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电动碰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74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旋转电动碰碰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可旋转电动碰碰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选性的娱乐设施也越来越多,而电动碰碰车因其独特娱乐性,而备受人们青睐,成为越来越多普通大众娱乐及生活中常用的设施,然而市场上的多数电动碰碰车功能单一,娱乐的程度大大受限,容易造成人们对此项目的追求乏味,影响了此类产品的有益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旋转座舱的新型可旋转电动碰碰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旋转电动碰碰车,它包括旋转座舱及底盘,所述的旋转座舱设有驱动马达、传动轴、传动带、固定支架,所述的驱动马达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设于固定支架顶端,所述的固定支架设于旋转座舱之上;所述的底盘设有中心内部设有第一电机的第一车轮、中心内部设有第二电机的第二车轮、中心内部设有第三电机的第三车轮及中心内部设有第四电机的第四车轮,所述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及第四电机之间设有传动带连接,所述的旋转座舱与底盘之间设有连杆驱动和传动连杆相连。优选地,所述的所属的操控设施包括方向操纵杆及坐椅。优选地,所述的传动带为一表面设有锯齿形的皮带。优选地,所述的所述的传动连杆底部设有一电机,所述的电机与底盘第三电机以
皮带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座舱上设有移动座椅,能够实现驾驶盘方向360度旋转,同时底盘设有带电机的车轮,无需掉头来完成后退或倒车过程,只需在旋转座舱里操控到所需方向,即可实现一系列的操作,大大减少操作难度及提高电动碰碰车的灵活性和娱乐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部驱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2所示,它包括旋转座舱I及底盘2,所述的旋转座舱I包括移动座椅
9、驱动马达11、传动轴12、传动带13、固定支架14,所述的驱动马达11通过传动带13连接传动轴12,使得座椅9可以实现360度旋转,所述的传动轴12设于固定支架14顶端,所述的固定支架14设于旋转座舱I之上;所述的底盘2设有第一车轮3、第二车轮4、第三车轮5及第四车轮6,所述的旋转座舱I与底盘2以传动连杆7相连;所述的旋转座舱I设有一方向操纵杆8 ;所述的第一车轮3中心内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二车轮4中心内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三车轮5中心内部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的第四车轮6中心内部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及第四电机之间以皮带10连接,带动相应的车轮与旋转座舱I同时转动;所述的传动连杆7底部设有一电机15,所述电机15与移动底座第三电机以皮带10连接,通过皮带10的传动实现旋转座舱I与车轮的联动,完成电动车的移动和旋转。整 个可旋转驾驶盘能够实现360度旋转的同时还可以无需掉头来完成后退或倒车过程,只需将可旋转驾驶盘操控到所需方向,即可实现一系列的操作,大大减少操作难度及提高电动碰碰车的灵活性和娱乐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旋转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旋转座舱及底盘,旋转座舱设有移动座椅和驱动马达,所述的底盘设有中心内部设有第一电机的第一车轮、中心内部设有第二电机的第二车轮、中心内部设有第三电机的第三车轮及中心内部设有第四电机的第四车轮,所述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及第四电机之间设有传动带连接,所述的旋转座舱与底盘之间设有驱动电机和传动连杆相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旋转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座舱设有一方向操纵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带为一表面设有锯齿形的皮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旋转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连杆底部设有一电机,所述的电机与底盘第三电机以皮带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可旋转电动碰碰车。它包括旋转座舱及底盘。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座舱上设有移动座椅,能够实现驾驶盘方向360度旋转,同时底盘设有带电机的车轮,无需掉头来完成后退或倒车过程,只需在旋转座舱里操控到所需方向,即可实现一系列的操作,大大减少操作难度及提高电动碰碰车的灵活性和娱乐性。
文档编号A63G25/00GK202569480SQ20122015107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王青坡 申请人:王青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