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它包括壶体、壶盖、滤网和把手。所述壶体为底部密封顶部开口的容器;所述壶体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壶体底部向上凹陷有凹坑;所述壶体底部内表面形成与凹坑相对应凸台;所述壶体内设置有与其配合连接的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设置有一个以滤网的圆心为中点向滤网外部扩张的凸边;所述凸边下方滤网外表面设置若干均匀排列的铝条;所述滤网内表面连接有与滤网内表面相配合的压网;所述壶盖边缘底部设置有卡块;所述滤网内设置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壶盖上方设置有圆柱形凸起;所述壶盖表面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壶体顶部设置有引流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过滤效果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专利说明】_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提高,而饮茶不仅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好处,而泡茶则需要用到茶壶,茶壶是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的带嘴器皿,人通常使用的茶壶是直接将茶叶放入壶中,采用这种简单的泡茶装置,往往会存在一些茶叶杂质,这种结构设计往往会给泡茶过程中带来一定的麻烦,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CN201220620667.8的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其包括壶体、内壶和壶嘴,所述内壶设置于壶体内部,且内壶表面设置有滤孔,但这种结构过于简单,且当茶叶置于内壶时,向壶中添水时,未浸透的茶叶因浮力而浮在水面上,并不利于浸泡,导致浸泡时间过长,且所述壶体底部为水平结构,不仅不能隔热,而且不利于后期的清洗,为人们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
[0004]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它包括壶体、壶盖、滤网和把手,所述壶体为底部密封顶部开口的容器;所述壶体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壶体底部向上凹陷有凹坑;所述壶体底部内表面形成与凹坑相对应凸台;所述壶体内设置有与其配合连接的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设置有一个以滤网的圆心为中点向滤网外部扩张的凸边;所述滤网表面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凸边下方滤网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铝条;所述滤网内表面连接有与滤网内表面相配合的压网;所述壶盖边缘底部设置有卡块;所述滤网内设置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壶盖上方设置有圆柱形凸起;所述壶盖表面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壶体顶部设置有引流嘴;所述壶体内设置的滤网为内部中空且表面均匀设置有过滤孔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壶体内设置的滤网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滤网的高度小于壶体的高度,且所述滤网与壶体之间形成容置空腔;所述把手内侧固定粘贴有防滑垫;所述壶体的材质为塑胶、金属、陶瓷或玻璃;所述壶盖和壶盖顶部设置的圆柱形凸起通过紧固螺钉配合连接;所述滤网表面设置的滤孔大小为广3_ ;所述凹坑与凸台的厚度相等。
[0005]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6]1、所述壶体表面设置的把手内侧设置的防滑垫可以有效的增大对茶壶的握持力,使摩擦力增大,避免因把手过于光滑而造成脱手使壶体摔碎的情况,从而使茶壶使用更加方便。
[0007]2、所述壶体中设置的滤网将茶叶和茶水分开,不会出现混合的现象,使人们在倒茶的过程中实现茶水分离,不会浪费茶叶。
[0008]3、所述滤网中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压网,当浸泡茶叶时,所述压网可以将茶叶聚集在滤网底部,不会因浸泡不够充分而出现茶叶漂浮的情况,从而使浸泡效果更好,提高了泡茶效率。
[0009]4、所述壶体底部设置的凹坑以及与凹坑所配合的凸台,不仅可以使后期人们对茶壶的清洗更加方便,也可起到隔热的作用,避免人们因高温而出现烫伤的情况。
[0010]5、所述壶体表面设置的引流嘴可以起到引导茶水的作用,使人们倒茶的过程更加方便,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
[0011]6、所述壶体采用塑胶、金属、陶瓷或玻璃等材质制成,不仅外观美观大方,而且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大大节约了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壶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壶盖俯视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壶盖仰视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滤网俯视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壶体仰视图。
[0018]其中:1、壶体;2、把手;3、凹坑;4、凸台;5、滤网;6、凸边;7、过滤孔;8、铝条;9、压网;10、卡块;11、卡槽;12、圆柱形凸起;13、通气孔;14、引流嘴;15、防滑垫;16、壶盖;17、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它包括壶体1、壶盖16、滤网5和把手2,所述壶体I为底部密封顶部开口的容器;所述壶体I外表面设置有把手2 ;所述壶体I底部向上凹陷有凹坑3 ;所述壶体I底部内表面形成与凹坑3相对应凸台4 ;所述壶体I内设置有与其配合连接的滤网5 ;所述滤网5的上端设置有一个以滤网5的圆心为中点向滤网5外部扩张的凸边6 ;所述滤网5表面设置有过滤孔7 ;所述凸边6下方滤网5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铝条8 ;所述滤网5内表面连接有与滤网5内表面相配合的压网9 ;所述壶盖16边缘底部设置有卡块10 ;所述滤网5内设置有与卡块10相配合的卡槽11 ;所述壶盖16上方设置有圆柱形凸起12 ;所述壶盖16表面设置有通气孔13 ;所述壶体I顶部设置有引流嘴14。
[0020]所述壶体I内设置的滤网5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大大延长了滤网5的使用寿命;且所述滤网5表面均匀设置有过滤孔7,可以使壶体I过滤茶叶的效果更好;所述过滤孔7的大小为广3_,可以有效的避免茶叶碎末进入壶体I中,有效的使茶叶聚集在滤网5中;所述滤网5内表面设置的压网9可以将茶叶聚集在滤网5底部,不会因开始注入水量过多而造成茶叶漂浮在水面上,导致浸泡时间过长,大大提高了浸泡效率;所述壶体I顶部设置有通过紧固螺钉17连接的圆柱形凸起12,使人们更加方便的拿起壶盖16,使人们得使用效果更好;所述壶盖16表面设置的通气孔13可以使壶体I内外气压相同;所述壶盖16边缘底部设置的卡块10与滤网5中设置的卡槽11相配合,在倒水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壶盖16随之而翻掉的情况,使茶壶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所述滤网5外所设置的铝条8将滤网5与壶体I所连接固定,使滤网5不会轻易从壶体I中拿出,使人们使用过程更加稳定;所述壶体I表面设置的引流嘴14可以起到引导茶水的作用,使人们倒茶的过程更加方便,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所述壶体I外表面设置的把手2表面设有的防滑垫15可以有效的增大对茶壶的握持力,使摩擦力增大,避免因把手过于光滑而造成脱手使壶体I摔碎的情况,从而使茶壶使用更加方便;且所述壶体I底部设置的凹坑3以及与凹坑3所配合的凸台4,不仅可以使后期人们对茶壶的清洗更加方便,也可起到隔热的作用,避免人们因水温过高而出现烫伤的情况,而且大大增加了壶体I的防撞性能,防止人们因误撞而导致茶壶碰碎的情况,有效的提高了茶壶的使用寿命。
[0021]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它包括壶体、壶盖、滤网和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为底部密封顶部开口的容器;所述壶体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壶体底部向上凹陷有凹坑;所述壶体底部内表面形成与凹坑相对应凸台;所述壶体内设置有与其配合连接的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设置有一个以滤网的圆心为中点向滤网外部扩张的凸边;所述滤网表面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凸边下方滤网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铝条;所述滤网内表面连接有与滤网内表面相配合的压网;所述壶盖边缘底部设置有卡块;所述滤网内设置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壶盖上方设置有圆柱形凸起;所述壶盖表面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壶体顶部设置有引流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内设置的滤网为内部中空且表面均匀设置有过滤孔的圆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内设置的滤网为不锈钢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的高度小于壶体的高度,且所述滤网与壶体之间形成容置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内侧固定粘贴有防滑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的材质为塑胶、金属、陶瓷或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和壶盖顶部设置的圆柱形凸起通过紧固螺钉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表面设置的滤孔大小为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防滑过滤式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与凸台的厚度相等。
【文档编号】A47J27/21GK204207579SQ201420636793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余静涛 申请人:余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