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有效提高粉碎效果的食物料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效提高粉碎效果的食物料理器。
背景技术:
常用的豆浆机有包括直接用加热装置对浆液直接加热的,此种加热方式虽然加热速度快,但是容易造成糊底,而且加热温度过高,也容易破坏豆浆的营养成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权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一种蒸炖式豆浆机,如中国专利CN201220337362.6,其包括煮浆杯、设于杯体内的炖锅、置于炖锅内的搅拌装置用于加热杯体的加热装置,炖锅与杯体之间设有用于装液体的炖水空间,其能有效避免直接加热方式所带来的糊底的缺陷,然而,此专利的粉碎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粉碎效果的食物料理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效提高粉碎效果的食物料理器,包括煮浆杯、设于煮 浆杯内的炖锅、置于炖锅内的粉碎刀具、驱动粉碎刀具转动的电机、位于煮浆杯与炖锅之间的炖水空间及用于加热炖水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炖锅内侧壁设有1-8条扰流筋。本方案中,通过在炖锅内侧壁上设置扰流筋,当粉碎刀具搅打食料时,扰流筋将起到扰流效果,能有效提高食料的粉碎效果。进一步的,扰流筋与炖锅底相连,或者,扰流筋也可与炖锅底不相连。为了起到更好的扰流效果,扰流筋突出高度:D2 = 3-10mm。更进一步的,扰流筋突出高度:D2 = 5_8mm。为了达到更好的扰流粉碎效果,设定炖锅高度h与扰流筋的长度L比:h/L=l.5-5。更进一步的,炖锅高度h与扰流筋的长度L比:h/L=2-4。为了使粉碎周期与加热周期有较好的匹配,提高料理器的工作效率,粉碎刀具或电机转速与烛水体积比:N = 10-130转/ (min*ml)。粉碎刀具与炖锅底部的距离:D3 = 3-30mm。更进一步的,粉碎刀具与炖锅底部的距离:D3 = 10_25mm。粉碎刀具与炖锅额定工作液面的距离:D4 = 30_150mm。上述食物料理器为豆浆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炖锅内侧壁设置扰流筋,并通过设定扰流筋突出高度、炖锅高度与扰流筋的长度比、粉碎刀具与炖锅底部的距离、粉碎刀具与炖锅额定工作液面的距离等参数,来有效提高食物料理器的粉碎效果;另外通过设定粉碎刀具或电机转速与炖水体积比,使粉碎周期与加热周期有较好的匹配,提高料理器的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粉碎效果的食物料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细节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提高粉碎效果的食物料理器,包括煮浆杯1、设于煮衆杯I内的烛锅2、置于烛锅2内的粉碎刀具5、驱动粉碎刀具5转动的电机6、位于煮浆杯I与炖锅2之间的炖水空间3及用于加热炖水的加热装置4,其中,所述炖锅2内侧壁设有1-8条扰流筋7。所述食物料理器为豆浆机。通过在炖锅2内侧壁上设置扰流筋7,当粉碎刀具5搅打食料时,扰流筋7将起到扰流效果,能有效提高食料的粉碎效果。当炖锅2内侧壁仅设有I条扰流筋时,扰流筋可布置于内侧壁的任意位置;当炖锅内侧壁仅设有多条扰流筋时,如3条、5条、8条扰流筋时,为了提高扰流效果,最好将其间隔均匀设置在内侧壁上。进一步的,扰流筋与炖锅底相连,或者,扰流筋也可与炖锅底不相连。为了起到更好的扰流效果,扰流筋突出高度:D2 = 3-10mm,扰流筋突出高度若小于3mm时,则太小的高度不容易阻挡住豆粒的循环,起不到扰流效果,而大于IOmm时,则太大的高度则会阻挡豆粒的流动,也是起不到良好的扰流效果。更进一步的,扰流筋突出高度:D2 = 5_8mm。设定炖锅高度h与扰流筋的长度L比:h/L=l.5-5,此比例范围主要为食料的环流范围,如此设定能达到更好的扰流粉碎效果。当炖锅高度与扰流筋的长度比:h/L小于1.5时,炖锅高度与扰流筋长度过于接近,将大大增加制作难度,而h/L大于5时,炖锅高度与扰流筋长度相差太大,食 料环流的高度也远远超出扰流筋长度,起不到扰流效果。更进一步的,炖锅高度与扰流筋的长度比还可以为:h/L=2-4。为了使粉碎周期与加热周期有较好的匹配,提高料理器的工作效率,粉碎刀具或电机转速与炖水体积比=N= 10-130转/(min*ml)。N过小时,会导致加热过早完成,而粉碎还没完成,两者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匹配效果,使整机的工作周期达不到较短的周期,同时也会导致个别食材在此比值过小时,所表现面的口感较差,食材的营养得不到较好的释放;N过大时,会导致粉碎过早完成,而加热还没完成,两者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匹配效果,使整机的工作周期达不到较短的周期,同时也会导致个别食材在此比值过大时,所表现面的口感较差,食材的营养得不到较好的释放。粉碎刀具与烛锅底部的距离:D3 = 3_30mm,例如可以是3mm、10mm、18mm、22mm、25mm、30mm ;D3过小时,则粉碎刀具与烛锅之间不能形成环流,影响粉碎效果,D3过大时,豆粒都沉积在粉碎刀具与炖锅底部之间,也起不到很好的环流效果,也会影响粉碎效果。更进一步的,粉碎刀具与炖锅底部的距离:D3 = 10-25mm。粉碎刀具与炖锅额定工作液面的距离:D4 = 30-150mm,例如可以是30mm、50mm、85mm、105mm、135mm、150mm, D4过小时,由于粉碎刀具工作时,烛锅内的液体会因为离心力的作用,使得中心的液面会降低,此时的刀具会触不到液面,导致粉碎刀具空转,起不到粉碎的作用,即炖锅中的食物不能被有效粉碎。D4过大时,会导致一些较轻、漂浮于液面之上的食材(如芝麻)无法与 具接触。
权利要求1.一种有效提高粉碎效果的食物料理器,包括煮浆杯、设于煮浆杯内的炖锅、置于炖锅内的粉碎刀具、驱动粉碎刀具转动的电机、位于煮浆杯与炖锅之间的炖水空间及用于加热炖水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炖锅内侧壁设有1-8条扰流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器,其特征在于,扰流筋与炖锅底相连,或者,扰流筋与炖锅底不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器,其特征在于,扰流筋突出高度:D2= 3-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物料理器,其特征在于,扰流筋突出高度:D2= 5-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器,其特征在于,炖锅高度h与扰流筋的长度L比:h/L=l.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物料理器,其特征在于,炖锅高度h与扰流筋的长度L比:h/L=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器,其特征在于,粉碎刀具或电机转速与炖水体积比:N = 10-130 转 /(min*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器,其特征在于,粉碎刀具与炖锅底部的距离:D3=3_3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物料理器,其特征在于,粉碎刀具与炖锅底部的距离:D3=10_25mmo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器,其特征在于,粉碎刀具与炖锅额定工作液面的距离:D4 = 30_15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 10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料理器为豆浆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效提高粉碎效果的食物料理器,包括煮浆杯、设于煮浆杯内的炖锅、置于炖锅内的粉碎刀具、驱动粉碎刀具转动的电机、位于煮浆杯与炖锅之间的炖水空间及用于加热炖水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炖锅内侧壁设有1-8条扰流筋。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粉碎效果。
文档编号A47J43/044GK203088743SQ20122057311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陈炜杰, 黄桂团, 黄乐卓, 吴明川, 尹坤任 申请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