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压力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在烹饪过程中,内盖上经常会附着一些食物残渣等残留物,因此需要经常清洗,否则会产生异味。现有的一些电压力锅的锅盖与锅体是可分离的,锅盖拆下后可以清洗内盖表面,但是锅盖整体较重,清洗时比较费力,锅盖取下后还要找地方放置,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另外一些电压力锅的锅盖和锅体是不可分离的,此种电压力锅的内盖的清洗就更加不方便了。为此,一些厂商开发了可拆卸的内盖,通过螺纹连接将内盖锁紧到锅盖上,清洗时需要松开螺母将内盖拆下。此种结构拆装时需要用专门的工具,而且耗费一定的时间,同样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包括相互铰接的锅体和锅盖,锅盖包括内盖(I)和中盖(2),中盖(2)罩在内盖(I)外侧,内盖(I)中心处设有柱体(3),中盖(2)中心处设有通孔,柱体(3)穿过通孔;柱体(3)上设有环周凹槽(31),环周凹槽(31)露出中盖(2),中盖(2)上设有滑动的插销(4),插销(4)的滑动方向为中盖(2)的径向,插销(4)连接有弹性元件(5),在弹性元件(5)的弹力作用下插销(4)的头部插入环周凹槽(31)内,插销(4)的头部为球形。本方案中内盖(I)通过插销(4)的头部插入内盖(I)上柱体(3)的环周凹槽(31)内,将内盖(I)卡锁连接在中盖(2)上,且内盖(I)可以相对中盖(2)转动,不影响锅牙的扣合。当需要清洗内盖(I)时,只需要用力拉柱体(3)或内盖(1),使插销(4)克服弹性元件
(5)的弹力而产生滑动并从环周凹槽(31)中脱出,解除卡锁连接,就可以将内盖(I)取下,极大的方便清洗工作,拆装简单快速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环周凹槽(31)的径向截面为弧形,以方便插销(4)的头部插入或脱出。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柱体(3)为旋转体。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通孔是圆形的,中盖(2)上设有圆筒(6),圆筒(6)与通孔同轴心,柱体(3)伸入圆筒(6)内,圆筒(6)的侧壁上设有滑槽(61),上述的插销(4)在滑槽(61)内滑动,以使插销(4)的滑动更加顺畅,且定位准确。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圆筒(6)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滑槽(61),且沿圆筒
(6)的圆周均匀布置,每个滑槽(61)内都设有插销(4),使卡锁连接更加牢固。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插销(4)上设有凸缘(41),弹性元件(5)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在插销(4)上,并且一端顶住凸缘(41 ),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销(4)的头部插入环周凹槽(31)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加工组装。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中盖(2)上固定有压盖(7),压缩弹簧的另一端顶在压盖
(7)上。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圆筒(6)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滑槽(61),且沿圆筒(6)的圆周均匀布置,上述的中盖(2 )上设有倾斜底面的倾斜槽(8 ),倾斜槽(8 )内设有动块(9 ),动块(9)沿倾斜底面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锅盖铰接的轴向垂直。当锅盖处于水平时,动块(9)依靠自身的重力保持在倾斜底面的低位;当锅盖处于垂直时(即翻起状态),动块(9)在重力作用下停留在倾斜底面的高位。动块(9)位于倾斜底面的低位时,插销(4)的凸缘(41)卡在动块(9)上。一般翻盖式电压力锅烹饪后的开盖过程包括两个动作先旋转内盖使扣牙相互脱离,然后按下开盖按钮,翻起锅盖。上述的动块(9)卡住插销(4)的有益作用主要体现在两种情况I、内盖(I)旋转角度不够时,扣牙未完全脱离,锅盖无法翻起,此时插销(4)被动块
(9)卡住无法产生滑动而继续卡在环周凹槽(31)内,避免内盖(I)从中盖(2)中自动脱离出来;2、由于现在的电压力锅普遍密封性较好,烹饪完毕后立即开盖一般会产生“吸内锅”现象,即翻盖时内锅会给内盖一个向下的拉力,显然动块(9)结构也可以避免此种情况下内盖
(I)从中盖(2)中自动脱离出来。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动块(9)为滚柱,滚柱沿倾斜底面滚动,滚柱的移动更加顺畅。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滚柱的滚动路径与插销(4)的滑动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翻盖状态下只需轻拉内盖即可将其拆下,不需要其它工具,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拆装方便,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并可应用到其它不同形式的电压力锅的锅盖中。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K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销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盖处于翻起状态时滚柱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包括相互铰接的锅体(图中未示出)和锅盖,锅盖包括内盖I和中盖2,中盖2罩在内盖I外侧,内盖I中心处设有旋转体的柱体3,中盖2中心处设有通孔,柱体3穿过通孔;柱体3上设有环周凹槽31,环周凹槽31露出中盖2,中盖2上设有滑动的插销4,插销4的滑动方向为中盖2的径向,插销4连接有压缩弹簧5,在压缩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插销4的头部插入环周凹槽31内,插销4的头部为球形。本实施例中环周凹槽31的径向截面为弧形,以方便插销4的头部插入或脱出。如图I和图2所示,通孔是圆形的,中盖2上还设有圆筒6,圆筒6与通孔同轴心,柱体3伸入圆筒6内,圆筒6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滑槽61,且沿圆筒6的圆周均匀布置,插销4在滑槽61内滑动,以使插销4的滑动更加顺畅,且定位准确。插销4上还设有凸缘41,中盖2上固定有压盖7,压缩弹簧5套在插销4上,并且一端顶住凸缘41,另一端顶在压盖7上,在压缩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插销4的头部插入环周凹槽31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加工组装。中盖2上设有倾斜底面的倾斜槽8,倾斜槽8内设有滚柱9,滚柱9沿倾斜底面滚动,滚动的路径与锅盖铰接的轴向垂直。如图3所示,当锅盖处于水平时,滚柱9依靠自身的重力保持在倾斜底面的低位,插销4的凸缘41卡在滚柱9上,使插销4无法滑动,内盖I无法脱离中盖2 ;如图4所示,当锅盖处于垂直时(即翻起状态),滚柱9在重力作用下停留在倾斜底面的高位,插销4可以滑动。滚柱的滚动路径与插销4的滑动方向垂直。
权利要求1.一种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包括相互铰接的锅体和锅盖,锅盖包括内盖(I)和中盖(2),中盖(2)罩在内盖(I)外侧,内盖(I)中心处设有柱体(3),中盖(2)中心处设有通孔,柱体(3)穿过通孔,其特征是所述的柱体(3)上设有环周凹槽(31),环周凹槽(31)露出中盖(2),中盖(2)上设有滑动的插销(4),插销(4)的滑动方向为中盖(2)的径向,插销(4)连接有弹性元件(5),在弹性元件(5)的弹力作用下插销(4)的头部插入环周凹槽(31)内,插销(4)的头部为球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周凹槽(31)的径向截面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柱体(3)为旋转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是圆形的,中盖(2)上设有圆筒(6),圆筒(6)与通孔同轴心,柱体(3)伸入圆筒(6)内,圆筒(6)的侧壁上设有滑槽(61),所述的插销(4)在滑槽(61)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筒(6)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滑槽(61),且沿圆筒(6)的圆周均匀布置,每个滑槽(61)内都设有插销(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插销(4)上设有凸缘(41),弹性元件(5)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在插销(4)上,并且一端顶住凸缘(41),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销(4)的头部插入环周凹槽(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中盖(2)上固定有压盖(7),压缩弹簧的另一端顶在压盖(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筒(6)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滑槽(61),且沿圆筒(6)的圆周均匀布置,所述的中盖(2)上设有倾斜底面的倾斜槽(8),倾斜槽(8)内设有动块(9),动块(9)沿倾斜底面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锅盖铰接的轴向垂直;动块(9)位于倾斜底面的低位时,插销(4)的凸缘(41)卡在动块(9)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块(9)为滚柱,滚柱沿倾斜底面滚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其特征是所述的滚柱的滚动路径与插销(4)的滑动方向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压力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方便清洗内盖的电压力锅,包括相互铰接的锅体和锅盖,锅盖包括内盖(1)和中盖(2),中盖(2)罩在内盖(1)外侧,内盖(1)中心处设有柱体(3),中盖(2)中心处设有通孔,柱体(3)穿过通孔;柱体(3)上设有环周凹槽(31),环周凹槽(31)露出中盖(2),中盖(2)上设有滑动的插销(4),插销(4)的滑动方向为中盖(2)的径向,插销(4)连接有弹性元件(5),在弹性元件(5)的弹力作用下插销(4)的头部插入环周凹槽(31)内,插销(4)的头部为球形。本实用新型极大的方便清洗工作,拆装简单快速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2801194SQ20122054402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黄振雄, 谭就富, 郭灿佳, 肖金荣 申请人:黄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