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卫生叉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532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便卫生叉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餐具。
筷子是人们用餐时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在餐馆、食堂、火车、轮船等地方随处可见的公用筷子,由于洗涤不净,消毒不严,往往成了疾病传染的媒介。而目前推行的一次性筷子需大量木材制作,用一次就扔又是一种浪费。筷子一般长20多厘米,外出的人员随身携带也不大方便。在中国专利中涉及一种“折叠式旅游餐筷”(申请号85204696),可以把筷子折叠起来,解决了携带不便的问题,不足之处是其连接处结构较复杂。另一种“笔式卫生筷”(申请号86201921),比较卫生,携带方便,但其制作仍嫌复杂,且筷体断面为半圆形,人们一般还不大习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携带方便的方便卫生叉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这种方便卫生叉筷由两根折叠筷、贮筷套和叉子头组成。两根筷子各从中间断开、折叠并排放于贮筷套中,贮筷套由盒体(1)和芯板(2)组成,叉子头(8)套在突出于贮筷套外芯板顶端的长方体上。折叠筷筷体为从中间断开的两节,分为上节(3)和下节(4)。上节(3)为长方体筷杆,下节(4)为园柱体筷杆,上、下节接头处的一端各是一小段较细的长方体筷杆,上节(3)细筷杆上套有一个可以滑动的方形金属套(5),下节(4)细筷杆与园柱体筷杆之间还有一段与上节(3)粗筷杆断面尺寸相同的长方体筷杆。上节(3)和下节(4)连接处细筷杆顶端的两个端面在互相对折并拢的地方为球面,端面的其余部分为平面。端头各开有一个小孔,金属丝(6)从两个小孔中穿过,将上、下节筷体连接起来。
芯板(2)为一块一端是长方体的长方形薄板,其薄板部分的长度和宽度与盒体(1)相配合,芯板(2)镶嵌于盒体(1)的底板上,在盒体(1)盖板盖上后,芯板(2)端头的长方体突出于贮筷套之外部。芯板(2)长方体的顶端稍有斜度,便于套装。盒体(1)的盖板和底板上分别装有尼龙搭扣(7),当折叠筷放入套子内,合上盖板,尼龙搭扣(7)就将盖板和底板固定连接好。叉子头(8)一端为叉齿,另一端为中空连接套子,当折叠筷置于贮筷套中后合上盖板,将叉子头(8)套在芯板(2)突出于贮筷套的长方体上,本实用新型就装配好了。就餐时只要把折叠筷的上节(3)和下节(4)拉开、伸直,就形成一只筷子。若就食西餐,只需将二只筷子折叠并拢,做为叉柄,再套上叉子头(8),就成为一把西餐叉具。同样原理,根据需要还可以配上一把西餐刀。
本实用新型中盒体(1)的制造材料可以是软塑料、人造革、皮革等。芯板(2)用硬塑料制作。折叠筷可以用硬塑料、有机玻璃、硬木、金属等制作,叉子头(8)则可以用硬塑料、金属制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小巧玲珑,平时可以象钢笔一样很方便地插在或装在衣袋里随身携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便卫生餐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贮筷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叉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筷拼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筷子折叠状态图。
实施例1
图1中硬质芯板(2)嵌在软质盒体(1)之中,在盒体(1)的盖板和底板上分别装有尼龙搭扣(7),当折叠筷放于盒体(1)中后,合上盖板,尼龙搭扣(7)就将盖板和底板固定好。硬质芯板(2)的长方体突出在贮筷套外。
图2为装配外观图。将叉子头(8)的连接套套在芯板(2)顶端长方体上,一个可以挂在或装入衣服口袋里的方便卫生叉筷就装好了。
图3为叉组合图。两根折叠筷的上节(3)和下节(4)折叠并排插入叉子连接套中,就成了一把方便实用的西餐叉。
图4为折叠筷的拼接图。将筷子上节(3)和下节(4)拉开,并将它们分别在同一平面上各向相反方向旋转90度,再把套在上节(3)的金属套(5)向连接处滑动,顶住下节(4)的方形筷体,对连接处进行固定,增加了筷体的刚度。这种筷子上方下圆,与传统的筷子外形极为相象,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若对金属套进行适当加工装饰,则筷子又可成为一双装饰美丽的工艺筷。
实施例2,如将图4中的折叠筷上、下节均制作成圆杆状,上、下节连接处的圆杆各有一段直径稍小于其它部分圆杆直径,上面相应安装有用以加强固定接头的圆形金属套。上、下节连接处结构与上方下圆筷子结构相同,打开了就是一只园柱形筷子。同时,对叉子头连接套形状也需做相应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方便卫生叉筷,由两根折叠筷、贮筷套和叉子头组成,其特征在于两根筷子各从中间折叠并排放于贮筷套中,贮筷套由盒体(1)与芯板(2)组成,叉子头(8)套在突出于贮筷套外的芯板顶端的长方体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卫生叉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筷筷体从中间断开,分为上节(3)和下节(4),上节(3)为长方体筷杆,下节(4)为园柱体筷杆,上、下节靠接头处的一端各是一小段较细的长方体筷杆,上节(3)细筷杆上套有一个可以滑动的方形金属套(5),下节(4)细筷杆和园柱形筷杆之间还有一段与上节(3)粗筷杆断面尺寸相同的长方体筷杆,上节(3)和下节(4)连接处细筷杆顶端的两个端面在互相对折并拢的地方为球面,端面的其余部分为平面,端头各开有一个小孔,金属丝(6)从两个小孔中穿过,将上、下节筷体连接起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卫生叉筷,其特征在于芯板(2)是一块其中一端为长方体的长方形薄板,薄板部分的长度和宽度与盒体(1)底板配合,嵌装于盒体(1)底板上,芯板长方体的顶端稍有斜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卫生叉筷,其特征在于盒体(1)的盖板和底板上装有尼龙搭扣(7)。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卫生叉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叉子头(8)一端为叉齿,另一端为空心连接套,空心连接套套在芯板(2)顶端的长方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而卫生的叉筷。由贮筷套、折叠筷、叉子头三部分组成。两只折叠筷分别打开就成了一双筷子,将折叠筷并拢可做为叉柄,套上叉子头成为一把西餐叉具。将折叠筷置于贮筷套中,再将叉子头套在突出于贮筷套外的芯板顶端立方体上,就可将此叉筷很方便地随身携带。是一种较为适用的餐具。
文档编号A47G21/02GK2089288SQ9120528
公开日1991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29日
发明者程鹏, 杨益言 申请人:程鹏, 杨益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