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试管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697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试管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耗材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试管刷。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所使用的试管刷大多数是笔直型的,但这仅适用于直筒型实验器皿的清洗,而对于试剂瓶,锥形瓶等瓶身大,瓶口细的实验器皿则无法满足;而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多功能试管刷,都是将毛刷弯曲形成突起,让突起的部分只适用于具有突出部位的容量瓶或烧瓶,不适合类似锥形瓶这种瓶底较大,且瓶身不具有突出部位的容器,对于锥形瓶底部的边缘位置一般都是试管刷比较难清洗到位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清洗不同种类玻璃器皿,且对于锥形瓶底部边缘位置具有很好清洗效果的多功能试管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试管刷,包括内调杆、外套杆、定位杆、升降板、筒管、塑料条和螺旋设备;所述内调杆和外套杆均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套杆套装在内调杆外,外套杆沿着内调杆上下往返移动,筒管套装在外套杆外,筒管沿着外套杆往返滑动,并通过安装在筒管顶部的螺旋设备对筒管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内调杆的末端与塑料条的一端连接,筒管的底部与塑料条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内调杆杆身的底部与升降板的首端铰接,所述升降板的末端与外套杆的末端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内调杆杆身开设有定位孔,外套杆管身开设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凸块,所述内调杆杆身内部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在内调杆杆身内上下往返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内调杆的长度大于外套杆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内调杆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防脱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定位孔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防脱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螺旋设备包括两个相同的半螺管和螺母,所述半螺管均固定在筒管的顶部,两个半螺管分别对应套装在外套杆外,所述螺母套装在两个半螺管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螺母设置为直径逐渐变大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塑料条的长度小于筒管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塑料条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塑料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塑料条上还设置有刷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往返滑动外套杆,可实现毛刷部分(塑料条)的展开与闭合,即可将塑料条收缩在筒管中,便于试管刷顺利的伸进玻璃器皿中,然后推动外套杆,展开毛刷部分进行清洗;

2)外套杆沿着内调杆上下移动,带动升降板展开,升降板改变塑料条的形状对锥形瓶底部的边缘位置进行洗刷,提高清洗效果。

3)在试管刷不使用时,可将塑料条收缩在筒管中,防止试管刷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塑料条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塑料条收缩在筒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试管刷伸进玻璃器皿内展开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调杆、外套杆和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脱环;2、内调杆;3、外套杆;4、螺旋设备;5、筒管;6、连接线;7、升降板;8、塑料条;9、定位凸块;10、定位孔;11、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试管刷,包括内调杆2、外套杆3、定位杆11、升降板7、筒管5、塑料条8和螺旋设备4;所述内调杆2和外套杆3均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套杆3套装在内调杆2外,外套杆3沿着内调杆2上下往返移动,所述内调杆2的长度大于外套杆3的长度,能确保外套杆3有足够的距离进行移动。

所述内调杆2的末端与塑料条8的一端连接,筒管5的底部与塑料条8的另一端相连接,筒管5套装在外套杆3外,筒管5沿着外套杆3往返滑动,当筒管5向内调杆2底部的位置移动时,内调杆2往筒管5内移动,并带动塑料条8往筒管5内部移动,将塑料条8全部收缩到筒管5内,对塑料条8起到保护的作用,如图2所示,通过塑料条8收缩到筒管5内便于将试管刷伸进瓶口较小的玻璃器皿中,待筒管5伸进玻璃器皿内部时,将筒管5往内调杆2顶部方向移动,内调杆2伸出筒管5外,带动塑料条8伸进玻璃器皿中,塑料条8即可对玻璃器皿内部进行清洗。所述塑料条8的长度小于筒管5的长度,能将所有塑料条8都收缩到筒管5内,所述塑料条8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塑料条8,保证塑料条8在反复的进出筒管5时能恢复原来的状态,所述塑料条8上还设置有刷毛,能有效提高清洗的效果。

为了让试管刷在移动清洗时内调杆2和外套杆3不随意移位,可以通过安装在筒管5顶部的螺旋设备4对筒管5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螺旋设备4包括两个相同的半螺管和螺母,半螺管的末端连接筒管5的边沿,螺旋设备4能跟随筒管5与筒管5同步移动;两个半螺管套装在外套杆3外,两个半螺管在正常状态下不接触,所述螺母套装在两个半螺管外,所述螺母设置为直径逐渐变大的结构,螺母直径大的一端先旋入两螺管的顶部,螺母往下移动时,螺母直径小的一端会慢慢挤压两个半螺管,两个半螺管挤压外套杆3起到固定的作用。

所述内调杆2杆身的底部与升降板7的首端铰接,所述升降板7的末端与外套杆3的末端通过连接线6连接;外套杆3沿着内调杆2上下往返移动的同时,通过连接线6带动升降板7展开和闭合,升降板7展开时,改变塑料条8的形状,让塑料条8伸进锥形瓶底部的边缘位置,对锥形瓶底部的边缘位置也能清洗干净,提高清洁效果。

如图4所示,所述内调杆2杆身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0,外套杆3管身开设有与定位孔10相对应的一个定位凸块9,所述内调杆2杆身内部安装有定位杆11,所述定位杆11在内调杆2杆身内上下往返移动,当定位凸块9扣在定位孔10中时,定位杆11往下移动,能将定位凸块9移出定位孔10,恢复外套杆3的移动性。所述内调杆2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防脱环1,所述定位孔10的顶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防脱环1,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完整的工作原理如下:保持螺旋设备4处于非锁紧状态,保持升降板7处于竖直状态,同时通过定位孔10和定位凸块9将外套杆3固定在内调杆2上;再将筒管5往内调杆2末端的方向移动,将塑料条8全部收缩到筒管5内,如图2所示;此时将筒管5伸进玻璃器皿中,再将筒管5往内调杆2的顶端移动,移动过程中塑料条8从筒管5内移动到筒管5外,内调杆2留在玻璃器皿内,同时塑料条8随着筒管5的移动在玻璃器皿内展开,将螺旋设备4锁定后即可对玻璃器皿中的突起位置进行清洗,即如图1所示。若要对像锥形瓶等底部面积较大,且底部边缘具有一定角度的玻璃器皿进行清洗,可在上述操作之后继续将螺旋设备4旋开,利用定位杆11将定位凸块9脱离定位孔10,恢复外套杆3的移动能力,将外套杆3往内调杆2的顶部方向移动,由连接线6带动升降板7展开,同时也可调节筒管5的位置,通过升降板7的展开角度改变塑料条8的形状,将塑料条8伸进锥形瓶底部的边缘位置,并将外套杆3上的定位凸块9扣在对应位置的另一个定位孔10上,通过固定外套杆3在内调杆2上的位置来保持升降板7的展开角度,再将螺旋设备4旋紧,即可对玻璃器皿的底部边缘位置进行清洗,即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种玻璃器皿的清洗,且能对底部边缘的角度位置也进行全面清洗,具有明显的清洗效果。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