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护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25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部护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手部护具结构。
背景技术
参考图1,图中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具有手部保护结构的手套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 一般手套10具有一掌心部,于掌心部的一端缘形成有数个手指
部(即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而于掌心部的另一端缘则形成有 一开口部,此开口部供使用者插入手部以供穿戴该手套,再于该手套的正面
组设有一层防滑层(图中未示),而于手套10内则组设有一手部护具101,此
手部护具101具有适当弹性,且由掌心部延伸至各手指部;当使用者穿戴此
手套10后,可由组设于开口部外围的魔鬼毡102来调整该开口部的宽度, 以供配合使用者的手腕大小。
于进行工作或运动时,外界可能会对手部施压造成手部的伤害,尤其是 手部的手指逆折导致筋骨断裂或拉伤的现象,然而,经穿戴手套10后,可 由手部护具101来缓冲外界对手指的压力,即手部护具101可配合使用者的 手指曲线,稍作逆折至消散外界所施予的压力;现有技术中的手套10的手 部护具101通常以塑料、橡胶软质材料制成,经长期使用后会逐渐导致弹性 疲乏,以致于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受到外界压力的伤害,故现有技术中 的手套10的手部护具101的构造具有待在改良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手套的保护构造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 手部护具结构,其可组设于一手套内的手部护具结构改良,以供缓冲外界对 于手部的撞击或推压所造成的伤害。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部护具结构,包括
一固定单元;多个手指保护单元,手指保护单元的一端组设于该固定单元,且该手指 保护单元可形成第一弯折面和第二弯折面,其中第一弯折面形成有数个组设 槽;以及
多个脊椎块,脊椎块相邻组设于该组设槽内之部分空间,且脊椎块之间 相邻顶靠可限制该手指保护单元的第一弯折面的弯折度,而第二弯折面的弯 折度不受该等脊椎块的限制。
所述手指保护单元的另一端组设有一指尖块。
所述固定单元可呈平板状。
所述固定单元表面形成有多个组设孔。
由所述组设孔延伸有一滑道至该固定单元的边缘。
所述手指保护单元的该一端形成有一扣合件。
所述手指保护单元的组设槽内形成有一销去部。
每两个该脊椎块之间形成有一衔接点。
所述衔接点呈向外突出,而对应于该手指保护单元表面的固定槽。 所述衔接点中央形成有一切割,由该衔接点可由该切割作向中央开合的 动作。
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可组设于一手套内,而当使用者手部受到外界的撞 击或推压时,手指保护单元由销去部的弹性,延着手指的逆向弯折直到组设 槽两端完全填补其残留的空间并与脊椎块紧密靠合,此时,每两个脊椎块之 间也紧密靠合以便固定手指保护单元的型状,而同时由此手指保护单元的固 定型状可限制手指持续逆向弯折,即可达到缓冲外界压力并保护手指筋骨的 功效。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具有手部保护结构的手套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手指保护单元的构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逆向弯折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正向弯折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部护具的逆向弯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的立体外观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20由一固定单元201、数个手指保护单元202、数个指 尖块203及数个脊椎块204所组成。其中,固定单元201呈平板状,于表面 形成有数个组设孔2011,各组设孔2011形成有一滑道2012,各滑道2012 由组设孔20i 1延伸至该固定单元201的环缘边,而该手指保护单元202呈 平板长条状且供有一第一弯折面2021及一第二弯折面2022,于其一端组设 有一个指尖块203,而其另一端于第二弯折面2022则形成有一扣合件2023, 该手指保护单元202由此扣合件2023延着固定单元201的滑道2012至组设 于组设孔2011中;同时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的手指保护单元的 构件分解图,如图所示,该手指保护单元202于其第一弯折面2021形成有 数个并行排列的组设槽2024,各组设槽2024与其下一个组设槽2024之间呈 相通状,而各组设槽2024供组设一个脊椎块204并残留有一定的空间,此 种脊椎块204与手指保护单元202之间的组合模式如同动物体的脊椎骨,又, 该组设槽2024内形成有一销去部2025,此销去部2025的厚度较为手指保护 单元202的其余表面积小,故该销去部2025相对于手指保护单元202的其 余表面积具有适当弹性。
参考图4,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的一实施例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20可组设于一手套30内,其中,手部护具20的固定 单元201组设于该手套30的一掌心部301内,而此掌心部301的一端所延 伸的数条手指部302(即食指、中指、无名指等),手指部302内则各组设有 该手指保护单元202,又,掌心部301的另一端形成有一开口部303,此开 口部303周围可以形成魔鬼毡或弹性扣合结构来控制该开口部303的宽度以 供配合使用者的手腕大小;经使用者穿戴该手套30后,当手部受到外界撞 击或推压时,使用者的手指同时受到该手指保护单元202的弹性支撑力,使 外界所施予的压力透过手指传至该手指保护单元202并消散于其中;另,组设于手指保护单元202 —端的指尖块203组设于该手套30的手指部302末 端内,该指尖块203厚度较为该手指保护单元202的其余表面积厚度大,因 此,可对手套30的手指部302末端内侧作稍微的空间填补,以供维持使用 者手指末端的触感灵敏度。
参考图5,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的逆向弯折示意图。如图所 示,同时参考图3,当使用者受到外界的撞击或推压时,该手部护具20的手 指保护单元202的第一弯折面2021便可延着使用者手指的逆向弯折而改变 形状,且于改变形状的同时,部份外界压力便可传至该手指保护单元202并 消散于其中,此基于手指保护单元202的数个销去部2025之间的弹性作用 力,使得各销去部2025可作逆向弯折的动作,而此逆向弯折的动作便同步 带动组设槽2022的两相对端相逼进,直到该两相对端同时顶靠于脊椎块204, 此时,各脊椎块204在受到该组设槽2022的挤压可与其下一个脊椎块204 紧密靠合,即如同动物体脊椎向后弯折的动作,以固定该手指保护单元202 的形状,且由此手指保护单元202的固定形状可限制第一弯折面2021及手 指持续逆向弯折,并达到缓冲外界压力并保护手指筋骨的功效。
参考图6,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的正向弯折示意图。如图所 示,同时参考图3,于一般状况下,使用者的手部通常作正向弯折(即手握的 动作),此时,该手指保护单元202的第二弯折面2022便延着手指的正向弯 折而改变形状,使得该销去部2025顺着手指也作正向弯折,而组设槽2024 的两相对端之间的距离拉长,并同时增加其组设脊椎块204的残留空间;此 手指保护单元202可顺着手指做自由正向弯折,而此弯折的弧度可大于该手 指保护单元202的逆向弯折,此因为于逆向弯折该组设槽2024的两端顶靠 于该脊椎块204上,即受到该脊椎块204的限制无法持续弯折,然而,当该 手指保护单元202作正向弯折时,该组设槽2024两端可作无限制的距离拉 长,以配合使用者的手握动作。
参考图7,图中所式为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图,于 制造过程中,每两个脊椎块204之间可形成有一衔接点2041,该衔接点2041 中央表面形成有一切沟以供进行向中央开合的动作,该衔接点2041相对于 脊椎块204的其余表面高,因此,呈向外突出状,此突出状对应于手指保护 单元202的每两个销去部2025之间表面上所形成的固定槽2026,而当脊椎
6块204组设于手指保护单元202上时,该衔接点2041组设于该固定槽2026 中,以提升组设该脊椎块204于手指保护单元202的稳固性,即由该衔接点 2041及固定槽2026之间的关系,可降低该脊椎块204单体脱落的现象产生。
参考图8,图中所式为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逆向弯折 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使用者受到外界撞击或推压时,该手部护具20的第 一弯折面2021及第二弯折面2022便会配合手指的逆向弯折产生弯折,而手 指保护单元202表面的销去部2025也可随着产生相对弯折,此时,每两个 脊椎块204便可相互紧密靠合,以维持手指弯折于一适当程度,而形成于每 两个脊椎块204之间的衔接点2041,除了可供提升脊椎块204的组合稳固性 之外,尚可于手指保护单元202的固定槽2026中作向中央开合的动作,此 向中央开合的动作可配合该手指逆向弯折的动作,以提升维持手指弯折于一 适当程度的稳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可组设于一个手套内,而经使用者穿戴 该手套后,当其手部受到外界的撞击或挤压时,该手部护具的手指保护单元 便可缓冲及降低该手指的逆向弯折所造成的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并非局限本实用新型于实行其 它较佳实施例,即所叙述的较佳实施例以及任何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技术能 轻易完成者,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手部护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单元;多个手指保护单元,手指保护单元的一端组设于该固定单元,且该手指保护单元可形成第一弯折面和第二弯折面,其中第一弯折面形成有数个组设槽;以及多个脊椎块,脊椎块相邻组设于该组设槽内之部分空间,且脊椎块之间相邻顶靠可限制该手指保护单元的第一弯折面的弯折度,而第二弯折面的弯折度不受该等脊椎块的限制。
2. 如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护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 保护单元的另一端组设有一指尖块。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护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可呈 平板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护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表面 形成有多个组设孔。
5. 如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手部护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组设孔延 伸有一滑道至该固定单元的边缘。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部护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保护单元 的该一端形成有一扣合件。
7.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手部护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保护单 元的组设槽内形成有一销去部。
8. 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手部护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该脊椎块 之间形成有一衔接点。
9. 如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手部护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点呈向 外突出,而对应于该手指保护单元表面的固定槽。
10. 如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手部护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点中央 形成有一切割,由该衔接点可由该切割作向中央开合的动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部护具结构,该手部护具由一固定单元、多个手指保护单元、多个脊椎块及数个指尖块所组成,各该手指保护单元呈平面长条状,而其中一端组设于该固定单元表面,于另一端则组设有一个指尖块,该手指保护单元的表面组设有多个该脊椎块;本实用新型手部护具可组设于一手套内,当使用者手部受到外界撞击或推压时,手指的逆向弯折可由手指保护单元的弹性逐渐缓冲,以便降低手指筋骨所受的伤害。
文档编号A63B71/14GK201243643SQ20082012798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
发明者张哲维 申请人:钜锦兴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