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炉用清洁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423发布日期:2018-12-07 22:1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炉用清洁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壁炉用清洁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炉刷其刷毛主要通过胶水将刷毛的端部与刷子本体进行相连,这样容易造成刷毛与刷子本体分离,导致使用寿命减短;而且现在为了使得能够全面进行清洁,在刷子本体上覆满刷毛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壁炉用清洁刷,它具有刷毛与刷子本体固定更牢固不易脱离,且刷毛交错设置在刷子本体上能增大清洁面积提高清洁效率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壁炉用清洁刷,包括椭圆型的刷子本体、刷毛和连接装置,所述刷子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竖孔、第一横孔、第二横孔和第三横孔,所述第一横孔、第二横孔和第三横孔内设有刷毛固定装置,所述刷毛通过刷毛固定装置固定在刷子本体上,所述刷毛的中心与固定装置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横孔、第二横孔和第三横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横孔、第二横孔和第三横孔的投影部分重叠且重叠处投影与第一竖孔重叠,所述第一横孔和第二横孔投影之间的夹角呈60 度,所述第一横孔和第三横孔投影之间的夹角呈60度,所述第三横孔和第一横孔之间的夹角呈60度。

进一步地,所述刷毛呈螺旋状。

进一步地,所述刷毛固定装置为空心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孔的一端嵌设有主连接槽,所述第一竖孔的另一端设有防尘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电钻连接机构,连接杆、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连接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连接凸起分别固定在连接杆的两端部,相邻所述连接杆上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连接凸起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凸起上设有配合第一内螺纹使用的第一外螺纹,所述主连接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连接凸起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主连接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弹性尼龙杆。

进一步地,所述电钻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凸起和连接小杆,在第二连接凸起上设有第二弹性凸起,其中连接小杆远离第二连接凸起的一端设有内凹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申请的刷子本体呈椭圆型的这样刷子本体显得更加的圆滑避免在使用时因为棱角导致壁炉的内壁被划,其中第一竖孔用于第二连接槽的安装,而第二连接槽可用于和相邻连接杆上的第一连接凸起相连接,还设有用于安装刷毛的第一横孔、第二横孔和第三横孔,在第一横孔、第二横孔和第三横孔内设有刷毛固定装置然后刷毛通过刷毛固定装置与刷子本体相固定,其中刷毛的中心与固定装置的中心重合这样使得刷毛与刷子本体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避免刷毛与刷子本体相分离,其中第一横孔、第二横孔和第三横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在工作时刷子以连接杆为轴进行旋转,采用上面的结构可以使得多个不同平面同时达到清洁的目的。其中第一横孔和第二横孔投影之间的夹角呈60 度,第一横孔和第三横孔投影之间的夹角呈60度,第三横孔和第一横孔之间的夹角呈60度,这样避免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刷毛与壁炉内壁进行接触时其受到的阻力过大,导致所需转动的力过大,这样正好沿圆周均匀分布能在进行工作时使得输出力保持均匀即可。其中刷毛呈螺旋状,可以增大刷毛与壁炉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洁效率。其中刷毛固定装置为空心柱体,便于刷毛穿过刷毛固定装置,然后利用夹紧装置使空心柱体变形达到夹紧刷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刷毛与刷子本体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刷毛的刷子本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钻连接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壁炉用清洁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刷子本体10、刷毛20和连接装置,其中刷子本体10为椭圆型,这样周沿更加的圆滑,避免有棱角导致壁炉60内壁被划。在刷子本体10上开设有第一竖孔14、第一横孔11、第二横孔12和第三横孔13,其中第一横孔11、第二横孔12和第三横孔13内设有刷毛固定装置,刷毛20通过刷毛固定装置固定在刷子本体10上,这样使得刷毛20与刷子本体10是面固定的比起传统的点固定增大了固定的面积能提高刷毛20与刷子本体10之间的稳定性,避免刷毛 20从刷子本体10上脱落。其中刷毛20的中心与固定装置的中心重合这样能更好的固定确保预留在刷子本体10外的两侧刷毛20长度一致,能更好的起到平衡作用避免刷毛20脱离刷子本体10。第一横孔11、第二横孔12和第三横孔13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在工作时刷子以连接杆30为轴进行旋转,采用上面的结构可以使得多个不同平面同时达到清洁的目的。

如图2所示:第一横孔11、第二横孔12和第三横孔13的投影部分重叠且重叠处投影与第一竖孔14重叠这样能确保第一横孔11、第二横孔12和第三横孔13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其中第一横孔11和第二横孔12投影之间的夹角呈60度,第一横孔11和第三横孔13投影之间的夹角呈60度,第三横孔13和第一横孔11之间的夹角呈60度,这样避免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刷毛10与壁炉60内壁进行接触时其受到的阻力过大,导致所需转动的力过大,这样正好沿圆周均匀分布能在进行工作时使得输出力保持均匀延长电钻 70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刷毛20呈螺旋状,可以增大刷毛20与壁炉60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清洁效率。

其中刷毛固定装置为空心柱体,便于刷毛20穿过刷毛固定装置,然后利用夹紧装置使空心柱体变形达到夹紧刷毛的目的。

如图1至图6所示:在第一竖孔14的一端嵌设有主连接槽40便于与连接杆 30的第一连接凸起32相连来使得连接杆30和刷子本体10相连,在第一竖孔14的另一端设有防尘塞,避免灰尘进入导致刷子本体10的整体重量增加。如图至图6所示: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30、用于将连接杆30和电钻70相连的电钻连接机构50,第一连接槽31和第一连接凸起32,第一连接槽31和第一连接凸起32分别固定在连接杆30的两端部,相邻连接杆30上的第一连接槽31和第一连接凸起32相互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槽3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在第一连接凸起32上设有配合第一内螺纹使用的第一外螺纹,这样使得相邻连接杆30可以通过螺纹可活动连接,在主连接槽4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其中述第一连接槽31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一卡孔311,第一连接凸起32上设有弹性凸起321,这样使得相邻连接杆30之间进行卡接,在主连接槽4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孔41。其中连接杆30为弹性尼龙杆,这样能更好的适应壁炉60不是的方向不是一条直线,便于弯曲。

如图6所示:其中电钻连接机构50包括第二连接凸起52和连接小杆51,在第二连接凸起52上设有第二弹性凸起53,其中连接小杆51远离第二连接凸起52的一端设有内凹槽54,便于电钻70与连接杆30之间的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