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9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球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拍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已有技术中网球拍系主要由一概呈椭圆形的环状拍框1及一握柄2构成,其中,该拍框1与该握柄2间由二支杆302所构成的喉部3连接,且该拍框1分布贯穿复数个穿线孔102,使球拍线得以穿绕该穿线孔102于该拍框1内纵横交织形成网状的击球面。
当球拍击球时系挥动球拍利用击球面击飞球体,而球体与击球面在相对接触撞击的瞬间,球体对击球面所施予的相对作用力,使得击球面产生震动现象,如图2所示,此等震动循着球拍线4传递至该拍框1,再由该拍框1通过该支杆302传递至该握柄2后,作用于握持该握柄2的球员手部,故在击球的瞬间,球员手部往往需承受相当大的瞬间震动能量,一方面影响击球时手部握持于该握柄2的舒适感,另一方面亦容易影响球拍的握持稳定性,不利于击球精准度的控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球拍结构,使其构成喉部的二支杆之间设有架桥,并可穿绕拍框的球拍线,利用该架桥予以定位,以改变击球震动的传递路径,进而有效分散降低瞬间的震动能量,提高击球时的握持舒适感及击球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解决了其技术问题一种球拍结构,包含一环状拍框及一握柄,该拍框与该握柄间由二支杆所构成的喉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喉部设有一可使球拍线得以定位于其上以供分散瞬间震动能量,提高击球时的握持舒适感及击球精准度的架桥,该架桥两端分别与该各支杆相接。
该拍框分布贯穿复数个穿线孔,该架桥穿设复数个贯孔,且该贯孔数目系与该各支杆间的穿线孔配合。
该喉部设有一绕线部,该绕线部两端分别与该各支杆相接,且该架桥界于绕线部与拍框之间。
各支杆、架桥及握柄之间形成一塞孔,且该塞孔塞设一可供变化调配球拍重心所在位置的配重块。
该配重块系由可吸收击球震动以提高球拍握持的舒适性的吸震材料成型而得。
本实用新型使得球拍线通过拍框界于各支杆间的穿线孔并绕挂于架桥,故而在击球瞬间所产生的震动能量,除了一部份仍经由拍框、支杆传递至握柄外,另一部份将由球拍线为媒介经架桥传递至握柄,此两股震动能量由于传递路径的不同而产生时间差,据以分散地降低传递至握柄的瞬间震动能量,球员手部所需承受的瞬间震动能量即得以有效降低,而可更舒适地握持球拍,且易于掌握对球拍的控制,以提高击球的精准度。

图1系已有技术中球拍的立体图。
图2系已有技术中球拍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第一种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第二种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第三种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第一种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11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第二种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12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第三种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13系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表示为1……拍框 102……穿线孔 2……握柄3……喉部 302……支杆4……球拍线10……拍框 12……穿线孔 20……握柄30……喉部 32……支杆 34……架桥10’……拍框 12’……穿线孔 32’……支杆34’……架桥 342’……贯孔 40……拍框42……穿线孔 50……握柄 60……喉部62……支杆 64……架桥 642……贯孔66……绕线部 20″……握柄 32″……支杆34″……架桥 38″……塞孔 39″……配重块90……球拍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3,这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一环状拍框10及一握柄20,其中,该拍框10与该握柄20间由二支杆32所构成的喉部30连接,且该拍框10分布贯穿复数个穿线孔12,使球拍线得以穿绕该穿线孔12于该拍框10内纵横交织形成网状的击球面;前述构造系与已有技术中雷同。
该喉部30设有一架桥34,该架桥34两端分别与该各支杆32相接,据使球拍线穿织形成网面时,得以通过该拍框10定位于该架桥34,以供分散瞬间震动能量,以提高击球时的握持舒适感及击球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穿织球拍线构成网状击球面时,球拍线除可依据已有技术中的穿线法依序穿绕通过该拍框10的各穿线孔12外,更可进一步变化其穿线状态如图4所示,其中,球拍线90由该拍框10内缘穿过该拍框10界于该各支杆32之间的穿线孔12后,先行拉引绕挂于该架桥34,再经相邻的另一穿线孔12穿入该拍框10内,亦得以穿织完成网状击球面;由于球拍线90通过该拍框10界于该各支杆32间的穿线孔12并绕挂于该架桥34,故而在击球瞬间所产生的震动能量,除了一部份仍如已有技术中一般经由该拍框10、该支杆32传递至该握柄20外,另一部份将由球拍线90为媒介经该架桥34传递至该握柄20,此两股震动能量由于传递路径的不同而产生时间差,据以分散地降低传递至该握柄10的瞬间震动能量,球员手部所需承受的瞬间震动能量即得以有效降低,而可更舒适地握持球拍,且易于掌握对球拍的控制,以提高击球的精准度。
前述第一实施例可进一步变化为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5所示,第二实施例主要系于其架桥34’穿设复数个贯孔342’,且该贯孔342’数目系与拍框10’界于二支杆32’间的穿线孔12’数目配合。
第二实施例除可依据已有技术中球拍及第一实施例的穿线法穿绕构成击球面外,更可由该贯孔342’形成于该架桥34’之构成,在穿绕球拍线时,依据球员习惯及需求,选择采取如下所例示各种不同的穿线状态。
如图6所示,球拍线90可依序往复穿过该各贯孔342’,使得该球拍线90的一部份定位于该架桥34’;如图7、8,球拍线90有一部份穿过该贯孔342’定位于该架桥34’,并利用一部份位于该各支杆32’间的穿线孔12’穿绕定位球拍线90;据此,第二实施例可供球拍线90以多种不同状态穿绕(请参阅图7、8),击球的瞬间震动传递时,即可呈现多种不同的时间差,球员可依据个人喜好或不同的练习项目如底线抽球、网前截击,选择采用不同球拍线穿织状态的球拍,以供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再者,前述第一、二实施例可更进一步并合变化为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9,该实施例主要包含一拍框40及一握柄50,且该拍框40与该握柄50间由二支杆62所构成的喉部60连接,该拍框40并分布贯穿复数个穿线孔42;该喉部60设有一架桥64及一绕线部66,该架桥64及该绕线部66的两端分别与该各支杆62相接,且该架桥64界于该绕线部66与该拍框40之间,该架桥64穿设复数个贯孔642,且该贯孔642数目与该拍框40界于该各支杆62间的穿线孔42数目配合。请参阅图10至图12,其分别例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使用状态,据以变化击球瞬间震动传递至该握柄50的不同时间差,以供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另,请参阅图13所示系依据第一实施例变化而得的第四实施例,其中,二支杆32″、架桥34″及握柄20″间形成一塞孔38″,且该塞孔38″塞设一配重块39″,由该配重块39″的塞置,而得以变化调配球拍的重心所在位置,以供球拍配重。该配重块39″亦可利用吸震材料例如橡胶成型而得,以供吸收击球震动,提高球拍握持的舒适性。
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结构,包含一环状拍框及一握柄,该拍框与该握柄间由二支杆所构成的喉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喉部设有一可使球拍线得以定位于其上以供分散瞬间震动能量,提高击球时的握持舒适感及击球精准度的架桥,该架桥两端分别与该各支杆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拍框分布贯穿复数个穿线孔,该架桥穿设复数个贯孔,且该贯孔数目系与该各支杆间的穿线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喉部设有一绕线部,该绕线部两端分别与该各支杆相接,且该架桥界于绕线部与拍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支杆、架桥及握柄之间形成一塞孔,且该塞孔塞设一可供变化调配球拍重心所在位置的配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配重块系由可吸收击球震动以提高球拍握持的舒适性的吸震材料成型而得。
专利摘要一种球拍结构,包含一环状拍框及一握柄,该拍框与该握柄间由二支杆所构成的喉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喉部设有一可使球拍线得以定位于其上以供分散瞬间震动能量,提高击球时的握持舒适感及击球精准度的架桥,该架桥两端分别与该各支杆相接。本实用新型使得球拍线通过拍框界于各支杆间的穿线孔并绕挂于架桥,故而在击球瞬间所产生的震动能量,除了一部分仍经由拍框、支杆传递至握柄外,另一部分将由球拍线为媒介经架桥传递至握柄,此两股震动能量由于传递路径的不同而产生时间差,据以分散地降低传递至握柄的瞬间震动能量,球员手部所需承受的瞬间震动能量即得以有效降低,而可更舒适地握持球拍,且易于掌握对球拍的控制,以提高击球的精准度。
文档编号A63B51/00GK2676972SQ20042001983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29日
发明者陈正盛, 黄振智 申请人:陈正盛, 黄振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