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户外爬行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63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便携户外爬行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户外爬行垫,包括垫体和安装于垫体上的支架,支架包括相交的两个拱起的弹力杆,每个弹力杆的两端均设有沿弹力杆的周向设置的环形凹槽,垫体上设有四个金属环,各金属环均包括与环形凹槽配合的小环以及与弹力杆配合的大环,大环与小环相交且连通,大环的内径大小与弹力杆的外轮廓大小相适配,小环的内径大小与环形凹槽的内径大小相适配;金属环沿大环和小环的中心连线所在方向与垫体滑动连接,且小环朝外,金属环的滑动方向与对应弹力杆在垫体上的投影重合;各弹力杆的中部均设有折叠机构。本实用新型在方便携带的同时,能有效保护婴幼儿的爬行,能调节两弹力杆组成的支架与垫体之间的距离,便于爬行或直立行走。
【专利说明】便携户外爬行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爬行垫,具体涉及便携户外爬行垫。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婴幼儿的爬行垫,一般仅具有一个垫体,垫设于婴幼儿与地面之间,可防止婴幼儿爬行时与户外地面的摩擦损伤。垫体一般是硬质材料,以达到足够厚度,起到良好保护作用;也有软质材料制成的垫体,以便折叠携带,但又较薄,不利于保护。
[0003]现也有在垫体上设置支架,以方便挂设饰物或者加设罩布形成帐篷,但是,支架为一体式,较长且不便于携带,而且支架的安装位置固定,不能调节支架顶部与垫体之间的距离,使得身高较高的婴幼儿爬行或直立行走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户外爬行垫,能在方便携带的同时,有效保护婴幼儿的爬行,能调节两弹力杆组成的支架与垫体之间的距离,便于爬行或直立行走。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便携户外爬行垫,包括垫体和安装于垫体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相交的两个拱起的弹力杆,每个弹力杆的两端均设有沿弹力杆的周向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垫体上设有四个金属环,各金属环均包括与环形凹槽配合的小环以及与弹力杆配合的大环,所述大环与小环相交且连通,大环的内径大小与弹力杆的外轮廓大小相适配,小环的内径大小与环形凹槽的内径大小相适配;所述金属环沿大环和小环的中心连线所在方向与垫体滑动连接,且小环朝外,金属环的滑动方向与对应弹力杆在垫体上的投影重合;各所述弹力杆的中部均设有用于将各弹力杆对折的折叠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垫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化纤防水层、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一纯棉层,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一纯棉层开有对应的供金属环滑动的滑槽。
[0008]优选地,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一个连接壳和两个凸轮头,每一弹力杆的中部断开,凸轮头分别连接于弹力杆断开的一端,且与连接壳铰接;各所述凸轮头具有至少两个与连接壳的内侧壁抵压配合的凸起部。
[0009]优选地,所述弹力杆的外侧面由内至外包裹有第二聚酯纤维层和第二纯棉层。
[0010]优选地,所述弹力杆上挂设有装饰物。
[0011]优选地,所述垫体的一端设有把手。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弹力杆两端的环形凹槽与金属环的配合,可使弹力杆在垫体上交叉拱起,形成支架,以供挂设装饰或围罩篷布,同时,金属环可在垫体上滑动,从而可快捷调节弹力杆的拱起高度,利于适应不同高度的婴幼儿进行爬行或直立行走;同时,金属环的大环、小环,可使弹力杆通过环形凹槽简易、快捷装拆,垫体、弹力杆上的层状保护结构,也起到了对婴幼儿的有效保护。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户外爬行垫的支架安装于垫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户外爬行垫的垫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便携户外爬行垫的弹力杆外包裹有第二聚酯纤维层;和第二纯棉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5的C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7为图5的D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携式户外爬行垫的弹力杆张开时与连接壳的装配示意图;
[0023]图9为本实用新型携式户外爬行垫的弹力杆开始折叠时与连接壳的装配示意图。
[0024]图中:1、垫体;11、化纤防水层;12、第一聚酯纤维层;13、第一纯棉层;14、滑槽;15、把手;2、支架;21、弹力杆;211、环形凹槽;22、第二聚酯纤维层;23、第二纯棉层;24、装饰物;3、金属环;31、小环;32、大环;4、折叠机构;41、连接壳;42、凸轮头;421、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的便携户外爬行垫,包括垫体I和安装于垫体I上的支架2,支架2包括相交的两个拱起的弹力杆21,如图5、图7所示,每个弹力杆21的两端均设有沿弹力杆21的周向设置的环形凹槽211,如图3-4所示,垫体I上设有四个金属环3,各金属环3均包括与环形凹槽211配合的小环31以及与弹力杆21配合的大环32,大环32与小环31相交且连通,大环32的内径大小与弹力杆21的外轮廓大小相适配,小环31的内径大小与环形凹槽211的内径大小相适配;金属环3沿大环32和小环31的中心连线所在方向与垫体I滑动连接,且小环31朝外,金属环3的滑动方向与对应弹力杆21在垫体I上的投影重合;各弹力杆21的中部均设有用于将各弹力杆21对折的折叠机构4。
[0026]弹力杆21为高密度PVC材料,轻盈且富有弹性。使用时,将弹力杆21两端的环形凹槽211穿过大环32后卡入小环31中,则完成两弹力杆21的交叉固定,形成支撑于垫体I上的所述支架2。大环32和小环31方向的设置可恰好使弹力杆21的在张力作用下卡入小环31中,形成自锁。滑动金属环3,则可调节弹力杆21的拱起高度,以适应不同空间大小的需要。携带时,可将弹力杆21从金属环3中便捷拆下,通过折叠机构4对折弹力杆21以减小体积,再收卷垫体1,则完成了小体积化的收纳,方便携带。
[0027]为加强垫体I对婴幼儿的保护,如图2所示,垫体I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化纤防水层11、第一聚酯纤维层12和第一纯棉层13,第一聚酯纤维层12和第一纯棉层13开有对应的供金属环3滑动的滑槽14,通过滑槽14来对金属环3可靠导向。如图6-7所示,弹力杆21的外侧面由内至外包裹有第二聚酯纤维层22和第二纯棉层23。在弹力杆21上挂设有装饰物24,在调节合适的弹力杆21拱起高度后,可防止装饰物24对婴幼儿爬行时的阻挡。[0028]为保持弹力杆21在张开后以一定张力而保持张开状态,或在折叠后被被限位在折叠状态,如图8-9所示,折叠机构4包括一个连接壳41和两个凸轮头42,每一弹力杆21的中部断开,凸轮头42分别连接于弹力杆21断开的一端,且与连接壳41铰接;各凸轮头42具有至少两个与连接壳41的内侧壁抵压配合的凸起部421。使凸轮头42绕连接壳41转动时,凸起部421将间歇性与连接壳41的内侧壁产生抵压,则提供了弹力杆21保持张开状态的限位,或提供弹力杆21保持折叠状态的限位。当施以一定力可克服凸起部421与连接壳41的内侧壁产生的抵压压力时,弹力杆21则可在折叠状态和张开状态间切换。
[0029]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垫体I的一端设有把手15,可在垫体I收卷后,形成通过把手15来提起垫体I,进一步便于携带。
[003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便携户外爬行垫,包括垫体和安装于垫体上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交的两个拱起的弹力杆,每个弹力杆的两端均设有沿弹力杆的周向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垫体上设有四个金属环,各金属环均包括与环形凹槽配合的小环以及与弹力杆配合的大环,所述大环与小环相交且连通,大环的内径大小与弹力杆的外轮廓大小相适配,小环的内径大小与环形凹槽的内径大小相适配;所述金属环沿大环和小环的中心连线所在方向与垫体滑动连接,且小环朝外,金属环的滑动方向与对应弹力杆在垫体上的投影重合;各所述弹力杆的中部均设有用于将各弹力杆对折的折叠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户外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化纤防水层、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一纯棉层,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层和第一纯棉层开有对应的供金属环滑动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户外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一个连接壳和两个凸轮头,每一弹力杆的中部断开,凸轮头分别连接于弹力杆断开的一端,且与连接壳铰接;各所述凸轮头具有至少两个与连接壳的内侧壁抵压配合的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户外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杆的外侧面由内至外包裹有第二聚酯纤维层和第二纯棉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便携户外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杆上挂设有装饰物。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便携户外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的一端设有把手。
【文档编号】A47G9/06GK203563977SQ201320754605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梁羡荣 申请人:广东财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