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球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42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化球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石友化球杆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常规^^干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其5科干10由核心层11及 包覆层12组成,其中核心层11由若干竹片111两两并列教设而成或以若干竹 片111'纵向排列教设而成(如图2所示),其包覆层12由若干竹片121勦设后 呈纵向黏设贴抵于核心层11上,且加工呈球棒形状后形成一受击部及一握持部。
如上所述的两种常规结构,仍然存在下列不足之处(一)尤指其核心层11 仅呈单方向黏设,为了发挥较佳的打击状态在打击时要特别注意打击位置,因 而使用者未能随心所欲发挥;(二)尤指其核心层11未能有效承受多余的冲击 力以致抗震力较差,将造成使用上的伤害及握持部较易断裂;(三)尤指其球杆 10为一般实木竹材所制成的棒球棍,在握持上较为沉重因而增加了打击者的负 担,令使用者在使用打击上较为吃力和不适并且增加球纟奉断裂的机率。
发明人有鉴于上述常规结构的不足之处,考虑到创作一种新型^U干结构的必 要,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样品试验以及多次修正改良,乃 推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球杆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的球杆 结构易断裂且过于沉重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化球杆结构,其球杆设为各式具有核心层的杆状运动用具,其中核心 层由若干中心体胶合呈矩阵环列或排列且相邻垂直,该中心体由若干竹木片胶 合呈短矩形条块或长矩形条块,形成能够提升整体硬度、轻度、弹性度、强度 及韧度的球杆,并利用核心层高韧性及高密度聚合达到受力强度均衡且能有效 应用力学原理吸附转化打击时所产生的震力,以达到最佳-使用状态。本实用新型利用将球杆设为通过中心体相邻纵南或横向排別及垂直或平行
化强大的震力,加强整体球杆的抗震性更能保护使用者,且握持部在施力时具
有较佳的抗裂性而不易断裂,达到更佳的使用状态。


图1为现有技术球杆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现有技术球杆结构的另一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组合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局部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四。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五。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六。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七。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八。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九。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十。
附图标记说明
20, J求杆;201, 4奉J求杆;202,撞球竿;21,核心层;211,中心体;2111, 碳化竹片或碳化木片;2111',竹木片;22,包覆层;221,受力体;2211,竹 木片;2211,,碳化竹片或碳化木片;23,受击部;24,握持部;25,减重槽; 30、 40,球杆;31、 41,核心层;311、 311,、 411、 411,,中心体;3111、 3111,、 4111、 4111',碳化竹片或碳化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组合图(请同时参考图4),其球杆(20) 可设为棒球杆201或撞球竿202等各种具有核心层21的杆状运动用具,如图3a 所示,,其中核心层21由若干方形中心体211月交合呈矩阵环列且相邻垂直,且 中心体211,可横向或纵向增设胶合并呈矩阵环列且相邻垂直,如图5所示,该 中心体211由若干碳化竹片或碳化木片2111胶合呈短矩形条块,利用高温碳化 及高温水蒸气方式将木竹材予以碳化,造成植物纤维的收缩,使得木竹材的致
于制造专业球棒,同时也能够加强木竹制球棒的强度与韧性,加强棒球杆整体 抗震性,让使用者在使用时大幅减少手部的不舒适感,并减少球杆断裂的机率 以形成可提升硬度、轻度、弹性度、强度及韧度的核心层21,该核心层21可直 接加工成型为一棒球杆201或撞球竿202的心杆,如图12所示,于心杆表层设 一保护层,使心杆端部运用力学作用形成一较佳的受击部23以保持握持部24 的平稳度,或可由若干竹木片2211胶合呈一受力体221且呈纵向胶合贴抵于核 心层21上而形成一包覆层22,且形成一受击部23及一握持部24,令握持部24 具有核心层21的结构,如图6所示,且令其它部位具有包覆层22,如图6,结 合核心层21的结构,使球杆20可形成一较佳的受击部23能够有效运用力学作 用转化其受力,进而强化球杆20的强度及保持握持部24的平稳度,另外棒球 杆201能够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的重量要求,如图7所示,如须减轻重量可于球 杆20预定处凹设一减重槽25以达到所需的使用规格。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五,其中核心层21的每一中心体211 及包覆层22的每一受力体221可由若干碳化竹片或碳化木片2211'胶合而成, 形成可提升整体硬度、轻度、弹性度、强度及韧度的球杆。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六,其中球杆20的核心层21可由若 干为竹木片的中心体211胶合而成,该中心体211由若干竹木片2111,胶合呈 短矩形条块,而包覆层22、受击部23及握持部24可由若干碳化竹片或碳化木 片胶合而成,形成可提升整体硬度、轻度、弹性度、强度及韧度的球杆。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七,其中球杆30的核心层31由若干中心体311、 311'所组成,于中段处的中心体311由若干横向平行排列的碳 化竹片或碳化木片3111胶合呈长矩形条块,核心层31于中段处两侧的中心体 311'由若干纵向平行排列的碳化竹片或碳化木片3111'胶合呈短矩形条块,再 将短矩形条块平行胶合后与中段处的长矩形条块相互垂直胶合,由上述组合排 列可将整个核心层31,呈90度正转或反转形成纵向或横向排列组合,如图11 所示。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九,其Jl^干40的核心层41由若干 中心体411、 411'所組成,且该中心体411、 411'由若干呈纵向平行或^黄向平 行排列的碳化竹片或碳化木片4111、 4111,胶合呈短矩形条块,再将短矩形条 块胶合呈矩阵环列且相邻垂直,由上述组合排列可将整个核心层41呈90度正 转或反转形成纵向或横向排列组合,如图13所示。
本实用新型利用将球杆设为碳化竹木材的设计以达硬度、轻度、弹性度、强 度及韧度的提升,且通过中心体相邻纵向或横向排列及垂直或平行胶合形成高 密度聚合使核心层的韧性提高及应用力学原理得以使球杆均衡吸附并转化强大 的震力,加强整体球杆的抗震性更能保护使用者,且握持部在施力时更有较佳 的抗裂性而不易断裂,达到更佳的使用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碳化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球杆设为各种具有核心层的杆状运动用具,其中核心层由若干中心体胶合呈矩阵环列或排列且相邻垂直,该中心体由若干竹木片胶合呈短矩形条块或长矩形条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中心体的若干竹木片为碳化竹木片。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球杆的核心 层设为撞球竿。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球杆的核心 层与具有若干受力体的包覆层配合形成具有握持部及受击部的棒球杆。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受力体由若干竹 木片胶合呈矩形条块,且每一矩形条块可设呈矩阵排列且相邻垂直。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受力体由若干碳 化竹片或碳化木片胶合呈矩形条块,形成能够提升整体硬度、轻度、弹性度、 强度及韧度的受力体,且每一矩形条块可设呈矩阵排列且相邻垂直。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中心体横向 或纵向增设胶合呈矩阵环列且相邻垂直。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杆一侧凹设了 减重槽。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a干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中心体的每一碳 化竹片或碳化木片呈横向平行排列成长矩形条块,于中段处两侧的中心体的每 一碳化竹片或碳化木片呈纵向平行排列成短矩形条块,且每一短矩形条块与每 一长矩形条块呈相互垂直"交合。
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中心体的每一碳 块呈矩阵环列且相邻垂直。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中心体的每一竹 木片呈横向平行排列成长矩形条块,'于中段处两侧的中心体的每一竹木片呈纵 向平行排列成短矩形条块,且每一短矩形条块与每一长矩形条块呈相互垂直胶 合。
1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碳化球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中心体的每一竹 木片呈纵向平行或横向平行排列成短矩形条块,且每一短矩形条块呈矩阵环列 且相邻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化球杆结构,涉及一种运动器具,为达到改善球杆重量和抗震性而设计。本实用新型碳化球杆结构,其球杆设为各式具有核心层的杆状运动用具,其中核心层由若干中心体胶合呈矩阵环列或排列且相邻垂直,该中心体由若干竹木片胶合呈短矩形条块或长矩形条块,形成能够提升整体硬度、轻度、弹性度、强度及韧度的球杆,并利用核心层高韧性及高密度聚合达到受力强度均衡且能有效应用力学原理吸附转化打击时所产生的震力,以达到最佳使用状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棒球或撞球运动使用。
文档编号A63B59/00GK201316511SQ20082020790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1日
发明者罗道坚 申请人:罗道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