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绝缘汤碗(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36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绝缘汤碗(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绝缘汤碗(锅),尤指一种具有内碗体与外衬套相互内外套合,并藉以绝缘环于接合处阻缘连接成一体,以便阻绝内碗体之热量传递至外衬套,以利于使用者方便端拿;另于内碗体内部凸设有溢流挡缘,以便阻止内碗体所盛装汤液外泄或搅汤时外溢之汤碗(锅)的新构造。
过去用以盛装汤液、或液体物的汤碗、锅,其主体构造呈单一层结构体,形状似碗、锅型,开口缘略向外翻出呈扩张状;此类构造之汤碗,虽然已经能够提供液态食物盛装使用,但其在于使用上却会有如下之缺点产生1.该类汤碗,提供热汤盛装使用时,热汤之高温,会经碗体传导散布于表面,令使用者端拿时,感到烫热不易端拿,相信曾经端拿过盛有高温汤液之汤碗者,必有此经验。
2.盛装高温热或低温食物时,很容易将内部高温量经由碗体传导散热,或经由碗体将外界温度传入内部,使汤液很快散热变凉(冬天最为明显),或使凉食物退凉。
3.盛有汤液端拿时,因人体在移位,无法使汤液很稳定成静止状态,而会有摇拽现象,很容易使汤液沿开口缘溢出,进而造成端拿者手部烫伤。
4.中国人进餐饮食时,都有以汤匙搅取汤液食用的习惯,当搅取汤液时,因汤匙底部会沾附有汤液,而此汤液若不予刮除,则会在使用者未取拿到碗里或就口前,即滴落在餐桌上,造成餐桌湿淋淋;因此,使用者都会将汤匙底部在汤碗开口缘刮一下,使汤液去除,但却因刮除部分在开口缘,会造成刮除之汤液部分向汤碗外面流,造成汤碗底部使用后沾了一圈汤液,相信曾经在用餐时,稍加注意者,则不难发现此一现象。
为了排除传统式汤碗所产生之弊端,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内、外两层间隔真空设计,使两者端接处以一绝缘环密封结合,并于内层具开口缘适当距离内侧凸设有一横向突出的环形溢流挡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真空绝缘机能之热绝缘汤碗(锅)结构,以便使盛装的汤液能够维持较长时间不凉,及使用者端拿不烫手。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以防止汤液外溢的热绝缘汤碗(锅)结构,以便利于使用者拿时,不会受汤液外溢烫伤手部及沾污汤碗外面。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刮除汤匙沾附表面汤液完全留存于碗内的热绝缘汤碗(锅)结构,以达到维持使用者搅汤不会将汤溢溜漏于汤碗表面。
下面参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组合及作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断面组合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热绝缘汤碗(锅)结构,该汤碗2主要包括有一呈碗(锅)状开口略扩张的内碗体21,该内碗体21距开口碗唇211适当距离设有向内凸出呈环形的溢流挡缘212;一外衬体22,与内碗体21形状相似,其上端开口缘向外形成一扩张的外唇221,使其外唇221内部得与内碗体21的碗唇211外缘直接密封结合、或藉一环形绝缘环23(该绝缘环可为电木或一般绝缘材料)密封结合等组合,使内碗体21与外衬体22离开形成一真空间隔A(参见图2和图3所示),以便使内碗体21与外衬体22间,不得相互产生热传导作用,且内碗体21具有溢流挡缘212的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液体食物盛装使用上,不但可以排除传统汤碗既存缺点,更能达到下列进步性效益1.内碗体与外衬体间具有真空间隔空间A,再加上其端接处是以绝缘环予以密封结合,使内碗体与外衬体间不会产生热传导作用,而可以提供温热食物或是冰冷食物盛装,达到比较不会退温或退凉的实用效益。
2.由于内碗体与外衬体间不具热传导作用,因此,提供高热汤液盛装,在使用者端拿时,可以达到不烫手的进步性实用效益。
3.又因内碗体具有环形溢流挡缘,可以在提供汤液盛装端拿,有效抑止汤液摇摆泄出,尤其是高热汤液可以达到防止汤液烫伤手部的安全使用效益。
4.另外,在提供汤液盛装供使用者以汤匙搅取食用时,使用者可将汤匙外面沾附的汤液,由溢流挡缘予以刮除,并全部留存于汤碗内部,以达到不外溢的实用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热绝缘汤碗(锅),系主要由一内碗体与外衬体呈内外套接结合,使两者间具有真空间隔空间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内碗体距碗口适当距离的内侧,凸设呈环形凸出的溢流挡缘,以便抑止盛装的汤液外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绝缘汤碗(锅);其特征在于,内碗体与外衬体端接结合处,是以环形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环密封结合,以便阻绝内碗体与外衬体之热传导,使用者端拿时不烫手。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汤液等液体食物、饮料盛装用途之热绝缘汤碗(锅),尤指一种由一内碗体与一外衬体呈内外套合,且中间具有适当真空间距,并于内碗体与外衬体之端接处间,以一绝缘环阻隔密封,再于内碗体内面设有一向内凸出溢流挡缘所构成的保温汤碗,以达到盛装汤液端拿不烫手、汤液不溢流外泄及搅汤刮除汤匙底面汤液不外溢等进步性效益。
文档编号A47G19/00GK2083001SQ9120286
公开日1991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19日
发明者杨朝钦 申请人:杨朝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