于清洗狭缝等小小空间。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的基础上可以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管(1),其包括清洗管主体(10),且在所述清洗管主体(10)的下端设置有喷嘴(11);清洗源(2),其内部有密闭腔室(22 ),所述密闭腔室(21)能与所述清洗管(I)连通,以向所述清洗管(I)内注入清洗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管主体(10)的上端形成有开口 ;以及所述清洗源(2)具有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可以插入到所述清洗管(I)内的出气管/出液管(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管(I)为硬管、软管或挠性管之一。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1)呈倒锥形,且所述喷嘴包括多个周向小孔(111 114 )。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周向小孔(111 114)在所述喷嘴(1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嘴(11)靠近每个所述周向小孔(111 114)的位置处形成有凹槽(115),且所述凹槽(115)的槽壁与槽底呈锐角。
7.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洗管主体(1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波浪状的凸起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多个弧形或三角形的凸起(100)。
9.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源(2)呈球形或圆筒形。
10.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源夹持部件(3),其呈圆槽状,且在内部中心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清洗管(I)外径相匹配的中心孔,以使所述清洗源夹持部件(3)能安装在所述清洗管的上端。
11.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杆件(4),其为可以插入到所述清洗管(I)内的杆状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杆件(4)的一端设置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持部(6)。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洗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件(4)由挠性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装置(200),其包括清洗管(1),其包括清洗管主体(10),且在所述清洗管主体(10)的下端设置有喷嘴(11);清洗源(2),其内部有密闭腔室(22),所述密闭腔室(22)能与所述清洗管(1)连通,以向所述清洗管(1)内注入清洗介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洗装置,可有效地去除狭缝、管件等狭小空间内的灰尘、杂质或残留物等,达到良好的清洗效果,使原容器或管件可以循环使用,避免资源浪费。
文档编号B08B5/02GK202893721SQ20122048716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田中哲郎 申请人:株式会社世普劳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