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击体验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132阅读:36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击体验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科普玩具,特别涉及一种电击体验玩具。
背景技术
现在儿童玩具的品种各式各样,玩具对于儿童来说是最好的伙伴,它不仅可以锻炼身还可以开发智力,有的玩具还可以对儿童进行科普教育。电对于儿童来说是很危险的,大多数家长都会阻止儿童去接触电,这样做使得儿童无法去了解电,不能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电学方面的科普教育。虽然可以通过电视等途径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太为抽象,不能够对电进行切身的体会。提供一种儿童玩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体验电击感觉的同时了解电能转化的原理,对孩子进行电学方面的科普教育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击体验玩具,以达到让孩子体验电击感觉的同时了解电能转化的原理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击体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玩具为箱体框架上固定有发电机,发电机连接到升压电路模块后再与尖端放电端子连接进行放电;所述的发电机为手摇式发电机,将发电机发电进行升压之后利用尖端放电端子进行放电,让儿童体验电击的感觉,由于电压较低保证了儿童的绝对安全。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连接到电流指示模块,以便对发电机发出的电量进行直观的显不。所述的电流指示模块为多个发光管组成,安装在箱体框架上,更直观的显示当前玩具的发电量。所述的发电机的外部设有把手,儿童转动把手进行发电。所述的尖端放电端子的外部设有保护罩,对儿童进行保护,避免电伤儿童。一种电击体验玩具,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玩具有以下优点1、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体验电击感觉的同时了解电能转化的原理,对孩子进行电学方面的科普教育;2、不需要使用任何电源,完全由体验者手动发电;3、手摇发电产生的电流通过电流指示模块进行显示,直观方便;4、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达到用电安全和能源知识的科普宣传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击体验玩具的结构示意图;在
图1中,1、保护罩;2、尖端放电端子;3、发电机;4、把手;5、升压电路模块;6、电流指示模块;7、箱体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发电机3、升压电路模块5和电流指示模块6以及尖端放电端子 2和箱体框架7构成。本实用新型为箱体框架7上固定有发电机3,发电机3连接到升压电路模块5后再与尖端放电端子2连接进行放电;发电机3为手摇式发电机,将发电机3发电进行升压之后利用尖端放电端子2进行放电,让儿童体验电击的感觉,由于电压较低保证了儿童的绝对安全。升压电路模块5连接到电流指示模块6,电流指示模块6为多个发光管组成,安装在箱体框架上,以便对发电机发出的电量进行直观的显示。发电机3的外部设有把手4,儿童转动把手进行发电。尖端放电端子2的外部设有保护罩1,对儿童进行保护,避免电伤儿童。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有关传播用电安全和能量转换科学知识的儿童科普玩具。体验者结合具体的操作和亲身体验,通过装置上醒目的发光电流指示进度条,了解自己对电流的敏感度和忍耐性,并了解安全用电和能量转换科普知识。体验者可以操作装置上的手摇柄,另一只手接触装置的两个尖端放电端子2来体验触电的感觉和强度,由于产生的电流与自己手摇的速度成正比,并限定在安全电流范围之内,因此使用与体验本装置在是安全的。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击体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玩具为箱体框架(7)上固定有发电机(3), 发电机C3)连接到升压电路模块( 后再与尖端放电端子( 连接进行放电;所述的发电机(3)为手摇式发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击体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电路模块(5) 连接到电流指示模块(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击体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指示模块(6) 为多个发光管组成,安装在箱体框架(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击体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机(3)的外部设有把手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击体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尖端放电端子O) 的外部设有保护罩(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击体验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玩具为箱体框架上固定有发电机,发电机连接到升压电路模块后再与尖端放电端子连接进行放电,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玩具有以下优点1、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体验电击感觉的同时了解电能转化的原理,对孩子进行电学方面的科普教育;2、不需要使用任何电源,完全由体验者手动发电;3、手摇发电产生的电流通过电流指示模块进行显示,直观方便;4、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达到用电安全和能源知识的科普宣传目的。
文档编号A63H33/26GK202237290SQ2011203456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丁绪星, 周嵬, 方明 申请人:安徽原创科普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