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升降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42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自动升降枕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枕头,它包括枕套、枕托、升降机构、调节机构、枕架。升降机构有传动轴、槽轮、互动绳、枕架升降杠杆、杠杆铰轴、滑板连接板、滑板、滑槽组成;升降机构能保证改变睡姿枕面自动水平上升、下降。调节机构有1差轮、差轮架、差轮轴、差轮绳、差轮旋钮,2仰卧调节架、仰卧调节架传动杆、仰卧调节架螺母、仰卧调节架螺栓、仰卧调节架螺杆、仰卧调节架旋钮组成,调节机构在使用中能够满足个人需要。本发明具有个性化程度高、使用方便、使用中无噪音、无机械振动、使用自如、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
【专利说明】自动升降枕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床上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能自动随睡眠姿势改变而相应发生升降的自动升降枕头。
技术背景
[0002]目前,日常所使用的枕头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夏天用的以木头和竹子为材料的凉枕;另一类是柔性(棉花、海绵等为芯)的或充气的暖枕。由于人的生理结构,无论哪种枕头都不能同时满足侧卧和仰卧的要求。因此,许多人都患上了以枕头有关的颈椎病或得了颈椎病的人,也因枕头的不足而得不到理想的调养使病期延续。即便不患病睡醒后也有人常常会因枕头不足而感到不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个人需要调节低位(仰卧枕高)、举力(枕头对头的举力)并自动随睡眠姿势改变而相应发生升降、使用方便自如的自动升降枕头。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升降枕头,特征是:包括枕套、枕托、升降机构、调节机构、枕架,枕套从外面包住枕托、升降机构、调节机构和枕架,在枕套内的中部和最下面分别设有枕托和枕架,在枕托的底部安装有两排、共四个滑槽,在每个滑槽上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滑板,在每个滑槽中分别安装有一个能顺着滑槽左右滑动的升降滑板,在四个升降滑板的上面都固定有滑板连接板;框形的枕架由前凹型侧板、后侧板、左梯型侧板和右梯型侧板组成,在前凹型侧板和后侧板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传动轴安装孔,前凹型侧板和后侧板上的两个传动轴安装孔两两对应,在右梯型侧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差轮安装孔和仰卧调节螺安装孔;升降机构包括两根传动轴、四根枕架升降杠杆、一根仰卧调节架螺杆、两个仰卧调节架,在前侧板和后侧板左右两边相对的两个传动轴安装孔之间各安装有一根传动轴,在每根传动轴的后端各安装有一个槽轮,槽轮互动绳呈“8”字形套在左右两个槽轮上,两根左边的枕架升降杠杆的底端均通过下杠杆铰轴分别与两个左边的滑板连接板活动连接在一起,两根左边的枕架升降杠杆的顶端分别固定在左边的传动轴的前后端,两根右边的枕架升降杠杆的底端均通过下杠杆铰轴分别与两个右边的滑板连接板活动连接在一起,两根右边的枕架升降杠杆的顶端分别固定在右边的传动轴的前后端,左边的两根的枕架升降杠杆与相对的右边两根的枕架升降杠杆构成倒“八”字形,在每根传动轴上、两根前后的枕架升降杠杆之间各套有一根仰卧调节架套管,在每根仰卧调节架套管外壁的前后两端各固定有一个仰卧调节架,左拉簧绳的左端固定在左边的槽轮上,左拉簧绳的右端固定在拉簧的左端,拉丝的左端固定在拉簧的右端,拉丝的右端固定在滑轮上,在枕架的后侧板右下角固定有用于安装拉簧差轮轴的拉簧差轮安装架,在枕架的右侧板下部设有拉簧差轮安装孔,拉簧差轮轴的右端向右穿过拉簧差轮安装孔并伸出于枕架外,在拉簧差轮轴的右端固定有拉簧差轮旋钮,在拉簧差轮轴位于拉簧差轮安装架内的左端固定有直径大于拉簧差轮轴直径的拉簧调节差轮,差轮调节绳的一端按顺时针方向捆绑在拉簧调节差轮上,差轮调节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后按反时针方向捆绑在差轮调节绳右端的拉簧差轮轴上;在枕架的右侧板上部设有仰卧调节架螺杆孔,在仰卧调节架螺杆孔中安装有仰卧调节架螺杆,在仰卧调节架螺杆伸出于枕架外的一端固定有仰卧调节架螺杆旋钮,在右边前端的仰卧调节架上设有仰卧调节支撑轴孔,与仰卧调节架螺杆垂直的仰卧调节架螺栓的前端固定在仰卧调节支撑轴孔中,在仰卧调节架螺栓的后端固定有仰卧调节架螺母,仰卧调节架螺杆位于枕架内的一端向左旋入调节架螺母中,通过旋转仰卧调节架螺杆旋钮,使得仰卧调节架螺杆能在调节架螺母转动,就能调节仰卧调节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起到枕架高低的作用;仰卧调节架传动杆的两端传动栓固定在左右两个仰卧调节架支撑轴孔中。
[0005]在拉丝的中间外壁套有拉丝套管,在右边的槽轮外壁固定有左拉丝挡板,在枕架的右侧板内壁上部固定有右拉丝挡板,拉丝套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拉丝挡板和右拉丝挡板上。
[0006]在每根滑槽的靠外端各固定有一个定位连接钩,在枕架升降杠杆的中间设有升降杠杆连接孔,定位绳的下端固定在定位连接钩上,定位绳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杠杆连接孔上。
[0007]在枕架的上面固定有硬垫或软垫。所述的硬垫为竹垫,所述的软垫为棉垫。
[0008]枕头处于自然状态时,枕架在拉簧的作用下,通过固定在拉簧左边和左槽轮上的拉绳,使左槽轮向右转动。通过固定在拉簧右边和穿过右槽轮上挡板的拉丝,使右槽轮向左转动。与左右槽轮为一体的左右传动轴发生相同角度的转动。左右传动轴使左右枕架升降杠杆同时发生向下向两边摆动。左右枕架升降杠杆向两边拨动左右滑槽中的滑板,直到不能滑动为止。
[0009]枕头处于侧卧状态时,由于人脑对枕头产生了对压力,左右两边的枕架升降杠杆的底端向中间滑动。枕架向下运动,直到颈勃处于自然状态时为止。除非肩膀够宽者,枕头处于原状。
[0010]枕头处于仰卧状态时,由于人脑加大了对枕头的压力,左右两边的枕架升降杠杆的底端继续向中间滑动。枕架继续向下运动,直到仰卧调节架碰到枕托为止。
[0011]由于每个人的脑袋有重有轻。因此,旋转拉簧差轮旋钮,使调节绳放松或收紧,固定在滑轮上的拉丝也跟着放松或收紧。拉簧在拉丝的作用一样放松或收紧,直到满足个人需要为止。
[0012]每个人仰卧时,对枕头的高低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也要根据个人的舒适度加以调整。调整时,旋旋转仰卧调节架螺杆旋钮,调节架螺杆拉或推动仰卧调节架螺母,使仰卧调节架螺栓作用仰卧调节架支撑轴孔,拉或推动仰卧调节架,使枕架改变低位高度,直到满意为止。
[0013]枕托可用板、栅格和网等不同结构组成,上面可加软垫,也可加硬垫睡眠。
[0014]因此,本发明具有能自动随睡眠姿势改变而相应发生升降改变、有效高质量地保证睡眠的舒适度、防止睡眠因枕头不佳而导致不良后果产生、使用方便、使用中无噪音、无机械振动、使用自如、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自然状态和侧卧状态枕头图; 图2为仰卧高位枕头图;
图3为仰卧低位枕头图;
图4为有枕套的软枕面枕头图;
图5为有枕套的竹枕面枕头图。
[0016]其中:1、枕架2、槽轮3、传动轴4、仰卧调节架套管5、仰卧调节架6、传动杆支撑栓7、传动轴安装孔8、升降杠杆连接孔9、定位杆10、定位连接钩11、枕架升降杠杆12、滑板连接板13、滑板14、滑槽15、传动杆16、传动杆支撑轴孔17、差轮安装架18、枕托19、拉簧调节差轮20、差轮调节绳21、杠杆铰轴22、槽轮互动绳23、拉簧绳24、拉簧25、拉丝26、仰卧调节架支撑轴孔27、仰卧调节架螺栓28、左拉丝挡板29、拉丝套管30、仰卧调节架螺母31、仰卧调节架旋钮32、仰卧调节螺安装孔33、仰卧调节架螺杆34、右拉丝挡板35、滑轮36、拉簧差轮旋钮37、拉簧差轮轴38、差轮安装孔39、枕套40、软枕面41、竹枕面。
[0017]【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一种自动升降枕头,包括枕套39、枕托18、升降机构、枕架1,枕套从外面包住升降机构、枕架I和枕托18,在枕套内的中部和最下面分别设有枕架I和枕托18,在枕托I的上面安装有两排、共四个滑槽14,在每个滑槽14上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滑板13,在每个滑板13中分别安装有一个能顺着滑槽左右滑动的升降滑板13,在四个升降滑板13的上端都固定有滑板连接板12 ;框形的枕架由前凹型侧板、后侧板、左梯型侧板和右梯型侧板组成,在前凹型侧板和后侧板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传动轴安装孔7,前凹型侧板和后侧板上的两个传动轴安装孔7两两对应,在右梯型侧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差轮安装孔37和仰卧调节螺安装孔32 ;升降机构包括两根传动轴3、四根枕架升降杠杆11、一根仰卧调节架螺杆33、两个仰卧调节架5,在前侧板和后侧板左右两边相对的两个传动轴安装孔7之间各安装有一根传动轴3,在每根传动轴3的后端各安装有一个槽轮2,槽轮互动绳21呈“8”字形套在左右两个槽轮2上,两根左边的枕架升降杠杆11的底端均通过下杠杆铰轴21分别与两个左边的滑板连接板12活动连接在一起,两根左边的枕架升降杠杆11的顶端分别固定在左边的传动轴3的前后端,两根右边的枕架升降杠杆11的底端均通过下面杠杆铰轴21分别与两个右边的滑板连接板12活动连接在一起,两根右边的枕架升降杠杆11的顶端分别固定在右边的传动轴3的前后端,左边的两根的枕架升降杠杆11与相对的右边两根的枕架升降杠杆11构成倒“八”字形,在每根传动轴3上、两根前后的枕架升降杠杆11之间各套有一根仰卧调节架套管4,在每根仰卧调节架套管4外壁的前后两端各固定有一个仰卧调节架5,左拉簧绳23的左端固定在左边的槽轮2上,左拉簧绳23的右端固定在拉簧24的左端,拉丝25的左端固定在拉簧24的右端,拉丝25的右端固定在滑轮35上,在枕架I的后侧板右下角固定有用于安装拉簧差轮轴37的拉簧差轮安装架17,在枕架I的右侧板下部设有拉簧差轮安装孔38,拉簧差轮轴37的右端向右穿过拉簧差轮安装孔38并伸出于枕架I夕卜,在拉簧差轮轴37的右端固定有拉簧差轮旋钮36,在拉簧差轮轴37位于拉簧差轮安装架内的左端固定有直径大于拉簧差轮轴37直径的拉簧调节差轮19,差轮调节绳20的一端按顺时针方向捆绑在拉簧调节差轮19上,差轮调节绳20的另一端绕过滑轮35后按反时针方向捆绑在差轮调节绳20右端的拉簧差轮轴37上;在枕架I的右梯形侧板上部设有仰卧调节架螺杆安装孔32,在仰卧调节架螺杆安装孔32中安装有仰卧调节架螺杆33,在仰卧调节架螺杆33伸出于枕架外的一端固定有仰卧调节架螺杆旋钮31,在右边前端的仰卧调节架上设有仰卧调节支撑轴孔26,与仰卧调节架螺杆33垂直的仰卧调节架螺栓27的前端固定在仰卧调节支撑轴孔26中,在仰卧调节架螺栓27的后端固定有仰卧调节架螺母30,仰卧调节架螺杆33位于枕架内的一端向右旋入调节架螺母30中,通过旋转仰卧调节架螺杆旋钮31,使得仰卧调节架螺杆33能在调节架螺母30中转动,就能调节仰卧调节架5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起到确定枕架I高低的作用;仰卧调节架传动杆15的两端传动支撑栓6固定在左右两个仰卧调节架支撑轴孔16中。
[0019]在拉丝25的中间外壁套有拉丝套管29,在右边的槽轮2外壁固定有左拉丝挡板28,在枕架I的右侧梯形板内壁上部固定有右拉丝挡板34,拉丝套管2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拉丝挡板28和右拉丝挡板34上。
[0020]在每根滑槽14的靠外端各固定有一个定位连接钩10,在枕架升降杠杆11的中间设有升降杠杆连接孔8,定位绳9的下端固定在定位连接钩10上,定位绳9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杠杆连接孔8上。
[0021]在枕架I的上面固定有硬垫41或软垫40。所述的硬垫41为竹垫,所述的软垫40为棉垫。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套、枕托、升降机构、调节机构、枕架,枕套从外面包住枕托、升降机构、调节机构和枕架,在枕套内的中部和最下面分别设有枕托和枕架,在枕托的底部安装有两排、共四个滑槽,在每个滑槽上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滑板,在每个滑槽中分别安装有一个能顺着滑槽左右滑动的升降滑板,在四个升降滑板的上面都固定有滑板连接板;框形的枕架由前凹型侧板、后侧板、左梯型侧板和右梯型侧板组成,在前凹型侧板和后侧板的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传动轴安装孔,前凹型侧板和后侧板上的两个传动轴安装孔两两对应,在右梯型侧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差轮安装孔和仰卧调节螺安装孔;升降机构包括两根传动轴、四根枕架升降杠杆、一根仰卧调节架螺杆、两个仰卧调节架,在前侧板和后侧板左右两边相对的两个传动轴安装孔之间各安装有一根传动轴,在每根传动轴的后端各安装有一个槽轮,槽轮互动绳呈“8”字形套在左右两个槽轮上,两根左边的枕架升降杠杆的底端均通过下杠杆铰轴分别与两个左边的滑板连接板活动连接在一起,两根左边的枕架升降杠杆的顶端分别固定在左边的传动轴的前后端,两根右边的枕架升降杠杆的底端均通过下杠杆铰轴分别与两个右边的滑板连接板活动连接在一起,两根右边的枕架升降杠杆的顶端分别固定在右边的传动轴的前后端,左边的两根的枕架升降杠杆与相对的右边两根的枕架升降杠杆构成倒“八”字形,在每根传动轴上、两根前后的枕架升降杠杆之间各套有一根仰卧调节架套管,在每根仰卧调节架套管外壁的前后两端各固定有一个仰卧调节架,左拉簧绳的左端固定在左边的槽轮上,左拉簧绳的右端固定在拉簧的左端,拉丝的左端固定在拉簧的右端,拉丝的右端固定在滑轮上,在枕架的后侧板右下角固定有用于安装拉簧差轮轴的拉簧差轮安装架,在枕架的右侧板下部设有拉簧差轮安装孔,拉簧差轮轴的右端向右穿过拉簧差轮安装孔并伸出于枕架外,在拉簧差轮轴的右端固定有拉簧差轮旋钮,在拉簧差轮轴位于拉簧差轮安装架内的左端固定有直径大于拉簧差轮轴直径的拉簧调节差轮,差轮调节绳的一端按顺时针方向捆绑在拉簧调节差轮上,差轮调节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后按反时针方向捆绑在差轮调节绳右端的拉簧差轮轴上;在枕架的右侧板上部设有仰卧调节架螺杆孔,在仰卧调节架螺杆孔中安装有仰卧调节架螺杆,在仰卧调节架螺杆伸出于枕架外的一端固定有仰卧调节架螺杆旋钮,在右边前端的仰卧调节架上设有仰卧调节支撑轴孔,与仰卧调节架螺杆垂直的仰卧调节架螺栓的前端固定在仰卧调节支撑轴孔中,在仰卧调节架螺栓的后端固定有仰卧调节架螺母,仰卧调节架螺杆位于枕架内的一端向左旋入调节架螺母中,通过旋转仰卧调节架螺杆旋钮,使得仰卧调节架螺杆能在调节架螺母转动,就能调节仰卧调节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起到枕架高低的作用;仰卧调节架传动杆的两端传动栓固定在左右两个仰卧调节架支撑轴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在拉丝的中间外壁套有拉丝套管,在右边的槽轮外壁固定有左拉丝挡板,在枕架的右侧板内壁上部固定有右拉丝挡板,拉丝套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拉丝挡板和右拉丝挡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滑槽的靠外端各固定有一个定位连接钩,在枕架升降杠杆的中间设有升降杠杆连接孔,定位绳的下端固定在定位连接钩上,定位绳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杠杆连接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枕头,其特征在于:在枕架的上面固定有硬垫或软垫;所述的硬垫为竹垫,所述的软垫为棉垫。
【文档编号】A47G9/10GK104223872SQ201410450528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刘正 申请人:刘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