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36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蹼具,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
背景技术
一蹼具包含一足套部及一扁蹼部,其主要功能是供游泳者或潜水者穿套于 足部以增进游动时的拨水推进功能,而一般璞具可分成单璞(mono-fin)及双 蹼(bio-fin)型态,单蹊者是指双脚共用一蹼具,即蹼具的足套部可供双脚并 拢穿套使用,而双蹼者可供脚分开穿套使用,即双脚各用一蹼具,即蹼具的足 套部只供单脚穿套使用;而针对蹼具的设计,本案创作人已有多件国内外专利, 如中国台湾省申请案号78205825 '可单边调整紧度的鲸蹼构造,及申请案号 78205825 A01 '可单边调整紧度的鯨蹼构造追加( 一 ),;又就一蹼具的4吏用 而论,通常区分适用于成人与儿童, 一般蹼具因使用塑胶或浮水橡胶材质制作 致使蹼具的重量偏轻,受水浮力因素影响使用者在踢水下压时摆动腿部的施力 相对增大,又蹼具的扁蹼部长度较长(或宽度较大),使用者摆动腿部的施力 相对增大,其摆动频率相对较少(慢),而扁蹼部长度较短(或宽度较小), 使用者摆动腿部的施力相对减小,摆动频率较快,因此,使用者随个人腿部踢 动的力量大小而选用不同重量或宽/长度的扁蹼部;然而, 一般蹼具的重量与蹼 面长度是固定的,无法随使用者个人需要而调整或修改,造成使用者选用蹼具 的困扰,此乃现有璞具设计上美中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整下压力 量的蹼具,其是供穿套于足部以增进游泳时的踢水推进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包含 一足套部及一扁蹊部,其中,所述足套部可为双脚单足套以形成单蹼(mono-fin) 型态,或双脚各一足套以形成双蹊(bio-fin)型态;而所述扁蹼部是由足套部
4向前延伸形成,包含上、下二跌面,在至少一蹼面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二蹼肋,
且所述蹼肋内通过埋设重物以增加蹼具的重量;由此,使蹼具增加踢水的力量 并有利于踢水时的下压动作,以增进踢水的推进力,使蹼具的使用达成最佳推 进状态。
所述扁蹼部的蹼面上设有对应所述蹼面的尾线的复数条切割线,使扁蹼部 的蹼面长度可随个人脚力体力需要可沿切割线予以剪断,以符合个人踢动的频 率做最佳选择。
其中,所述蹼具的足套部可为双脚单足套而形成的单蹼(mono-fin)型态, 或双脚各一足套而形成的双碟(bio-fin)型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埋设重物以增加蹼具 的重量,使蹼具增加踢水的力量并有利于踢水时的下压动作,.以增进踢水的推 进力,使蹼具的使用达成最佳推进状态,再者,扁蹼部的蹼面长度可随个人脚 力体力需要可沿切割线予以剪断,以符合个人踢动的频率做最佳选择。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单蹼实施例的立体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单蹼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3是图1的仰视图4是图3的扁蹼部长度剪短后的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双蹼实施例的立体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双蹼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7是图5的仰视图8是图7的扁蹼部长度剪短后的示意图9A是蹼面的阶梯状切割线局部放大图9B是蹼面的凹槽状切割线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l-蹼具;10-足套部;20-扁蹼部;21-蹼面;22-蹼肋; 221-容槽;222-重物;23-尾线;24-切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 说明。
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
5请参考图1及图5所示,其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单蹼及双蹼实施例的结构 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的蹼具1是供穿套于足部,以增进游泳时的拨水推进功能, 其包含一足套部IO及一扁蹼部20,其中,所述足套部10是供使用者的足部套 入,供可由腿部施力来摆动蹼具1以达成拨水推进功能;又所述足套部10可设 计为双脚式单足套即双脚共用一璞具如图1所示,以形成一单蹼(mono-fin) 型态,也可设计为单脚式单足套即双脚各用一蹼具如图5所示(只以双蹼中一 蹼具代表),以形成一双蹼(bio-fin)型态(即左、右足部上各穿着一蹼具)。
请参考图1 ~8所示,所述扁蹼部20是由足套部10向前延伸形成,包含上、 下二蹼面21,其中至少一蹼面21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二蹼肋22;本实施例是 在上、下二蹼面21上分别对应设置左、右二蹼肋22而具有四蹼肋22,如图2、 5所示,而所述蹼肋22的形状不限制,可配合蹊具1的外型而设计,又其中, 至少一蹼面21上的二蹊肋22内分别设有容槽221,而所述容槽221的形状或数 目不限制,可配合蹼肋22的外型而设计;所述容槽221内可供容设重物222如 铅块以增加蹊具1的重量,使蹊具1增加踢水的力量以利于踢水时的下压动作; 又所述蹼肋22内所设置的重物222可依使用者需要设计为可更换重物222重量 或数目的活动式设计如图2所示,如将重物222设计为复数个单位重物块,供 使用者可随需要而自由选择适当数目的单位重物块以置入容槽221内;或无法 更换重物222重量的固定式设计,如图6所示,其中所述重物222进一步可置 在模具中并利用设出成型工艺而与蹼具1一体形成;又一般蹼具1为讲求轻便 大部分以重量较轻的材质,如塑胶或浮水橡胶组成,因此受水的浮力影响而不 容易下压踢水,且踢水下压时摆动腿部的施力相对增大,上下摆动相对减少且 推进无力又容易造成抽筋;通过在蹼肋22内埋设重物以增加蹼具1的重量,使 所述蹼具1更容易克服相对于水的浮力,进而增进踢水的频率相对增加推进力。
通过可更换蹼具1的蹼肋22内的重物222重量的活动式设计,使所述璞具 1可随个人需要而调整更换上述的重物222的重量,换言之,当使用者觉得蹼具 l在踢水下压动作费力时,即可选择适当重量的重物222予以更换,以达成个人 最佳蹼具l重量,供使用时容易踢动,以增加摆动频率并使推进力相对增加。
又,所述下蹼面21的前端设有一尾线23且对应所述尾线23在下蹼面21 上间隔设有复数条切割线24,供可沿切割线24修剪蹼面21的长度如图3、 7所 示,所述切割线24进一步可设计为具有高低差型态的阶梯状或凹槽状,如图9A、 9B所示以增加蹼具1的蹊面21的抓水能力,所述切割线24的外形不限制,可设计为如鲸鱼尾鳍的流线外形;又所述复数条切割线24间的距离可为相等间隔 距离如图3所示或不相等间隔距离如图7所示;针对蹊具l的使用而言,符合 个人需要的最佳蹼面长、宽度是因人而异的,参考图4、 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 蹼具1具有可随个人需要而直接修整蹼面21长度的功效,而且修整蹼面21长 度时,可沿切割线24予以剪断,换言之,当使用者觉得蹼面21长度过长时, 即可选择适当的切割线24而予以剪断如图4、 8所示,使蹼面21长度縮短,而 实际操作时可逐段修整,即由最前方的切割线24处先行剪断,经试用后,若仍 觉得太长而踢动不易,再向后逐一剪短,以达成个人最佳蹼面长度,供使用时 容易踢动,以增加摆动频率并使推进力相对增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il明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变更,但都将落入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足套部,是供使用者的足部套入;及一扁蹼部,是由所述足套部向前延伸形成,所述扁蹼部包含上、下二蹼面,其中至少一所述蹼面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二蹼肋,且其中所述至少一蹼面上的二蹼肋内分别设有容槽供容设重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扁蹼 部的上、下二蹊面上的左、右边分别对应设置二蹼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 为铅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 包括复数个单位重物块,供使用者选择适当数目的所述单位重物块以置入所述 蹼肋的容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 进一步一体形成于所述蹼肋内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套 部为一双脚单足套而形成的单蹼型态。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套 部为双脚各一足套而形成的双蹼型态。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蹼 面的前端另设有一尾线,且对应所述尾线在所述下蹼面上间隔设有复数条切割 线。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蹼 面上的切割线进一步设具一 高低差型态。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蹼面上的切割线的高低差型态为阶梯状或凹槽状。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蹼面上的切割线为鲸鱼尾鳍的流线外形。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条切割线为相等间隔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 数条切割线为不相等间隔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调整下压力量的蹼具,其是供穿套于足部以增进游泳时的踢水推进功能,包含一足套部及一扁蹼部,其中,所述足套部可为双脚单足套以形成单蹼(mono-fin)型态,或双脚各一足套以形成双蹼(bio-fin)型态;而所述扁蹼部是由足套部向前延伸形成,包含上、下二蹼面,于至少一蹼面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二蹼肋,且所述蹼肋内通过埋设重物以增加蹼具的重量;由此,使蹼具增加踢水的力量并有利于踢水时的下压动作,以增进踢水的推进力,使蹼具的使用达成最佳推进状态。
文档编号A63B31/11GK201257263SQ20082013483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1日
发明者谢新曦 申请人:谢新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