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奶预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97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溢奶预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家用溢奶预报器。
鲜牛、羊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营养饮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牛、羊奶不仅是婴、幼儿的主要食品,同时也为广大成人所喜爱,成为一种营养滋补品。但是人们在煮奶过程中经常要守候在奶锅旁,不断的观察煮奶情况,稍有不慎还会出现“溢奶”现象,即浪费时间,又很费事,有时还会耽误喂哺婴儿,给生活带来不便。目前虽有防溢奶锅,但成本高,且不易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溢奶预报器,可在奶开前30秒到1分钟内报警,以解决人们必须守候在奶锅旁烧奶的问题,并有效的防止溢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由壳体、直流电源、感温囊、隔热板、报警电路、发声器等组成。壳体分上、下两部分,在上壳体上设置感温囊、隔热板及印刷电路板,感温囊内设一热敏元件。印刷电路板上设有报警电路和电源开关。在下壳体上设置了两节五号电池和发声器、使用时,只要打开电源开关,将有感温囊一侧置于奶锅盖上,当锅体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约在沸前30秒到1分钟)即发出警报声,提醒主人“奶要开了”,大约经过30秒到1分钟奶就煮沸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只要将溢奶预报器放置在锅盖上,就能够在奶沸前30秒到1分钟的时间里报警,有效地防止了“溢奶”现象,使用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造价低,耗电省,使用非常方便,适用于每个饮奶家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三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及原理方框图;图中1是感温囊,2是热敏电阻,3是隔热板,4是印刷电路板,5是电源开关,6是电池,7是壳体,8是发声器,9是报警电路。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感温囊(1)用铜皮制作,壳体(7)用硬质塑料制成,在壳体(7)表面设有感温囊(1),在感温囊(1)中设置热敏电阻(2),壳体(7)中设置隔热板(3),印刷电路板(4),电源(6),发声器(8)。在印刷电路板(4)上设有报警电路(9),电源开关(5),报警电路(9)由专用报警集成电路IC和晶体管BG等组成,热敏电阻Rt(2)接在报警集成电路IC的7脚和地之间。报警集成电路IC的2脚和3脚之间接电阻Ro,适当选择RO的大小可以改变报警声调。1脚、8脚空出,5脚接正电源,4脚接地,6脚为输出端,接晶体管BG的基极,晶体管BG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和电源端接发声器(8),在发声器(8)两端并联电感L,当热敏电阻Rt(2)随着锅体温度上升,其阻值变小。到一定阻值时,使专用报警集成电路IC内部的振荡电路起振,产生一定频率的信号输出,经过晶体管BG的进一步放大,推动发声器(8)发声,只要适当选取热敏电阻Rt的大小,即可在奶开前30秒到1分钟内报警,提醒你“奶要开了。”
权利要求1.一种溢奶预报器,它由感温囊(1)、热敏电阻(2)、隔热板(3)、印刷电路板(4)、电源开关(5)、电源(6)、壳体(7)、发声器(8)、报警电路(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7)表面设有感温囊(1),在感温囊(1)内设有热敏电阻(2),在壳体(7)内设有隔热板(3),电源(6),发声器(8),在印刷电路板(4)上设有报警电路(9),电源开关(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奶预报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说的感温囊(1)内设有热敏电阻(2),它接在报警电路(9)中的报警集成电路IC的7脚和地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家用溢奶预报器,它主要由壳体、感温囊、热敏电阻、报警电路、发声器、电源等组成。其形状为一长方体,在壳体表面上设有感温囊,感温囊内设有热敏电阻,使用时只须将有感温囊的一侧放置在锅盖上,通过感应锅体温度,即可在奶开前30秒到1分钟内报警,使人们不需要守候在炉旁,有效地防止溢奶,节约时间。特别适合于煤炉等效率较低的饮奶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A47J27/56GK2096944SQ90225590
公开日1992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3日
发明者刘国强, 刘建军 申请人:刘国强, 刘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