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哑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27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哑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观铃,尤其是指一种作为重量训练及上半身伸 展如手部/肩部关节等用途,且兼具提供振动效果的振动桠铃设计。
背景技术
哑铃是用以提供人们进行重量训练的器具, 一般而言,哑铃运动主要 是用来训练人体的上肢肌群,特别是轻量型桠铃,更可作为人们家用的健 身器具。
前述哑铃是一种具有一定重量的器具,提供使用者握持,以及通过手 臂的运动,以促进人体的肌肉群活动,强化肌耐力,而达到运动强身的目 的。
前述哑铃虽可提供人们作为运动强身的器具,然而,人们使用哑铃时, 是通过握持哑铃的手臂运动,来促进肌肉群活动,因手臂运动促进肌肉活 动的效果有限,因而,人们有时尚须由其它振动式器具来辅助肌肉的活动, 来强化肌耐力。
为此,有人进一步设计出兼具振动效果的哑铃,如中国台湾公告第
398287号「内藏摆动片的哑铃结构j及中国台湾公告第524120号「具震 动按摩的观铃结构」等新型专利案所公开的内容,其中-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98287号「内藏摆动片的哑铃结构」设计,是 由桠铃内部藏设摆动片的设计,提供使用者握持桠铃运动的同时,由其手 臂摆动动作,而使桠铃内部的摆动片因惯性力而产生旋转,进而对使用者 操作哑铃的手臂产生振动效果。惟使用者使用前述内藏摆动片的桠铃时, 因其摆动片完全借助使用者手臂摆动力量,且依其说明书记载,是对使用 者产生微旋晃的感觉,故其可产生的振动效果微少而不佳。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24120号「具震动按摩的哑铃结构」设计,其 主要是于该哑铃内部装设一马达驱动的偏心轮,并于哑铃握把表面设置突粒,由此,于使用者握持哑铃进行手臂运动的同时,启动马达驱动偏心轮
旋转,进而对使用者操作观铃的手臂提供优于前述中国台湾公告398287
号专利更佳的振动效果。
惟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实测了解,在使用者对桠铃施以较大的握紧 力量时,哑铃提供的振动力,方能有效地自手掌传导至手臂远程或肩部关
节等部位,然而,前述中国台湾专利公告524120号震动哑铃设计,是在 使用前即需启动其振动机构,且无论使用者是否紧握该哑铃运动,均对使 用者手部提供震动作用,无法在重点时机对其手部提供适当且有效的振动 效果,且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再者,前述的震动哑铃是由马达驱动偏 心轮旋转而产生震动,因该马达的转速偏高,造成震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哑铃,以期由此设计,让使用者 在紧握哑铃操作的当下,启动振动机构,以对使用者给予振动刺激,而诱 发人体的反射机制以产生较多的运动单位征召,促进肌肉活化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振动哑铃包含
一外壳,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
一电动式振动产生器,设于该外壳的容置空间中,用以通过该外壳对 外传递振动作用力;以及
一控制装置,包括一握压式控制开关以及一触控式频率调整器,该握 压式控制开关及触控式频率调整器设于该外壳上,并电性连接该电动式振 动产生器,用以控制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的启动以及改变振动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哑铃设计,除可提供使用者应用于重量训练时,手 握持该振动哑铃进行手臂运动的同时,也能启动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产生 振动,并通过其外壳传导至人体手臂及上肢肌群等,由此振动哑铃发出振 动力的辅助作用下,得以有效地促进人体的肌肉群活动,强化肌耐力,达 到较佳的运动强身效果。更重要的是,该振动哑铃利用该握压式控制开关 以及触控式频率调整器的设计,在使用者握持该舰铃并提供预定的紧握力 时,才令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产生振动作用,以及振动频率可以依使用者 的需要而调整,如此,该振动力可通过紧绷的肌肉有效地自手掌传导至手臂远程或肩部关节等部位,发挥其最佳的振动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尚可令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为一减速马达以及一连 接于该减速马达心轴上的偏心振动块的组合,以利用低转速的减速马达驱 动该偏心振动块慢速旋转而能产生较大强度的振动力,且可利用该减速马 达的转速变更控制,而调整其输出的振动频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尚可令其外壳设计成包括有上壳体、下壳体以
及电池盖的多件式组合设计,使其每一部件的形状较为简单,而具有便于 成形制造的功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哑铃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振动哑铃较佳实施例于电动式振动产生器装入下壳 体内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振动哑铃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振动哑铃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0外壳
1 l上壳体
1 3电池盖
1 5装配部 16容置空间
2 0电动式振动产生器 21减速马达
2 3轴承盖组
3 0握压式控制开关 3 2握压控制键 3 2 2限位钩
3 4触控式频率调整器
4 0电池
1 2下壳体
1 4电池座
1 5 1穿槽
17发光二极管
2 2偏心振动块
3 1开关键
3 2 1枢接卡榫
3 3开关组件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是描述本实用新型振动哑铃的一较佳实施例,由 图中可以见及振动哑铃系包含 一外壳l 0、 一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0以 及一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外壳l 0中具有一容置空间1 6,或进一步具有一可启闭的电池
座l 4,用以提供电池4 0装设其中。
所述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0是一种可受控通电后产生振动作用的组 件,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0装设于该外壳1 0内部的容置空间1 6中, 并可通过该外壳l O对外传递振动作用力,如图l、图2所示,该电动式 振动产生器2 0具有一减速马达2 1以及一连接于该减速马达2 1心轴 上的偏心振动块2 2,以利用减速马达2 l驱动该偏心振动块2 2旋转而 产生振动力,且利用低转速的减速马达2 l驱动该偏心振动块2 2慢速旋 转而能产生较大强度的振动力,另可通过该减速马达2l的转速变更控 制,而调整其输出的振动频率。
如图1所示,所述的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0尚可令该减速马达2 1组 接偏心振动块2 2的心轴末端由一轴承盖组2 3定位于该外壳1 0中。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握压式控制开关3 0以及一触控式频率调整器 3 4 ,该握压式控制开关3 0及触控式频率调整器3 4分别设置于该外壳 1 0上,并电性连接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0,另通过导线延伸至该电池 座l 4内部接设一组导电片组,用以电性连接该电池座l 4内的电池4 0,提供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0作动所需的电能,所述握压式控制开关3 0为外部施以一握压力时,方启动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0产生振动作 用,所述触控式频率调整器3 4则可通过简易的触控操控方式来改变该电 动式振动产生器2 0的振动频率。
如图l、图2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该外壳l 0包括一上壳体1 1、 一 下壳体l 2以及一电池盖1 3,其中该上壳体l l装设于该下壳体l 2 上,两者间可由螺丝锁固或卡接组合或其它固结方式组接一起,并于其内 部形成该容置空间l 6,提供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0装设其中,另于该 上壳体l l侧面形成一内凹的装配部l 5,用以提供该控制装置的握压式 控制开关3 0组设其中;该电池座l 4成形于该下壳体1 2底部且形成一开口;该电池盖l 3可拆组地盖合于下壳体1 2底部,用以关闭该电池座
1 4的开口,该电池盖l 3与下壳体1 2间可由螺丝锁固或卡接组合或其 它可拆组的结合方式组接一起,所述电池盖l 3上尚可进一步形成握持凹 部,以利手部稳固握持。
如图1至图3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该握压式控制开关3 0包括一开关 组件3 3以及一握压控制键3 2,其中
所述开关组件3 3设于该外壳1 0的装配部1 5内,并电性连接该电 动式振动产生器2 0,另外接具有导电片组的导线延伸至该电池座l 4内 部,用以电性连接该电池座l 4内的电池4 0。
所述的握压控制键3 2是活动装设于该外壳1 0的装配部1 5中,且 位于该开关组件3 3外侧,其中,该握压控制键3 2—端可形成一枢接卡 榫3 2 l用以枢设于该外壳l 0的装配部1 5中,另一端用以触接于该开 关组件3 3,其中可于该端两侧进一步形成限位钩3 2 2,由该限位钩3
2 2可活动地插入该外壳1 0装配部1 5内预设的穿槽1 5 1内,限制该 握压控制键3 2的活动范围,及避免该握压控制键3 2自该装配部l 5脱 离,以此在使用者手握该哑铃时,并以其手掌对该握压控制键3 2施以预 定的紧握压力时,方能经由该握压控制键3 2触动该开关组件3 3对该电 动式振动产生器2 0输入电压,而使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O产生振动作 用。
所述握压式控制开关3 0尚可进一步包括一幵关键3 l可移动地设 置于该外壳l 0的装配部1 5中,且位于该握压控制键3 2侧边,用以选 择性控制该握压控制键3 2是否触压该开关组件3 3,达到开关的目的。
如图1所示,前述的外壳l 0上尚可进一步增设一发光二极管1 7, 该发光二极管1 7并电性连接该握压式控制开关3 0的开关组件3 3 ,用 以在该开关组件3 3受压启动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O作动时,点亮该发 光二极管l 7,以光来显示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O处于启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由上述振动哑铃设计,于使用者用于重量训练时,以手握 持该振动桠铃,并以手臂运动,以促进人体的肌肉群活动,强化肌耐力。 使用者于手臂运动过程中,尚可由其手部握持该哑铃时,并施以预定的握 紧力,使该握压式控制开关3 0的握压控制键3 2触动该开关组件3 3令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0启动而振动作用,另以触控式频率调整器3 4调
整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2 0的振动频率大小,如此,因使用者紧握该振动
哑铃,而使其肌肉呈紧绷状态,故该振动哑铃所发出的振动力即能通过紧 绷的肌肉给予震动刺激,以期令此肌肉产生不自主性收縮即所谓的张力性 震动反射)作用,进而促进肌肉活化程度,如此,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振动力 即可通过握紧哑铃的紧绷肌肉有效地自手掌传导至手臂远程或肩部关节 等部位,发挥其最佳的振动训练效果。
权利要求1. 一种振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外壳,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一用以通过该外壳对外传递振动作用力的电动式振动产生器,设于该外壳的容置空间中;以及一用以控制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的启动以及改变振动频率的控制装置,包括一握压式控制开关以及一触控式频率调整器,该握压式控制开关及触控式频率调整器设于该外壳上,并电性连接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握压式控制开关包括一开关组件以及一握压控制键,该开关组件埋设于该外壳中,并电性连接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该握压控制键装设于该外壳上,相对于该开关组件外侧,其一端枢设于外壳体中,另一端触接该开关组件而控制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的动作。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握压式控制幵关包括一开关键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外壳上,且位于该握压控制键侧边,以选择性控制该握压控制键是否触压该开关组件。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振动观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壳包括一上壳体、 一下壳体以及一电池盖,该上壳体装设于该下壳体上,并于两者间形成该容置空间,该上壳体侧面形成一内凹的装配部,提供该握压式控制开关组设其中;该下壳体中形成一开口朝下的电池座;该电池盖可拆组地盖合于下壳体底部,以关闭该电池座的开口。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池盖上进一步形成握持凹部。
6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具有一减速马达以及一连接于该减速马达心轴上的偏心振动块。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ft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具有一减速马达以及一连接于该减速马达心轴上的偏心振动块。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哑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具有一减速马达以及一连接于该减速马达心轴上的偏心振动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振动哑铃,其主要是于一中空的外壳中装设一电动式振动产生器,以及于该外壳上装设一组包含有握压式控制开关及触控式频率调整器的控制装置,并电性连接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由此,于使用者握持该哑铃,并对该握压式控制开关施以预定的紧握力时,方启动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产生振动作用,以及利用触控式频率调整器调整振动频率,如此,该振动力可通过握紧哑铃的紧绷肌肉有效地自手掌传导至手臂远程或肩部关节等部位,发挥其最佳的振动效果。
文档编号A63B21/06GK201279368SQ20082013008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3日
发明者吴木全 申请人:期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