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10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饭装置,特别是一种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多人使用的蒸饭炉,如工地用蒸饭炉或各单位使用的蒸饭炉包括支撑在机座上的炉体,在炉体内侧壁上有多层支架,每个米盘位于各层的支架上,在炉内形成多层蒸米饭的槽盘,炉体的侧面连接有可开关的炉门,将米和水按量放入每层的米盘内,通过供蒸汽装置向炉内供汽,一定时间后可蒸熟米饭。这种结构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各米盘内的米和水均由人工添加,然后再人工放入炉内,费时费力,而且每层高度不同,位于上方的米盘放入和取出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人为自行控制进米和进水、取盘时可调定在合适高度处、省时省力、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包括侧面带有炉门的炉体,在炉体内支撑有多层米盘,在炉体内自上至下支撑有多层米盘;每层米盘的一侧边均配有分水管,分水管通过水阀与进水管相接;在米盘的另一侧边设有进米管,进米管的一端可与每层米盘相对,另一端与竖直的软管下端口相接,软管位于导向管内,导向管固定在炉体的内侧,软管的上端口通过电控式闸阀与米斗相接,米斗支撑在炉体的上方,在炉体的上方支撑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转轮与进米管之间接有拉绳,软管、拉绳穿过炉体上方的开口处;在进米管上设有风机,风机的出口与进米管斜向连接。本发明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其中在炉体内四角处设有多节升降驱动气缸,在升降驱动气缸的每节气缸的上端头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的米盘设置在支板上;在升降驱动气缸全部处于支撑状态时每层米盘处均配有平米机构;
本发明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其中所述的平米机构包括多节平米气缸,所述的多节平米气缸的端头通过转轴和支架转动连接在炉体上,在炉体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装有绳轮,在多节平米气缸与绳轮之间连接有拉绳,在多节平米气缸的最端头接有平米耙。本发明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其中所述的炉体外侧有外壳,所述的进水管、电机、支架均位于炉体与外壳之间,分水管多节平米气缸均穿过炉体侧壁上的相应孔。本发明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其中所述的炉体的前面设有大门,在大门上位于每层米盘处均设有小门。本发明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进米、进水均可实现自动,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由于有多节升降驱动气缸,可使每层的米盘在炉内上下移动,使其达到取出和放入方便的高度,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的优点。整体结构简单,各机构动作灵活可靠。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1所示的C-C剖视示意 图3是图2所示的A-A剖视示意 图4是图1所示的B-B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3、4所示:2为炉体,炉体2由机座支撑,在炉体2内支撑有多层米盘16。每层的米盘16可通过固定支撑架支撑在炉体2内。也可采用如下支撑方式:在炉体2内四角处设有安装座21,在每个安装座21上固定有与气动装置相接的多节结构的升降驱动气缸1,在升降驱动气缸I的每节气缸的上端头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米盘16的支板18。在升降驱动气缸I全部处于支撑状态时每层米盘16处均配有平米机构,平米机构包括多节平米气缸11,多节平米气缸11的端头通过转轴与支架12转动连接,支架12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3上,固定座13与炉体2固定连接。在炉体2上固定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装有绳轮,在多节平米气缸11与绳轮之间连接有拉绳10,在多节平米气缸11的另一端头接有平米耙17,平米耙17下边有耙齿,多节平米气缸11处于水平状态时平米耙17刚好位于米盘16内。每层米盘16的一侧边均配有分水管14,分水管14通过水阀15与进水管8相接,米盘16的另一侧边有进米管20,进米管20的一端可与每层米盘16相对,另一端与竖直的软管25下端口相接,软管25为可伸缩的波纹管并位于导向管27内,导向管27固定在炉体2的内侧,进米管20与软管25呈垂直状态并导向管27向侧面伸出。软管25的上端口通过电控式闸阀22及下米管5与米斗6相接,米斗6支撑在炉体2的上方。在炉体2的上方通过支架26固定支撑有伺服电机28,伺服电机28输出轴上的转轮与进米管20之间接有拉绳29。软管25、拉绳29穿过炉体2上方的开口 24处。在进米管20上固定有与电控装置相接的风机3,风机3的出口与进米管20斜向连接。在炉体2外侧固定有外壳7,上述的进水管8、电机9、支架12均位于炉体2与外壳7之间,分水管14、多节平米气缸11均穿过炉体2侧壁上的相应孔。炉体2的前面设有合页连接的大门30,在大门30上位于每层米盘16处均设有合页连接的小门,不但可整体打开,还可分别在每层的米盘16处打开。上述的水阀15和阀门19均为电控阀。炉体2的下部通过管路和阀门与供蒸汽装置相接。安装后各气缸通过管路和气阀与供气装置相接,各风机3、电机9、水阀15、阀门19、电控式闸阀22均与电控装置相接。使用时,米斗6内装入免淘米,进水管8与自来水管相接,进米时通过伺服电机28的动作通过拉绳29带动进米管20上下移动,使进米管分别位于米盘16的侧边处,上下移动时,软管25作伸或缩的动作,由电控装置的控制,米斗6内的米经下米管5、电控式闸阀22、软管25、进米管20进入米盘16内,进米的同时,电风机3吹气,使米顺利流入米盘16内。对其中一层米盘供米后,再由伺服电机28带动进米管20移动至另一层米盘16处继续供米。供米后伺服电机28带动进米管20上移到炉体2的上方,翻转盖23盖好开口 24。供米后利用平米机构进行平米,目的是使米平整均匀,多节平米气缸11动作带动平米耙17在米盘16内移动,达到平米的目的。由于有多节升降驱动气缸1,可使每层的米盘16在炉内可上下移动,使其达到取出和放入方便的高度,米盘16内的米和水均可通过进水管8、分水管14、水阀15和进米管5及阀门19、分米管20进行控制进给,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整体结构简单,各机构动作灵活可靠。根据使用需要,本装置可为固定式或下部装有行走轮形成可移动式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包括侧面带有炉门的炉体(2),在炉体(2)内支撑有多层米盘(16),其特征在于:在炉体(2)内自上至下支撑有多层米盘(16);每层米盘(16)的一侧边均配有分水管(14),分水管(14)通过水阀(15)与进水管(8)相接;在米盘(16)的另一侧边设有进米管(20),进米管(20)的一端可与每层米盘(16)相对,另一端与竖直的软管(25)下端口相接,软管(25)位于导向管(27)内,导向管(27)固定在炉体(2)的内侦牝软管(25)的上端口通过电控式闸阀(22)与米斗(6)相接,米斗(6)支撑在炉体(2)的上方,在炉体(2)的上方支撑有伺服电机(28),伺服电机(28)输出轴上的转轮与进米管(20)之间接有拉绳(29),软管(25)、拉绳(29)穿过炉体(2)上方的开口(24)处;在开口(24)处设有合页连接的盖(23);在进米管(20)上设有风机(3),风机(3)的出口与进米管(20)斜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炉体(2)内四角处设有多节升降驱动气缸(1),在升降驱动气缸(I)的每节气缸的上端头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板(18),所述的米盘(16)设置在支板(18)上;在升降驱动气缸(I)全部处于支撑状态时每层米盘(16)处均配有平米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米机构包括多节平米气缸(11),所述的多节平米气缸(11)的端头通过转轴和支架(12)转动连接在炉体(2)上,在炉体(2)上固定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装有绳轮,在多节平米气缸(11)与绳轮之间连接有拉绳(10),在多节平米气缸(11)的最端头接有平米耙(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2)外侧有外壳(7),所述的进水管(8)、电机(9)、支架(12)均位于炉体(2)与外壳(7)之间,分水管(14)多节平米气缸(11)均穿过炉体(2)侧壁上的相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2)的前面设有大门,在大门上位于每层米盘(16)处均设有小门。
全文摘要
一种倒进生米即出熟饭省人工蒸饭装置,包括侧面带有炉门的炉体,在炉体内支撑有多层米盘,在炉体内自上至下支撑有多层米盘;每层米盘的一侧边均配有分水管,分水管通过水阀与进水管相接;在米盘的另一侧边设有进米管,进米管的一端可与每层米盘相对,另一端与竖直的软管下端口相接,软管位于导向管内,导向管固定在炉体的内侧,软管的上端口通过电控式闸阀与米斗相接,米斗支撑在炉体的上方,在炉体的上方支撑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转轮与进米管之间接有拉绳,在进米管上设有风机,风机的出口与进米管斜向连接。米盘内的米和水均可通过进水管和进米管及阀进行控制,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整体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
文档编号A47J27/16GK103181724SQ20131011485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吴效强 申请人:吴效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