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45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尤其是涉及一种集休息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 多功能婴儿床。
背景技术
婴儿床是医院和家庭日常用具之一,它是根据新生婴儿的特性,以方便婴 儿休息的重要设施。传统的婴儿床一般包括床架、床面以及床面外周围的护栏 等,床架底部还设有活动轮,以方便移动。但传统的大多数婴儿床存在着床面 层和床架固定在一起,不能调节床面前后端的斜度,无法根据婴儿的情况调节 体们;床面的高度无法调节,不利于护理人员对婴儿进行喂奶、交流等活动; 同时很多婴儿床还没有摇摆功能,不利于婴儿尽快进入睡眠。为解决以上缺陷, 很多人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如专利号为200420095536.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 种多功能新生婴儿床。它由床架、床面层以及床面层外周的护栏,在床架下面 装有车轮,以方便移动,床面层对应床尾的一端铰接在架体上,对应床头的另 一端设有斜度调节器,用于调节床面层斜度,方便操作。专利号为03222733.7 公开了一种婴儿床床架,在床体支架上方装有数条弓形支撑筋,弓形支撑筋两 端分别与安装在床体支架两端支撑杆上的铰链、绞链连接,支撑筋上装有蚊帐。 这种婴儿床架上安装蚊帐,并可随意撑开使用或折叠收拢,使用比较方便。专 利号为200420089909.0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床体上安装 升降机构,摇动自锁摇把可升起或降落升降网布,自锁摇把可停留在任意位置, 升降网布安装在网布框上,可拆卸,升降网布为半网半布形式,横梁两段加装 定滑轮,以使升降线平稳滑动。以上各种新型的婴儿床都对传统婴儿床都做了 一定的改进,但改进的程度小、功能单一,未能将各种有益的功能合为一体,
使得这些婴儿床还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上述提出的关于传统婴儿床的所有缺 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功能单一,或不能摇摆,或不能 升降,或没有趣味性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包括床 架和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为若干条刚性杆连接而成的立体框形结构,
其包括左右侧框和上下框;所述的床套由底面、左右面和前后面构成,前后面 和左右面分别有一边于底边相连,底面有一个矩形开口,开口的左、右边分别 与一个三角形网片的一边相连,两个三角形网片上,与连接边相对的顶角互相 连接,床套的前后左右面分别连接于床架上沿。床套是承重部分,所以,只要 调节床套的前后左右面与床架上沿的连接就可以调节婴儿离地面的高度,以及 婴儿睡觉的角度。床套的底面的矩形开口是供婴儿学步时,使用的,当婴儿从 两个三角形网片所形成的间隙穿过,并着地时,整个婴儿床就成了婴儿学步的 辅助工具,达到了一床多用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床架为立方体框形结构,立方体由若干结构杆构成,框 体的前后两侧的下部分别设有一等弧度、等长度的弧形杆,对称设置。采用结 构杆可以使得床架的结构简单,重量轻。下部的弧形杆是提床体的摇摆用的。
作为优选,所述床套的前后左右面都连接有一段固定片。有了固定片便于 床套与床架的连接,同时也可以在床套安装得与地面比较接近时起到床套侧面
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床套的前后左右面和对应固定片的后部设有对应的雌雄 扣。雌雄扣是分布在整个固定片和对应的床套侧面上的,可以使得床套与床架 的连接更加安全可靠,且自由灵活。方便了床套的高低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床套的右侧边缘设有一个宽度为7cm到15cm缺口。这个 缺口可以使得床架右侧的上沿在横向结构杆露出,便于大人手扶推该婴J L床。
作为优选,所述床套底面的前两侧分别对称的连接着两条秋千带,每侧两 条秋千带的上端连接在一起并分别与一个挂扣相连。当床套的其它部分不与床 架连接,秋千带的挂扣连接于床架的上沿,就成为一个秋千了。
作为优选,所述床架的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可上下伸縮的轮子,且上下伸 缩的范围在低于弧形杆最低点1-3cm到高于弧形杆最低点5-15cm。轮子的作 用是为是可以轻松推动婴儿床,同时在作为婴儿学步的辅助工具时,可以减小 阻力。但由于我们在该床上也设计了摆动的功能,而且是利用安装在床架下底 部的弧形架进行摆动的,所以,为了不影响这种功能,轮子需要可以伸縮。
作为优选,所述的床套的底面设有若干条加强条形加强板。由于婴儿的所 有体重都由床套来承受,所以底部的强度需要架强,以达到平整舒适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床架有一块宽度与床架的前后距离相适配,长度为床架 左右距离1.2-2.0倍的附属板。该附属板是起滑板作用的,使用时,将床架与 床套的一边的连拉松开(如左边),将滑板成一定角度放入,其中一边靠在床 套的右边,另一边穿过床架的左边与地面接触,使得婴儿可以从上往下滑,达 到了娱乐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不仅有利于婴儿休息, 而且也成为了婴儿学步、娱乐的工具等特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床的床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床的床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床的床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 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的床架1,它为木质杆11作为棱所构成的立方体框形结构, 床架底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条相互对称的弧形杆13。床架底部的四角设
有四个可升降的轮子12,轮子上下伸缩的范围在低于弧形杆最低点1-3cm到 高于弧形杆最低点5-15cm。如附图2,床套由一个矩形底面23、四个矩形侧 面21,和分别连接在侧面的上的固定片22,如附图3床套侧面和固定片的后 部设有对应的雌雄扣24,这种雌雄扣相互可以连接,它通过与床架上边沿的 连接,达到固定床套,承受婴儿的主要重力的作用。由于雌雄扣分部在整个固 定片的后部,以及对应的侧面上,这样可以使得底面在不同的高度和角度时都 能达到固定的作用,床套的底部设有一个矩形开口 25,开口的左、右边分别 与一个三角形网片26的一边相连,两个三角形网片上,与连接边相对的顶角 互相连接。床套底边的前后向设有若干条加强板27。在床套底部的两侧分别 设有两条(共四条)秋千带26,每侧的两条秋千带的上端都连在一个挂扣29 上,该挂扣可以安全的挂在床架的上沿。
如附图5,这种婴儿床推动时,应将轮子降到最低点,而要摇动婴儿床时, 可以将轮子升到最高点,使得弧形杆起到支撑的作用。在人力的轻轻晃动下, 床体就会摇摆,有利于婴儿的睡眠。调整床套底的高度,使得婴儿的双脚就以 穿过底边开口着地,将该婴儿床作为学步的辅助工具。当秋千挂扣与挂架的上 沿连接,而且床套的其它部位与床架不连接,此时就成为一个秋千。
实施例二
如附图6,实施例一所说的婴儿床,如将床套左侧与床架的连接松开,将
一个附属板3斜放入,其一边靠于床套的右侧,附属板3穿过立体框的左侧与
地面接触,形成一个滑梯。
这样,这种婴儿床就可以达到娱乐的作用。
权利要求1. 一种多功能婴儿床,包括床架和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1)为若干条刚性杆(11)连接而成的立体框形结构,其包括左右侧框和上下框;所述的床套由底面(23)、左右面和前后面(21)构成,前后面和左右面分别有一边于底边相连,底面有一个矩形开口(25),开口的左、右边分别与一个三角形网片(26)的一边相连,两个三角形网片上,与连接边相对的顶角互相连接,床套的前后左右面分别连接于床架上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为立方 体框形结构,立方体由若干结构杆构成,框体的前后两侧的下部分别 设有一条等弧度、等长度的弧形杆(13),对称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套的前后左 右面都连接有一段固定片(2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套的前后左 右面和对应固定片的后部设有对应的雌雄扣(24)。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套的右 侧边缘设有一个宽度为7cm到15cm缺口 (26)。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套底面的前 两侧分别对称的连接着两条秋千带(28),每侧两条秋千带的上端连接 在一起并分别与一个挂扣(29)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 的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可上下伸縮的轮子(12),且上下伸縮的范围在 低于弧形杆最低点l-3cm到高于弧形杆最低点5-15cm。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的底部四 角各设有一个可上下伸縮的轮子,且上下伸縮的范围在低于弧形杆最低点1-3cm到高于弧形杆最低点5-15cm。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套的底面 设有若干条加强条形加强板(27)。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有 一块宽度与床架的前后距离相适配,长度为床架左右距离1. 2-2. 0倍 的附属板(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床,尤其是涉及一种集休息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婴儿床。它包括床架和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为若干条刚性杆连接而成的立体框形结构,其包括左右侧框和上下框;所述的床套由底面、左右面和前后面构成,前后面和左右面分别有一边于底边相连,底面有一个矩形开口,开口的左、右边分别与一个三角形网片的一边相连,两个三角形网片上,与连接边相对的顶角互相连接,床套的前后左右面分别连接于床架上沿。所以该婴儿床高度和角度的调节方便、可靠,结构简单、实用。
文档编号A63G9/00GK201208099SQ20082008742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5日
发明者烽 王 申请人:烽 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