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物手提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699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捆绑物手提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提起重物的捆绑物手提钩。在一些情况下,有些 重物如书本,在运走之前,需先行十字形捆绑,然后再运走。所述捆绑物手提 钩是专门用于重物被十字形捆绑后再将其运走的简单工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绳或其它柔性物将重物十字形捆绑,然后用手指 钩住重物将其提起并运走,在绳或其它柔性物的作用下,手指被勒的很疼甚至 磨破出血。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用轻便手推车来搬运重物。 在一时没带上或没找到或不便于使用轻便手推车的情况下,只能忍受皮肉之苦。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搬运重物时手指被绳或其它柔性物勒疼甚至磨破 出血的问题,发明一种带有提手的捆绑物手提钩。使用时,用手提钩钩住被十 字形捆绑的重物,然后通过提手提起重物,以减轻上述痛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所述捆绑物手提钩包括底托、提 手和提臂,提手设于底托的上表面,提臂设于底托的侧面,底托、提手和提臂 三者连接于一体即构成捆绑物手提钩。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使用时将提臂插入十字交叉的绳或其它柔性 物中,提起提手,物体就被轻松提起,由于不是人手直接与绳或其它柔性物相 接触,所以避免了手指被勒疼甚至磨破出血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既适合惯 用右手的人,也适合惯用左手的人使用;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仓储、物流、学 校、书店、超市、家庭及出行等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提钩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手提钩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图中,l底托 2提手 3提臂4重物 5绳或其它柔性物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捆绑物手提钩包括底托1、提手2和提臂3,提手2设于 底托1的上表面,提臂3设于底托1的侧面,底托1、提手2和提臂3三者连接 于一体即构成捆绑物手提钩。在第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底托1是一圆盘,所述提手2固接于 圆盘上表面,提臂3是固接于圆盘圆周边上的刚性棍,底托l、提手2和提臂3 三者固接于一体而构成捆绑物手提钩。本实施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优选的是,提手2铰接于圆盘上表面。这样可以使提手2比较灵活,提重 物时更加便捷。提臂3也可以铰接于圆盘圆周边上的挂钩,这样也增加了提手的灵活性。如果底托1、提手2和提臂3三者铰接于一体而构成捆绑物手提钩,则由于 提手2和提臂3可以折起来,所以具有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的优点。提臂3的数量至少是三个,其中的两个是设置在圆盘同一直径的两端,另 一个是设置在圆盘另一直径的一端,该两直径相垂直。本设计方案的优点是便 于快捷地将提臂3插入捆绑在重物上的十字交叉绳或其它柔性物中。提手2设置在圆盘的一直径上,该直径优选与提臂2所在直径呈45°角。本 实施方案的优点是当提起物体后,物体距离身体的距离最短,从而不会发生移 动物体时"别腿"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捆绑物手提钩可以采用任何适合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 塑料。也可以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例如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底托,而采用塑料 制成提手。
权利要求1. 一种捆绑物手提钩,包括提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托和提臂,提手设 于底托的上表面,提臂设于底托的侧面,底托、提手和提臂三者连接于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绑物手提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托是一圆盘,提手固接于圆盘的上表面,提臂是固接于圆盘的圆周边上的刚性棍,底托、提手 和提臂三者固接于一体而构成捆绑物手提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绑物手提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托是一圆盘, 提手铰接于圆盘的上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绑物手提钩,其特征在于提臂铰接于圆盘的圆 周边上的挂钩,底托、提手和提臂三者铰接于一体。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绑物手提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臂的数量是三个,其中的两个是设置在圆盘同一直径的两端,另一个是设置在圆盘另一直径的 一端,该两直径相垂直。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绑物手提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臂的数量是三 个,其中的两个是设置在圆盘同一直径的两端,另一个是设置在圆盘另一直径的 一端,该两直径相垂直。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捆绑物手提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臂的数量是三 个,其中的两个是设置在圆盘同一直径的两端,另一个是设置在圆盘另一直径的 一端,该两直径相垂直。
8. 根据权利要求5 — 7中任一项所述的捆绑物手提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2是设置在圆盘的一直径上,该直径与提臂所在直径成45。角。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捆绑物手提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由金属制成,所述提手由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一种用来提起重物的捆绑物手提钩。所述捆绑物手提钩包括底托、提手和提臂,提手设于底托的上表面,提臂设于底托的侧面,底托、提手和提臂三者连接于一体即构成捆绑物手提钩。由于提重物时是用手掌攥住提手,所以就避免了手指被勒疼甚至磨破出血的情况发生;由于提手与提臂成45°角,所以当提起物体后,物体距离身体的距离最短,从而不会发生移动物体时“别腿”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既适合惯用右手的人,也适合惯用左手的人使用;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仓储、物流、学校、书店、超市、家庭及出行等使用。
文档编号A45F5/10GK201019207SQ20072014092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0日
发明者超 王 申请人:北京联合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