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壶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33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泡茶壶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尤其是指泡茶壶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饮茶文化源远流长,随时代进步,茶具亦不断推陈出新,一副好的茶具能直接提升 饮茶的口感和意境。最早的茶具采用直接容纳茶叶冲泡的方式,茶叶利用率低且茶的浓度 不易控制。而后普及的功夫茶具采用冲泡加过滤的多套茶具,能充分利用茶叶并较好的控 制茶的口感,但是操作过于考究,不能适应快节奏生活。目前则普遍流行两种具有过滤功能 的简易茶壶 (1)在茶壶内设滤网,冲泡时实现茶、水分离,但滤网依然浸泡在茶水中不便控制 茶叶利用率和茶的浓度。 (2)在茶壶内设具有水密性的过滤装置,在过滤装置内冲泡茶叶,然后将茶水从过 滤装置引入茶壶仅留下茶叶,通常是在滤装置底部设一具有开关的导孔,导孔上方设一层 滤网,并设一连杆机构操纵导孔开关,连杆的顶端则设于过滤装置顶部,按下连杆即打开导 孔。但此结构不便清洗滤网,长期使用后滤网堵塞会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泡茶壶过滤装置,采用配合的分 体结构,方便使用,易拆洗,既可配合茶壶作为过滤装置使用,又可以直接的作为泡茶器具 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泡茶壶过滤装置,包括独立的内杯和外杯,内杯恰能可拆的容入外杯中,外杯底部 设有出水孔,内杯底部设有滤网,滤网底面设有恰好封堵出水孔起到止水作用的塞子;外杯 上设有一到多个支撑部,内杯上设有与支撑部配合的一到多个支撑件,支撑件沿支撑部爬 升可抬高并固定内杯在外杯中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支撑部为外杯杯口上的凹部,所述的支撑件为 内杯外壁上与凹部配合的凸部,凸部可自凹部内自由的滑入滑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凹部为等腰梯形,底部略窄,凸部也为等腰梯形,其形 状恰与凹部配合。较佳的,凹部两斜边为45度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内杯的杯口设有盖子,盖子铰接在内杯的杯口一侧或 独立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出水孔为锥孔,上部较阔,而所述的塞子则为配 合出水孔的锥体或锥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外杯在底部设有支撑脚,支撑脚的高度始终大 于塞子末端外露于出水孔下的长度。较佳的,支撑脚为外杯底面的环形凸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内杯的杯口外沿设有外翻的唇边。[00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外杯的杯口外沿也设有外翻的唇边。 较佳的,内杯和外杯的杯口外沿均设有外翻的唇边,且两者的唇边的边沿对齐。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采用内杯和外杯配合的分体结构,可便捷的实现冲泡和茶、水分离,而且内杯和外 杯可以分开单独清洗,既可配合茶壶作为过滤装置使用,又可以直接的作为泡茶器具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实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合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杯,2-外杯,3-盖子,4-唇边,11-滤网,12-塞子,13-支撑件,21-出水 孔,22-支撑部,23-支撑脚,5-茶壶。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 型所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到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泡茶壶过滤装置,包括独立的内杯1和外杯2,内杯1恰能可拆的容入外杯2中,外 杯2底部设有出水孔21,内杯1底部设有滤网11,滤网11底面设有恰好封堵出水孔21起 到止水作用的塞子12 ;外杯2上设有一到多个支撑部22,内杯1上设有与支撑部22配合的 一到多个支撑件13,支撑件13沿支撑部22爬升可抬高并固定内杯1在外杯2中的高度。 所述的支撑部22为外杯2杯口上的凹部,凹部为等腰梯形,底部略窄,两斜边为45 度角;所述的支撑件13为内杯1外壁上与凹部配合的凸部,凸部也为等腰梯形,其形状恰与 凹部配合,可自凹部内自由的滑入滑出。 所述的出水孔21为锥孔,上部较阔,而所述的塞子12则为配合出水孔21的锥体 或锥台。 所述的外杯2在底部设有支撑脚23,支撑脚23为外杯2底面的环形凸起,其高度 始终大于塞子12末端外露于出水孔21下的长度。 内杯1和外杯2的杯口外沿均设有外翻的唇边4,且两者的唇边4的边沿对齐。 如图8所示,内杯1的杯口设有盖子3,盖子3铰接在内杯1的杯口一侧或独立设置。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采用于第一种实施方式一样的结 构,外杯2置入茶壶内,茶壶口恰对外杯2的唇边4形成阻挡。
权利要求泡茶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的内杯和外杯,内杯恰能可拆的容入外杯中,外杯底部设有出水孔,内杯底部设有滤网,滤网底面设有恰好封堵出水孔起到止水作用带有锥度的塞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泡茶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杯上设有一到多个支撑部, 内杯上设有与支撑部配合的一到多个支撑件,支撑件沿支撑部爬升可抬高并固定内杯在外 杯中的高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茶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为外杯杯口上 的凹部,所述的支撑件为内杯外壁上与凹部配合的凸部,凸部可自凹部内自由的滑入滑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茶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凹部为等腰梯形,底部略窄,两斜边为45度角,凸部也为等腰梯形,其形状恰与凹部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茶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杯的杯口设有盖子,盖子铰接在内杯的杯口 一侧或独立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泡茶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孔为锥孔,上部较阔,而所述的塞子则为配合出水孔的锥体或锥台。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泡茶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杯在底部设有支撑脚,支撑脚的高度始终大于塞子末端外露于出水孔下的长度。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泡茶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脚为外杯底面的环形凸起。
9.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泡茶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杯的杯口外沿设有外翻的唇边,外杯的杯口外沿也设有外翻的唇边。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泡茶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杯和外杯的的唇边的边沿对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尤其是指泡茶壶过滤装置,包括独立的内杯和外杯,内杯恰能可拆的容入外杯中,外杯底部设有出水孔,内杯底部设有滤网,滤网底面设有恰好封堵出水孔起到止水作用带有锥度的塞子;外杯上设有一到多个支撑部,内杯上设有与支撑部配合的一到多个支撑件,支撑件沿支撑部爬升可抬高并固定内杯在外杯中的高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内杯和外杯配合的分体结构,可便捷地实现冲泡和茶、水分离,而且内杯和外杯可以分开单独清洗,既可配合茶壶作为过滤装置使用,又可以直接的作为泡茶器具使用。
文档编号A47J31/06GK201445372SQ20092005881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
发明者陈琼雄 申请人:陈琼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