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振荡擦玻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779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振荡擦玻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擦玻璃的工具,更详细地说是对现有的擦玻璃器工具的改进。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清洁卫生,而擦玻璃又是清洁卫生中常做的事务之一。但目前擦玻璃的方式仍比较原始,大多数仍采用先用湿布擦后,然后再用干布或纸擦净,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还不易擦净,耽误了人们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目前,社会上有一种擦玻璃的工具,它是由擦头或滚动毛刷以及手柄所构成,虽然这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使擦玻璃容易、方便,但它仍是用人工的方式来擦玻璃,存在着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擦玻璃时间长,不易擦净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磁振荡擦玻璃器,它具有擦玻璃干净、时间短、劳动强度低等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擦头、连杆、手柄,其特征在于在连杆和手柄之间装有电磁振荡器,电磁振荡器的振荡输出端与连杆相连接,手柄连接在电磁振荡器的壳体上。
电磁振荡器的构成是壳体内装有左、右矽钢片组,左矽钢片组固定在壳体上,在其芯部装有线圈,右矽钢片组的尾轴固定在壳体上,在它的输出端与连杆连接,在尾轴两侧装有可调节振幅的调节螺丝和调节弹簧。
电磁振荡器的壳体下部有电源线导管,在壳体内侧壁上装有开关。
擦头采用橡胶或橡塑材料制成,其表面制成网格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1)擦头;(2)连杆;(3)电磁振荡器;(4)调节螺丝;(5)开关;(6)手柄;(7)电源线导管;(8)左矽钢片组;(9)线圈;(10)调节弹簧;(11)螺丝;(12)壳体;(13)尾轴。
参见
图1、图2、图3,擦头(1)是由橡胶或橡塑材料制成,它的表面制成网格状,这样有利于擦得干净。电磁振荡器(3)的壳体(12)内装有左、右矽钢片组(8)、(14),左矽钢片组(8)固定在壳体(12)上,在它的芯部装有线圈(9),右矽钢片组(14)的尾轴(13)被固定在壳体(12)并用螺丝(11)锁住,为了调节右矽钢片组(14)的振幅,在尾轴(13)左、右两侧装有调节螺丝(4)和调节弹簧(10),调节螺丝(4)和调节弹簧(10)还起到了支承和扶持右矽钢片组(14)的作用,连杆(2)与右矽钢片组(14)的输出端连接成一体。在壳体(12)下部有一个电源线导管(7),电源线可以从电源线导管(7)引入到壳体(12)内,开关(5)装在壳体(12)的内壁上。手柄(6)连接在壳体(12)的外壁上。
使用时,接通电源,打开开关(5),线圈(9)通电后,使右矽钢片组(14)产生一定的振幅,因而带动擦头(1)振动,这样擦头(1)可以自动将玻璃上的灰擦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电磁振荡器(3)的作用,使擦头(1)产生左右振动,因而可以自动将灰擦去,省时省力,劳动强度低,减少了人们清洁卫生的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振荡擦玻璃器,它包括擦头(1)、连杆(2)、手柄(6),其特征在于在连杆(2)和手柄(6)之间装有电磁振荡器(3),电磁振荡器(3)的振荡输出端与连杆(2)相连接,手柄(6)连接在电磁振荡器(3)的壳体(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振荡擦玻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振荡器(3)构成是壳体(12)内有左、右矽钢片组(8)、(14),左矽钢片组固定在壳体(12)上,在其芯部装有线圈(9),右矽钢片组(14)的尾轴(13)固定在壳体(12)上,在它的输出端与连杆(2)连接,在尾轴(13)两侧装有可调节振幅的调节螺丝(4)和调节弹簧(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振荡擦玻璃器,其特征在于在电磁振荡器(3)的壳体(12)下部有电源线导管(7),在壳体(12)内侧壁上装有开关(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振荡擦玻璃器,其特征在于擦头(1)采用橡胶或橡塑材料制成,其表面制成网格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振荡擦玻璃器,它包括擦头、连杆、手柄,其特征在于,在连杆和手柄之间装有一电磁振荡器,电磁振荡器的输出端与连杆相连接,手柄连接在电磁振荡器的壳体上。接通电源后,电磁振荡器产生左、右振动,因而带动擦头左右振动,因而达到了擦头自动擦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劳动强度低,减少了人们清洁卫生的时间。
文档编号A47L1/02GK2161246SQ93231019
公开日1994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1日
发明者孟宪和 申请人:孟宪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