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式伞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00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背式伞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品。尤其是一种能够把伞杆和伞把固定在持伞人后背上的一种后背式伞托。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下雨天或太阳光比较强烈的天气里经常会使用伞来遮雨或防晒。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用手握住伞把,把伞举到头顶上。这样时间一长手臂会感酸麻,尤其是身体弱的老人与小孩子撑伞更加困难甚至力不能举;下雨天或烈阳天人们往往更有需要在持伞的同时,携带一些比平时更多的东西,所以普通的持伞方式让人们感到非常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状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把伞固定在人的后背上的不需要用手撑伞的后背式伞托。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上、下两部分,这两部分同时使用。上部分结构包括两头开口的伞杆筒,两条肩背带一端固定在伞杆筒上部,另一端设置卡子,伞杆筒下部固定胸带,胸带的端部设置一个卡子,两条肩前带分别与胸带活动连接在一起;下部分结构一端开口的伞把筒两侧固定连接两条腰部带子,腰部带子的一端设置卡子,伞把筒中间设置伞把连接带。所述的伞把连接带为松紧带。所述的伞把连接带一端固定连接伞把筒,另一端活动连接伞把筒。所述伞杆筒和伞把筒的制作材料为软布。本实用新型的后背式伞托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制作简单,成本低;本实用新型通过用伞杆筒套住伞杆,伞把筒套住伞把,使伞在使用时可以固定在人的后背上,可以摆脱伞对手的束缚,我们可以做平时雨天不方便做的事,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


图1是后背式伞托的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后背式伞托的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伞杆筒,2、伞把筒,3、胸带,4、腰部带子,5、肩前带,6、肩背带,7、伞把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后背式伞托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后背式伞托结构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结构包括两头开口的伞杆筒1,两条肩背带6 —端固定在伞杆筒I上部,另一端设置卡子,伞杆筒I下部固定胸带3,胸带3的端部设置一个卡子,两条肩前带5分别与胸带3活动连接在一起;下部分结构一端开口的伞把筒2两侧固定连接两条腰部带子4,腰部带子4的一端设置卡子,伞把筒2中间设置伞把连接带7。所述的伞把连接带7为松紧带。所述的伞把连接带7 —端固定连接伞把筒2,另一端可以通过钮扣或粘扣活动连接伞把筒2。所述伞杆筒I和伞把筒2的制作材料为软布,软塑料布等柔软材料。制作时制成筒状,以适应装入的伞杆或伞把。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伞把先穿过伞杆筒1,再套进伞把筒2里。这样伞杆就能被伞杆筒I固定在身体后背;胸带3环绕胸部,通过卡子6系住,两条肩背带6从肩头绕到胸前来,分别与两条肩前带5相连。两条腰部带子4环绕腰部系住,伞把就被固定在身体后腰处。
权利要求1.后背式伞托,包括两头开口的伞杆筒(I),其特征在于:两条肩背带(6)—端固定在伞杆筒(I)上部,另一端设置卡子,伞杆筒(I)下部固定胸带(3),胸带(3)的端部设置一个卡子,两条肩前带(5)分别与胸带(3)活动连接在一起;一端开口的伞把筒(2)两侧固定连接两条腰部带子(4),腰部带子(4)的一端设置卡子,伞把筒(2)中间设置伞把连接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式伞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把连接带(7)为松紧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式伞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把连接带(7)—端固定连接伞把筒(2),另一端活动连接伞把筒(2)。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后背式伞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筒(I)和伞把筒(2)的制作材料为软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把伞杆和伞把固定在持伞人后背上的一种后背式伞托。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上、下两部分,这两部分同时使用。上部分结构包括两头开口的伞杆筒,两条肩背带一端固定在伞杆筒上部,另一端设置卡子,伞杆筒下部固定胸带,胸带的端部设置一个卡子,两条肩前带分别与胸带活动连接在一起;下部分结构一端开口的伞把筒两侧固定连接两条腰部带子,腰部带子的一端设置卡子,伞把筒中间设置伞把连接带。所述伞杆筒和伞把筒的制作材料为软布。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科学,使用伞时可以固定在人的后背上,不需要用手持伞,使用很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45F5/00GK202908100SQ20122062407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张志迎 申请人:张志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