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浪模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26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浪模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冲浪模拟机。
背景技术
如图1、 2所示,现有一种冲浪机包含一个基座1、 一个驱动装置2 及一块踏板3。该基座1具有一个座体101、 一支枢设于该座体101的摆 杆102、及一个设置于该摆杆102的万向接头103,该驱动装置2具有一 个设置于该座体101的马达201、 一个被该马达201驱动的变速齿轮组 202、 一支从该变速齿轮组202延伸出的传动轴203、及一个固设于该传 动轴203的曲柄构件204,该曲柄构件204具有一个与该传动轴203偏心 设置的轴部205,该踏^反3具有一个与该轴部205套接的套管部301、及 一个与该万向接头103枢4妄的枢*接部302。如此,当该曲柄构件204 ;陂驱 使转动时,可带动该踏板3产生前后高低摆动与左右倾斜摆动,藉以模 拟出实际沖浪寿反的运动状态,然而,由于该曲柄构件204每转一圈均只 会带动该踏板3产生规律的运动状态变化,因此,使用者操作一段时间 后,即可预知该踏板3下一刻的运动状态,如此,不但易令使用者感觉 单调,也大大减低实际沖浪运动不可预知的刺激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模拟出无法预知的冲浪运动状态 的冲浪模拟机。
本实用新型冲浪模拟机,包含一个机体、 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 第二支撑单元。该机体具有一个第一端部、 一个沿一长方向相反于该第
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及一个从该第一端部朝该第二端部延伸的踏^反面。 该第一支撑单元具有一个偏心地枢设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一转轮、及一个偏心地枢设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转轮,该第一、二转轮各自独立转动,
该第一转轮的一直径大于该第二转轮的一直径。该第二支撑单元设置于 该第二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直径不等的该第一、二转轮的转 动,使该踏板产生使用者无法预期的左右倾斜晃动。


图1是现有一种冲浪机的运动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冲浪模拟机一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前视示意图; 图6是图3的右侧示意图7是该第 一优选实施例与 一跑步机搭配使用的俯视示意图8是一类似于图6的视图,说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块踏板呈
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态;
图9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第一、二转轮的半径变化轨迹与两者
半径差值变化轨迹的示意图IO是一类似于图5的视图,说明该踏板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 图ll是一类似于图9的^L图,说明该第一、二转轮的半径平均值变
化轨迹,及此平均值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第三转轮半径的差值变化
轨迹;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冲浪模拟机一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
图13是该第二优选实施例与该跑步机搭配使用的右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冲浪模拟机进行详细说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
在提出详细说明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 是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冲浪模拟机100的一第一优选实施例,如图 4、 5、 6所示,该冲浪模拟机100包含 一个机体10、 一个第一支撑单 元20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30。
该机体10具有一个机架11及一块固设于该机架11顶侧的踏板12。
该^/L架11具有一个第一端部111、 一个沿一长方向X相反于该第一 端部111的第二端部112、 一个设置于该第一端部111且垂直于该长方向 X的轴杆部113、及一个设置于该轴杆部113中央位置的扣环部114。
该踏板12是从该第一端部111朝该第二端部112延伸,并具有一可 供使用者站立的踏板面121。
该第一支撑单元20具有一个偏心地枢设于该轴杆部113其中一端的 第一转轮21、及一个偏心地枢设于该轴杆部113另一端的第二转轮22, 该第一、二转轮21、 22各自独立转动,且,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转轮 21的一直径Dl大于该第二转轮22的一直径D2,该第一转轮21的一半 径Rl最小值等于该第二转轮22的一半径R2最小值,该第一转轮21的 半径Rl最大值大于该第二转轮22的半径R2最大值。优选地,该直径Dl、 D2、半径Rl最小值/最大值与半径R2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155mm、150mm、 6 Omm/9 5mm与6 Omm/9 Omm。
该第二支撑单元30具有一个偏心地枢设于该第二端部12的第三转 轮3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转轮31的一直径D3等于该第二转轮22 的直径D2,该第三转轮31的一半径R3最小值等于该第二转轮22的半径 R2最小值,该第三转4仑31的半径R3最大值等于该第二转轮22的半径 R2最大值。优选地,该直径D3与半径R3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150mm 与60mm/90mm。
藉此,如图7所示,当使用者要利用该冲浪模拟机100模拟冲浪运 动时,可搭配一台跑步机200进行操作,该跑步机200具有一个机台210、 一条跑步带220及两支立杆230,使用者可将该冲浪模拟机100摆置于该跑步带220上,并将一条连接有一个扣钩310的拉绳300两端套设于该 跑步才几200的立杆230上,且^f吏该扣钩310扣卡于该才几架11的扣环部114。 参阅图8、 9,当该跑步带220驱使该第一、二转轮21、 22转动时,由于 该第一、二转轮21、 22的直径D1、 D2大小不同(即圓周长不同),因此, 在该跑步带220带动该第一、二转轮21、 22转动的过程中,该第一、二 转轮21、 22与该跑步带220接触的半径Rl、 R2会产生如图9所示的非 同步大小变化。在图9中,该第一转轮21的半径R1的大小变化是以一 轨迹400作表示,该第二转轮22的半径R2的大小变化是以一轨迹500 作表示,该第一、二转轮21、 22的半径R1、 R2的差值(Rl-R2)大小 变化是以一轨迹600作表示,由于所述轨迹400、 500大部分是互相偏位 并呈非同步的变化,因此,该轨迹600会呈现出忽正忽负、由大而小再 由小而大的快速振荡变化,如此,该踏板12即会产生使用者无法预期的 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的左右倾斜晃动。
同理,参阅图8、 10、 11,当该跑步带220驱使该第一、二转轮21、
22与该第三转轮31转动时,由于该第一、三转轮21、 31的直径D1、 D3
大小不同,因此,在该跑步带220带动该第一、二、三转專仑21、 22、 31
转动的过程中,该第一、二转轮21、 22的平均半径(2 )与该第三
转轮31的半径R3也会产生如图11所示的非同步大小变化。在图11中, 该第一、二转轮21、 22的半径R1、 R2的平均值大小变化是以一轨迹700 作表示,该第三转轮31的半径R3的大小变化是以一轨迹800作表示, 该第一、二转轮21、 22的半径R1、 R2平均值与该第三转轮23的半径R3
的差值(^^^ - R3 )大小变化是以一轨迹900作表示,由于所述轨迹
700、 800大部分也是互相偏位并呈非同步的变化,因此,该轨迹900也 会呈现出忽正忽负、由大而小再由小而大的快速振荡变化,如此,该踏板12即会产生使用者无法预期的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的前后高低晃动。
通过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当本实用新型沖浪模拟机100配合该跑步机200使用时,该踏板12 可同时产生使用者无法预期的左右倾斜晃动与前后高低晃动,因此,该 踏板12可模拟出实际冲浪板的不规律运动状态,大幅增加使用者的操作 拟真度与刺激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是以该冲浪模拟机100配合该跑 步机200来进行使说明,但是,使用者当然也可直接在一段长斜坡上使 用该冲浪^t拟机100,而产生同样的拟真效果。
参阅图12、 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二优选实施例,该第二优选实 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其差异之处在于
该第二支撑单元30具有一个固设于该机架11的第二端部112底侧 的球头32、及一个跨置于该跑步机200的机台210上的支撑件33,该支 撑件33具有一个承窝331,该球头32与该承窝331衔接。
如此,除了可降低该跑步才几200的跑步带220所受到的压力外,由 于该第一、二转轮21、 22与该跑步带220接触的半径Rl、 R2仍会产生 非同步的大小变化,且,该第一、二转轮21、 22的半径R1、 R2的平均 值相对于该球头32的所在高度也会产生忽高忽低的变化,因此,该第二 优选实施例也可达到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冲浪模拟机,可模拟出实际冲浪板无法预 知的不规律运动状态,让使用者感受到高度拟真的沖浪刺激感,所以确 实能达到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只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 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 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冲浪模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浪模拟机包含一个机体,具有一个第一端部、一个沿一长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及一个从所述第一端部朝所述第二端部延伸的踏板面;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具有一个偏心地枢设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转轮、及一个偏心地枢设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转轮,所述第一、二转轮各自独立转动,所述第一转轮的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转轮的一直径;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冲浪模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具有一个枢设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三转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浪模拟机,其特征在于 第三转轮偏心地枢i殳于所述第二端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浪模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转轮的 一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转轮的直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浪模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转轮的一半径最小值等于所述第二转轮的一半径最小值,所述第三转轮的半径最大值等于所述第二转轮的半径最大值。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浪模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轮的一半径最小值等于所述第二转轮的一半径最小值,所述第一转轮的半径最大值大于所述第二转轮的半径最大值。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冲浪模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具有一个固设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球头、及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一个承窝,所述球头与所述承窝衔接。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冲浪模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具有一个机架及一块固设于所述机架顶侧的踏板,所述机架具有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所述踏板是从所述第一端部朝所 述第二端部延伸,并具有所述踏板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浪模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还具有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且垂直于所述长方向的轴杆部,所述第一转^^偏心地枢设于所述轴杆部其中一端,所述第二转4仑 偏心地枢i殳于所述轴杆部另 一端。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浪模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L架还具有一个设置于所述轴杆部中央位置的扣环部。
专利摘要一种冲浪模拟机,包含一个机体、一个第一支撑单元及一个第二支撑单元,该机体具有一个第一端部、一个沿一长方向相反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及一个从该第一端部朝该第二端部延伸的踏板面,该第一支撑单元具有一个偏心地枢设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一转轮、及一个偏心地枢设于该第一端部的第二转轮,该第一、二转轮各自独立转动,该第一转轮的一直径大于该第二转轮的一直径,该第二支撑单元设置于该第二端部。
文档编号A63C17/04GK201394337SQ20082012892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9日
发明者徐文彬 申请人:徐文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