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趋力电动滚轮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57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趋力电动滚轮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电动滚轮刷于的发明。
目前使用的电动刷子结构简单,通常是在小型手持式电机上按上一个刷轮。操作者手持电机手柄,接通电源使刷轮运转起来,然后让刷轮去接触物体表面进行工作。这种电动刷子存在着两大缺点其一,高速运转的刷轮由物体表面的反作用产生了很强的趋动力。为使刷轮留住不向前滚动,操作者必须付出很大体力去抵抗这种趋动力,劳动强度大,很容易疲劳;其二,由于电机是手持式的,这无疑又限制了电机的功率,使得工作效率提不上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刷子,它在工作时对操作者没有趋动作用,同时电机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不受小型化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利用圆锥齿轮式差速器的左、右半轴齿轮输出扭矩相等的原理,设置对称输出圆锥齿轮分别与该左、右半轴圆锥齿轮咬合,使用排列平行的两根输出轴对外输出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扭矩。再用两根对称软轴把两组轴向平行的刷轮或抛光轮与两根输出轴对应连接起来,这样两组刷轮或抛光轮上所获得的扭矩便始终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于是在物体表面上工作时两轮的扭矩就互相抵消,对外不产生趋动效应。
本实用新型因为着眼点在于消除刷轮或抛光轮的趋动力,同时采用软轴传动的方法,所以它不但使操作者感到省力轻便,而且工作电机大小不受限制,配以相应的刷轮或抛光轮,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场合和条件的工作需要。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的实施例及其
如下图1是木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皮带轮(1)传来的扭矩经十字轴(2)传给行星圆锥齿轮(3),再分传给两边的左半轴圆锥齿轮(4)和右半轴圆齿轮(5)。圆锥齿轮(4)和(5)是特制的对称双面齿圆锥齿轮。行星圆锥齿轮(3)的传力情况实际上等于一个等臂杠杆,无论行星圆锥齿轮(3)公转或自转,它总是将扭矩平均分配给左、右两半轴圆锥齿轮(4)和(5)(实际上零件之间的磨擦力矩以及两条软轴损耗力矩都很小,对扭矩分配影响很小。)左、右两半轴圆锥齿轮(4)和(5)又分别同对称的输出圆锥齿轮(6)和(7)咬合,并且使两输出轴(6′)和(7′)轴线平行转向相反。给这一传动系统按装在带有固定底脚的专用机壳(8)内。机壳(8)与电机(9)一起固定在三脚小轮平板车(10)上面并连接好。两组对称刷轮或抛光轮(11)和(12)平行地安装在支承架(13)内。操纵杆(14)可绕支承架(13)上的支承螺丝杆转动。用两根对称的功率型软轴(15)和(16)分别把输出轴(6′)和(7′)同刷轮或抛光轮(11)和(12)对应连接起来,这样整个装置便组成了。
权利要求1.一种无趋力电动滚轮刷子,由三脚小轮平板车(10)、电动机(9)、圆锥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对称软轴(15)和(16)、刷轮支架(13)之间衔接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动机(9)发出的动力传给圆锥齿轮式差速器,平行对称的输出轴(6′)和(7′)从该差速器左、右半轴圆锥齿轮(4)和(5)上获得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对偶扭矩,该对偶扭矩通过对称软轴(15)和(16)去趋动两组平行的刷轮,实现了消除趋动效应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齿轮式差速器传动装置,其特征是该差速器的轴(2)为正交十字结构,左、右半轴圆锥齿轮(4)和(5)是对称双面齿圆锥齿轮,左、右输出轴(6′)和(7′)对称且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趋力电动滚轮刷子。该刷轮采用对偶平行排列方式,通过对称软轴从传动装置圆锥齿轮式差速器上获得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对偶扭矩,实现了消除趋动效应的目的。使用该刷子,操作者不易疲劳,同时该装置的电机不受大小限制,可满足各种不同场合和条件下的工作需要。
文档编号A46B13/00GK2359947SQ99222469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8日
发明者盛德元 申请人:盛德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