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浴室水幕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子,尤其涉及一种浴室水幕镜。
背景技术:
洗浴时,因水蒸气在镜子表面附着会造成镜子模糊不清,擦干净之后,又会很快变得模糊,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浴室水幕镜,适合在浴室使用,洗浴时能够在镜面上形成一层水膜,防止因水蒸气附着在镜子上而造成镜面模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浴室水幕镜,包括镜子,所述镜子反光面的上沿水平设置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通过拱形的连接件与镜子的背面固接,溢水槽被竖直设置的隔板分成至少两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的内部设置一个注水管,注水管的顶端套接有缓冲帽,所述缓冲帽为倒扣的半球面形,缓冲帽的底面设置有溢水孔,所述注水管汇集于主管道,主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溢水槽与镜子相邻的侧壁上沿为锯齿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镜子相对于竖直面的倾角为1° 5°,镜子下方设置回收水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适合在浴室使用,洗浴时能够在镜面上形成一层水膜,保持镜面的清晰和洁净,防止因水蒸气附着在镜子表面上而造成镜面模糊,此外,能够将水回收,避免浪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溢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缓冲帽和注水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镜子2、溢水槽3、连接件4、隔板5、注水管6、缓冲帽7、主管道8、控制阀门9、回收水箱10、单元格11、溢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同时参看附图f 4,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中包括镜子1,所述镜子I反光面的上沿水平设置有溢水槽2,所述溢水槽2通过拱形的连接件3与镜子I的背面固接,溢水槽2被竖直设置的隔板4分成至少两个单元格10,每个单元格10的内部设置一个注水管5,注水管5的顶端套接有缓冲帽6,缓冲帽6为倒扣的半球面形,缓冲帽6的底面设置有溢水孔11,所述注水管5汇集于主管道7,主管道7上设置有控制阀门8。控制阀门8打开后,水通过主管道7进入注水管5,缓冲帽6将水流的冲击性缓解掉,从溢水孔11缓慢地流入溢水槽2的单元格10中,然后从溢水槽2溢出,均匀地铺设在镜子I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溢水槽2分成单元格10更能增强水膜的均匀度。溢水槽2与镜子I相邻的侧壁上沿为锯齿形。水流从锯齿形的缺口处溢出。镜子I相对于竖直面的倾角为1° 5°,镜子I下方设置回收水箱9。镜子I有一定倾角,同样能够增加水膜的均匀度,回收水箱9将流下的水回收利用,避免浪费。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权利要求1.一种浴室水幕镜,包括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子反光面的上沿水平设置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通过拱形的连接件与镜子的背面固接,溢水槽被竖直设置的隔板分成至少两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的内部设置一个注水管,注水管的顶端套接有缓冲帽,所述缓冲帽为倒扣的半球面形,缓冲帽的底面设置有溢水孔,所述注水管汇集于主管道,主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室水幕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槽与镜子相邻的侧壁上沿为锯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浴室水幕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子相对于竖直面的倾角为1° 5。,镜子下方设置回收水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浴室水幕镜,包括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子反光面的上沿水平设置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通过拱形的连接件与镜子的背面固接,溢水槽被竖直设置的隔板分成至少两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的内部设置一个注水管,注水管的顶端套接有缓冲帽,所述缓冲帽为倒扣的半球面形,缓冲帽的底面设置有溢水孔,所述注水管汇集于主管道,主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适合在浴室使用,洗浴时能够在镜面上形成一层水膜,防止因水蒸气附着在镜子上而造成镜面模糊。
文档编号A47G1/02GK202950387SQ20122065999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蒋亚坤, 王珂, 李白杨, 党增军, 刘磊, 李盈, 贾王坤, 王文 申请人:蒋亚坤, 王珂, 李白杨, 党增军, 刘磊, 李盈, 贾王坤, 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