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舞台烟雾机部件,具体来说是舞台烟雾机的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舞台烟雾机是各种演出舞台或舞厅用的产生烟雾的装置,包括加热系统,加热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加热铝型材1,在加热铝型材1内有一个孔11,孔11内装有一个外壁带螺旋状螺纹凹槽21的铝棒2,孔11的两端通过铜螺帽3、4分别形成烟油输入口及烟雾喷出口,铝型材1上还有两个通孔,一个U型的电热管5穿在两个通孔内,铝棒2上的螺旋状螺纹凹槽21作为烟油的加热通道。这种加热系统工作方式如下通过电热管5加热铝型材1,使铝型材1及铝棒2受热,当加热到适当温度后,打开外置的油泵将烟油(水和一种油质的混合物)通过铜螺帽3形成的烟油输入口泵入铝棒2的螺旋凹槽21形成的加热通道内,烟油迅速汽化并从另一端的铜螺帽4形成的烟雾喷出口喷出并在空气中形成烟雾。
这种舞台烟雾机用的加热系统由于以铝棒2上的螺旋状螺纹凹槽21作为加热通道,受结构及加工工艺的限制,铝棒2的直径较小,所以这种加热系统外型细长,且其烟雾喷出口只能位于铝棒2的轴向上,所以喷烟雾时只能水平喷出,因为竖立起来过高而不适合竖向向上使用,造成因为不能改变喷射方向而使其使用受到了限制。并且因为作为烟雾喷射口的铜螺帽4及作为烟油输入口的铜螺帽3也是通过螺纹与铝型材1进行连接,由于铜与铝均为热膨胀系数较大的材料,且两者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材质又较软,所以在高温环境中或由于安装不当,使其连接处易出现漏油或漏气,影响使用寿命。铝棒2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其加工难度大,所以生产效率低。在使用过程中,由螺纹凹槽21构成的加热通道表面易形成水垢,所以很容易阻塞通道,并且因为铝及铜均不耐酸、碱腐蚀,所以结垢后也不能用除垢剂进行除垢处理,使其使用寿命非常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改变烟雾喷射方向,使用方便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漏油或漏气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在加热通道内形成水垢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包括铝块,铝块内有加热通道以及加热元件,加热通道与铝块上的烟油输入口及烟雾喷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块内浇铸有一个绕成螺旋状的管材,管材的内通孔构成了所述的加热通道,所述的烟雾出口位于铝块的轴向或径向方向。
由于管材绕成螺旋状,所以结构比较紧凑,在同样加热面积条件下,使得整个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直径变大,长度变小,既能够水平使用,也可竖向或在其它方向上使用;并且,因为加热通道由管材的内通孔构成,管材的出口即可以为轴向也可以为径向,相应地舞台烟雾机的烟雾喷出口即可以在铝块轴向也可以在铝块径向方向上,使烟雾即可轴向水平喷出也可径向竖直喷出,使用非常方便。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所述的铝块内的管材的两端可以向外延伸出铝块之外,分别构成烟雾喷出口及烟油输入口。由于这种结构烟雾喷出口与烟油输入口与铝块以及加热通道之间为无接头式整体结构,所以不会出现漏油或漏气现象。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所述的管材内通孔内壁表面为抛光的光滑表面,以使其表面不易形成水垢的凝聚核心,使其内表面不易形成水垢。
所述的管材优选的是不锈钢管,因为不锈钢材质的特性,使其更加难以在其内表面形成水垢,所以几乎不会有水垢堵塞现象的发生。
所述的加热元件可以为电热管,电热管位于螺旋状管材的螺旋之内被螺旋状管材环绕,较佳的是位于螺旋的轴心处,使得电热管能够更加均匀的加热管材及铝块,使其升温比较迅速且均匀。当然,电加热元件也可为水加热管或蒸汽加热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同现有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将螺旋状管材浇铸在铝块内构成加热通道,具有结构紧凑、长度短的优点,且喷出口即可位于轴向又可为径向,所以可以方便地进行水平喷雾和竖向喷雾操作,使用方便不受限制。
(2)管材与铝块采用浇铸结合,不但连接牢固不会损坏,而且传热更加迅速,且由于烟油输入口和烟雾喷出口由管材延伸而成,与管材为一体结构,不会出现漏油及漏气现象,使用寿命长。
(3)加热通道内壁经过抛光处理,且采用不锈钢管,所以加热通道内壁不易形成水垢,可有效防止因结水垢而堵塞;并且,由于不锈钢相对于铝及铜来说,更加耐腐蚀,既使加热通道内有水垢也可用除垢剂进行除垢清洗。
(4)由于加工时只需要对管材进行螺旋环绕以及铝块浇铸,相对于现有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来说,加工更加方便,生产效率更高。
(5)电热管位于管材螺旋结构的轴心处,相对于现有的加热系统来说,因电热管与管材的径向距离基本一致,所以加热更迅速和均匀。
图1为公知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的另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施例1如图2所示,在铝块1内浇铸有一个绕成螺旋状的不锈钢管20,不锈钢管20的内通孔(图中未示出)形成了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的加热通道。在不锈钢管20绕成的螺旋结构的轴心位置有电热管5形成的加热元件,电热管5两端伸出铝块1之外,以便于与加热电源连接,电热管5前端形成“M”形的折弯51,其作用在于使其在不锈钢管20接近出口位置放出的热量更多,使出口处温度更高,保证油烟在达到烟雾喷出口40时完全汽化。螺旋状的不锈钢管20的一端延伸出铝块之外形成烟油输入口30,另一端自铝块轴向向外延伸出铝块1之外形成烟雾喷出口40,可轴向向前水平喷出烟雾。如果将加热系统竖向放置则可以向上喷出烟雾。不锈钢管20内壁表面经过抛光处理,使其内表面成为镜子一样光滑的表面,以防止在表面上形成水垢,达到了防结垢、堵塞的效果。不锈钢管20内壁表面的表面光洁度以5~7为佳,过高会增大抛光难度及成本,过低则难以达到较好的防垢效果。
对于不锈钢管20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
如果不考虑漏汽和漏油问题,对于烟雾喷出口40以及烟油输入口30,采用如图1所示的铜螺帽或其它接头结构也是可行的,但其加工难度及复杂性要比本实施例中由不锈钢管20向外延伸而成难度大和复杂的多。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不锈钢管20出口端部沿铝块1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径向出口的烟雾喷出口40,使其水平放置时可向上喷出烟雾。其它如电热管5、电热管的折弯51及电热管的安装位置,烟油输入口30与实施例1中相同,其由不锈钢管的内通孔构成的加热通道内壁表面同样为抛光的如镜子一样的光滑表面。
权利要求1.一种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包括铝块,铝块内有加热通道以及加热元件,加热通道与铝块上的烟油输入口及烟雾喷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块内浇铸有一个绕成螺旋状的管材,管材的内通孔构成了所述的加热通道,所述的烟雾出口位于铝块的轴向或径向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块内的管材的两端向外延伸出铝块之外,分别构成烟雾喷出口及烟油输入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材内通孔的内壁表面为抛光的光滑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为不锈钢管,所述的光滑表面的表面光洁度为5~7。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元件为电热管,电热管位于螺旋状管材的螺旋之内被螺旋状管材环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管位于所述螺旋状管材的螺旋轴心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包括铝块,铝块内有加热通道以及加热元件,加热通道与铝块上的烟油输入口及烟雾喷出口连通,所述的铝块内浇铸有一个绕成螺旋状的管材,管材的内通孔构成了所述的加热通道,所述的烟雾出口位于铝块的轴向或径向方向。这种舞台烟雾机加热系统使用方便,寿命长,且不易结垢。
文档编号A63J5/02GK2719373SQ20042007294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日
发明者徐辉 申请人: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