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28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动器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器材,特别是指一种可供使用者进行腿部运动的运动器材。
背景技术
椭圆运动机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运动健身器材, 一般泛指各种能导引左、右二 踏板沿着近似椭圆形的轨迹运动,供使用者进行模拟走路、跑步、登阶等腿部运 动的装置。一般椭圆运动机的踏板轨迹多半都是固定不变的,虽说使用者通常可通过调 整踏板的行进阻力(例如业界常用的磁阻系统)来改变运动负荷,然而,踏板轨迹固 定即意谓着使用者腿部的运动形态也是一成不变,如此不仅无法选择个人偏好的 运动形态或想要锻炼的肌肉部位,也使得运动过程缺乏变化而单调无趣。此外,当使用使在操作椭圆运动机时,双手也会分别握持于一握把,并随着 握把摆动,但习知椭圆运动机的握把都是额外组设在机体上,如想与踏板同步动 作,则必须再通过其它连杆的带动进行前后摆动,此做法不仅造成结构上设计较 为复杂,而且也会造成硬件设置成本的增加。再者,传统式椭圆运动机其踏板运动轨迹上下高度落差甚大,常常让使用者 在操作椭圆运动机期间感到足部关节不适,造成使用上的不舒适感,且不适当的 运动姿势更可能造成运动伤害的产生,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上述习知椭圆 运动机大多无法实现前述理想状况,人体工学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它能让使用者依 据个人需求设定踏板轨迹的斜度,由此选择诸如走路、跑步、登阶等不同型态或 不同负荷的腿部运动,增加运动的丰富性及变化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其可降低踏板移动的上下高度差 距,并拉长踏板前后移动的距离,由此提升运动的舒适性并降低运动伤害的可能。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其可让握把与踏板可由连动机构 直接带动,不需再经由其它机构带动,增加操作上的便利性及降低硬件设置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架体; 一导引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上; 一回绕机构,设于所述架体上,具有可在 一第一封闭轨迹上运动的相对二回绕接点;二连动机构,各包括一第一杆及一第 二杆,各所述第一杆及第二杆分别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其中,各所述第一 杆枢接于所述架体上,各所述第二杆以第一部及第二部间的一预定位置对应枢接 于所述二回绕接点,各所述第二杆的第一部在相对应第一杆的第二部进行往复位 移的动作,且各所述第二杆的第二部为在所述二回绕接点的带动下沿着一第二封 闭轨迹进行运动;二连杆,各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各所述连杆的第一部对 应枢接于各所述第二杆的第二部,且各所述连杆的第二部受所述导引装置的导引 而在一运动迹轨上进行动作;二踏板,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二连杆的第二部上, 并分别沿一第三封闭轨迹进行运动。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f述导引装置包括二摆臂,各具有一枢接于所述 架体的圆心端及一可前后摆荡的摆荡端,各所述摆荡端对应枢接于所述二连杆的第二部o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引装置为一导轨座,且各所述连杆的第二 部组设有一滚轮,并通过所述滚轮在所述导轨座上往复动作。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各所述第一杆的第二部设有导槽,且各所述第二 杆的第一部组设有滚轮,各所述第二杆第一部的滚轮在各所述第一杆第二部的导 槽进行往复位移的动作。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封闭轨迹及所述第二封闭轨迹分别具有 一第一折返点及一第二折返点,所述第二封闭轨迹的第一、第二折返点间的相对 直线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封闭轨迹的第一、第二折返点间的相对直线距离。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二连动机构第一杆的第一部分别设有一供使 用者捉握的握持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运动器材可将握把与踏板通过连动机构 直接带动,不需再经由其它机构来带动,增加了操作上的便利性而且降低了硬件 设置的成本。同时,本发明可让使用者简便地调整踏板活动轨迹的斜度,由此选 择不同型态或不同负荷的腿部运动,增加运动的丰富性、变化性及提升运动的舒 适性,并且踏板前、后二端的高度差距可随着轨迹斜度的增加而扩大,提供使用 者活动量更高的腿部运动。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踏板位移轨迹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能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下面将配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若干较佳实施例。 在各附图当中,对等或近似的部件t示示相同的编号。以下的详细说明是本发明目 前己知的较佳实施例,当然,对熟习此项技艺者而言,本发明还可采用其它多种 显而易知的等效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均应被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所涵盖。 首先需说明,为方便解释本发明的主要特征,以下实施例所提及的图示均以简图方式呈现,在简图上仅会显示达到本发明所需功能的构件,且图1及图2所 示的示意图皆以左侧视图的方式呈现,而左边方位的认定是以使用者使用机台时 的状态而判定方位。如图1所示,运动器材100包括一架体10, 一导引装置, 一回绕机构12, 二 连动机构13, 二连杆14及二踏板15。如图1所示,导引装置可设于架体10上,在本实施例中,导引装置为一滑轨 座11,滑轨座11具有一第一端111及一第二 112,滑轨座11可将第一端111枢设 于架体10上,使第二端112可相对于架体10产生偏转,而产生偏转的方式可通 过螺杆、气压棒等方式去控制,因滑轨座11可相对于架体10产生偏转,使得设 置于第一端111及第二端112间的滑轨也会随着改变与地面相对应的角度。回绕机构12设置于架体10上,回绕机构12包括一曲柄轴121、 二曲柄122、 以及一大皮带轮123,其中,曲柄轴121设于架体10上,且二曲柄122分别以相 互对称方式固接于曲柄轴111的两端,二曲柄122的外端分别形成一回绕接点124, 因此可提供两个可在一圆形轨迹R1上对应于中心点维持180度相对运动的回绕接 点124。在本实施例中,大皮带轮124同轴枢设于曲柄轴121上,并位于二曲柄 122之间,以提供回绕机构12运转时的阻力。如图1、图2所示,二连动机构13,各包括一第一杆131及一第二杆132,各 第一杆131及第二杆132分别包括一第一部133、 135及一第二部134、 136,其中, 各第一杆131枢接于架体10上,其枢接位置为第一部133与第二部134之间,且 较靠近第一部133处,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杆132以第一部135及第二部136 之间,靠近第一部135处分别对应枢接于二回绕接点124,再者,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杆131具有一内部容置空间137,内部容置空间137最好由第一杆的第二部 134向第一部133延伸,其内部容置空间137的大小至少须符合第二杆132的外观 大小,使得第二杆132可在第一杆131的内部容置空间137进行往复位移的动作,此夕卜,第一部131的内部容置空间137组设有导槽139,且各第二杆132的第一部 135也可对应设有一滚轮138,导槽139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滚轮138,使得第一杆 131与第二杆132可通过导槽139与滚轮138相抵接进行相对应的往复位移,由此, 第二杆132可通过滚轮138在第一杆131的内部容置空间137内进行往复位禾多的 动作,并且,各第二杆132的第二部136会受到二回绕接点124的带动而在一第 二封闭轨迹R2进行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圆形轨迹R1与第二封闭轨迹R2均具有一第一折返点R11、 R21及一第二折返点R12、 R22,通过回绕机构12与连动机构13的带动,由图2 可得知,第二封闭轨迹R2的第一、第二折返点R21、 R22间的相对直线距离会大 于圆形轨迹R1的第一、第二折返点Rll、 R12间的相对直线距离。上述第一杆131与第二杆132是采用第二杆132容设于第一杆132的实施方 式,除此方法外,也可采用第一杆131容设于第二杆132的内部以进行往复动作 的位移,再者,其导槽与滚轮的配置并不限于第一杆131—定要组设滚轮138,而 第二杆132须组设导槽139,只需第一杆131与第二杆132能产生相对往复动作即 可。二连杆14包括一第一部141及一第二部142,各连杆14的第一部141分别X寸 应枢接至各第二杆132的第二部136,使得各连杆14的第二部142也会受到回乡宪 机构12的导引而在一封闭运动轨迹R3上运动,而二踏板15则分别对应设置于二 连杆14的第二部142上,也一并被带动在封闭运动轨迹R3上进行动作。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各连杆14的第二部142组设有一滚轮143,各连杆14可通过滚轮 143在导轨座11的滑轨上进行往复相对位移,且由于导轨座11可相对于架体10 产生偏转,使得滑轨与地面的夹角也随之改变,由于滑轨角度的改变,踏板15所 运动的运动轨迹R3斜度也会随之改变,由此,使用者可自行调整运动轨迹R3的 斜度以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运动强度。第一杆131与第二杆132往复兼容动作的情形,通过比对图1及图2可得知, 当踏板15位于相对地面较高处的位置时,第二杆132会将大部份杆体容设于第一 杆131内,而当踏板15位于相对地面较低处的位置时,第二杆132则仅会将部份 杆体容设于第一杆131内。因此,通过回绕机构12与连动机构13的带动,可使得运动轨迹由原本类j以 圆形的轨迹转换成类似椭圆形的轨迹,椭圆形运动轨迹会使得踏板15移动时,高 低落差会比圆形轨迹来的小,使得腿部不会因踏板15上下变换过大而造成运动4穷 害。如图1所示,运动轨迹R3前后折返点的直线距离会大于圆形轨迹R1,使得使用者也可获得大于原始圆形轨迹Rl的运动效果。再者,在本实施例中,二连动机构13的第一杆131会分别设有一可供使用者 捉握的握持部139,握持部139由第一杆131向上延伸,因此,当回绕机构12与 连动机构13产生带动时,握持部139也会随着摆动,让使用者在操作运动器材时 双手仍可随着身体律动而摆动。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139与第一杆131是以一 体成形方式呈现,除整体外观较具一致性外,更可节省额外设置握把或手部连动 装置的花费,大幅降低运动器材开发的成本。由此,握持部139与踏板15可由连 动机构12直接带动,不需再经由其它机构来带动,滚轮138也可直接组设在连杆 14上,曲柄122及连杆14间不必再多组设一连杆来带动踏板,不仅可增加操作上 的便利性,更可降低硬设备花费的成本。再者,上述导引装置除了滑轨座ll夕卜,也可应用其它机构达到相同的目的, 以下描述以连杆悬吊方式代替滑轨座与滚轮的实施方式,且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 不同处的牛寺征,相同技术内容的部份则不再多加赘述。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如 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引装置为二摆臂21,分别具有一枢接于架体 22的圆心端及一可前后摆荡的摆荡端23,各摆荡端23可对应枢接于二连杆14的 第二部142。因此,二连杆14除可被连动机构13带动,也会因摆臂21摆动半径 的限制,使得踏板15可在一近似椭圆形的封闭运动轨迹R4中移动。此外,二摆 臂21圆心端相对于架体10的位置也可被调整,其调整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 滑槽25与滚轮相互抵接滑动的方式,或架体IO上穿设有多个贯孔,让圆心端可 通过类似插销的组件将其固定于架体10上。以上所述的方式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调 整圆心端相对于架体10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是采用滑槽方式去实现,但并不仅以 此为限。当使用者将圆心端往靠近架体10前端移动时,封闭运动轨迹R4的斜度则会 较大,较高的斜度会让踏板在封闭轨迹R4移动时产生较高的高低点相对距离Dl, 假如D1愈大的话则代表运动器材100的运动强度愈高,运动的效果较强,但须花 费较多的体力,反之,当D1愈小时,则代表运动器材100的运动强度愈低,使用 者可依据个人需求设定踏板15轨迹的斜度,由此选择诸如走路、跑步、登阶等不 同型态或不同负荷的腿部运动,增加运动的丰富性及变化性。综合以上各实施例的结构及功效说明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运动器材可将握 把与踏板通过连动机构直接带动,不需再经由其它机构来带动,增加了操作上的 便利性而且降低了硬件设置的成本。同时,本发明可让使用者简便地调整踏板活 动轨迹的斜度,由此选择不同型态或不同负荷的腿部运动,增加运动的丰富性、变化性及提升运动的舒适性,并且踏板前、后二端的高度差距可随着轨迹斜度的 增加而扩大,提供使用者活动量更高的腿部运动。虽然本发明已通过以上实施例进行详细揭示,但仍有其它实施例可被实施, 因此,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意涵与范围,并不受前述实施例的描述所局限。
权利要求
1. 一种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架体;一导引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上;一回绕机构,设于所述架体上,具有可在一第一封闭轨迹上运动的相对二回绕接点;二连动机构,各包括一第一杆及一第二杆,各所述第一杆及第二杆分别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其中,各所述第一杆枢接于所述架体上,各所述第二杆以第一部及第二部间的一预定位置对应枢接于所述二回绕接点,各所述第二杆的第一部在相对应第一杆的第二部进行往复位移的动作,且各所述第二杆的第二部为在所述二回绕接点的带动下沿着一第二封闭轨迹进行运动;二连杆,各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各所述连杆的第一部对应枢接于各所述第二杆的第二部,且各所述连杆的第二部受所述导引装置的导引而在一运动迹轨上进行动作;二踏板,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二连杆的第二部上,并分别沿一第三封闭轨迹进行运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装置包括二摆臂, 各具有一枢接于所述架体的圆心端及一可前后摆荡的摆荡端,各所述摆荡端对应 枢接于所述二连杆的第二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装置为一导轨座, 且各所述连杆的第二部组设有一滚轮,并通过所述滚轮在所述导轨座上往复动作。
4、 如禾又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t才,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杆的第二部设有 导槽,且各所述第二杆的第一部组设有滚轮,各所述第二杆第一部的滚轮在各所 述第一杆第二部的导槽进行往复位移的动作。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轨迹及所述第 二封闭轨迹分别具有一第一折返点及一第二折返点,所述第二封闭轨迹的第一、 第二折返点间的相对直线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封闭轨迹的第一、第二折返点间的相 对直线距离。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连动机构第一杆的第 一部分别设有一供使用者捉握的握持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器材,包括有一架体;一导引装置,设置于架体上;一回绕机构,设于架体上,具有可在一第一封闭轨迹上运动的相对二回绕接点;二连动机构,各包括一第一杆及一第二杆,且该二杆分别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各第一杆枢接于架体上,各第二杆以第一部及第二部间的一预定位置对应枢接于二回绕接点;二连杆,各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各连杆的第一部对应枢接于各第二杆的第二部;二踏板,分别对应设置于二连杆的第二部上,并分别沿一第三封闭轨迹进行运动。本发明可将握把与踏板通过连动机构直接带动,增加操作便利性及降低硬件成本,并可让使用者简便地调整踏板活动轨迹的斜度,选择不同型态或不同负荷的腿部运动,增加运动的丰富性,提升运动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A63B22/00GK101279130SQ20071009082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6日
发明者廖宏茂 申请人: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