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背宝宝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26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背宝宝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背宝宝的玩具,特点是包括一个大的主体玩具和一个小的子体玩具,主体玩具与子体玩具的形状相同,主体玩具内设有伸缩装置,主体玩具的背部设有一与子体玩具下部结构相同的凹位,凹位中设有通过伸缩装置控制伸缩的定位杆,子体玩具的下部对应设有定位孔,子体玩具下部放置于凹位中并通过定位杆插入定位孔中而实现子体玩具固定在主体玩具背部且通过伸缩装置控制定位杆持续伸出一定时间后缩入主体玩具内而使子体玩具从主体玩具背上滑落,故该玩具能生动的模拟背宝宝的过程,能促进家长与宝宝进行背宝宝的亲子游戏互动,增进家长与宝宝的感情,也能让宝宝认识到背宝宝的过程,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小孩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宝宝玩耍。
【专利说明】一种模拟背宝宝的玩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玩具,具体是一种模拟背宝宝的玩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模拟玩具,大多数是以模拟动漫道具为主,且模拟的是其形状结构,这样的模拟玩具不存在太大的教学意义,只能作为一种玩具进行模拟玩耍,一般适合年龄稍大些的小孩玩耍,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这些玩具无法与其形成互动,也不适合家长与宝宝之间的亲子娱乐,趣味性差。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刚学爬行的宝宝玩耍且能亲子互动的趣味性强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其特点是包括一个大的主体玩具和至少一个小的子体玩具,所述主体玩具与子体玩具的形状相同,所述主体玩具内设有伸缩装置,主体玩具的背部设有一与子体玩具下部结构相同的凹位,所述凹位中设有通过伸缩装置控制伸缩的定位杆,所述子体玩具的下部对应设有定位孔,所述子体玩具下部放置于所述凹位中并通过定位杆插入定位孔中而实现子体玩具固定在主体玩具背部且通过伸缩装置控制定位杆持续伸出一定时间后缩入主体玩具内而使子体玩具从主体玩具背上滑落。
[0005]其中,上述子体玩具的下部内设有磁铁,上述主体玩具靠近凹位的位置设有带磁控开关的PCB板,所述子体玩具置于主体玩具上时磁铁触发磁控开关而使PCB板通电同时伸缩装置开始计时且在一定时间后将上述定位杆缩入主体玩具内而使子体玩具从主体玩具背上滑落。
[0006]为了促进和锻炼宝宝的爬行,上述主体玩具的下部设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与上述伸缩装置通过同一电机驱动,所述电机通过上述PCB板控制其正转或反转,所述电机正转时与行走装置连接而带动主体玩具行走,所述电机反转时与伸缩装置连接而控制上述定位杆伸缩。
[0007]为了实现伸缩装置能带动定位杆伸缩,上述伸缩装置包括若干个相互啮合以达到减速效果的伸缩齿轮、与转速最慢的伸缩齿轮同轴设置的位于该齿轮上方的轮盘以及可使上述PCB板通电的叶片开关,所述轮盘的上轮边呈一侧高一侧低的渐变轮边,上述定位杆的底部与该轮盘的轮边相接触,上述电机反转时摆动齿轮组摆动至反转方向的小齿轮与转速最快的伸缩齿轮相啮合而带动轮盘转动以实现定位杆随着轮边的高低变化而伸缩。
[0008]为了保证子体玩具从主体玩具背上滑下后定位杆能恢复到伸出状态以保证下一次能再背上子体玩具,上述叶片开关设置于轮盘的外侧且远离上述定位杆所在的位置处,所述轮盘在高轮边位置的侧面上设有凸边,当轮盘转动到低轮边与定位杆底部接触时所述凸边刚好触发叶片开关以保持上述PCB板仍处于通电状态直至转盘的高轮边与定位杆底部接触时凸边离开叶片开关所在位置使PCB板断电。
[0009]为了避免当轮盘的低轮边转到定位杆的下方时定位杆无法在其自重作用下向主体玩具内缩入而达不到子体玩具滑下的效果,上述定位杆的中部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定位杆中部连接,另一端与上述主体玩具连接,通过所述弹簧使定位杆处于向主体玩具内收缩的趋势。
[0010]为了进一步吸引宝宝的注意和教导宝宝常识,上述主体玩具内还设有光声装置,上述PCB板通电时所述光声装置同时发出光亮和声音,该声音可以是儿歌、故事、关于背宝宝的常识语音、音乐等。
[0011]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玩具的玩耍乐趣和亲子互动娱乐,上述子体玩具前端通过绳子连接有插杆,上述主体玩具的后端对应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端设有触碰开关,所述插杆插入插孔中而实现主体玩具与子体玩具连接且插杆插入后触发触碰开关使电机工作进而带动主体玩具拉着子体玩具行走。
[001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一个大的主体玩具和至少一个小的子体玩具,且两者形状相同,在主体玩具的背部设有可放置子体玩具并通过定位杆固定的凹位,以此模拟主体玩具将子体玩具背在身上,然后通过伸缩装置控制定位杆持续伸出一定时间后缩入主体玩具内而使子体玩具从主体玩具背上滑落,以此模拟子体玩具从主体玩具背上下来,故该玩具能生动的模拟背宝宝的过程,能促进家长与宝宝进行背宝宝的亲子游戏互动,增进家长与宝宝的感情,也能让宝宝认识到背宝宝的过程;又由于主体玩具设有行走功能,当主体玩具将子体玩具背到身上时,主体玩具开始行走,行走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此时定位杆开始向主体玩具内部收缩,直至子体玩具从主体玩具上滑下,设置行走功能会使宝宝爬行跟随,故可促进和锻炼宝宝的爬行能力,有效提高宝宝的平衡性,而且家长可借此教导宝宝要从家长背上下来时需要家长先停下来才可安全下来;又由于主体玩具的后端可与子体玩具的前端连接且连接时主体玩具会行走进而拉着子体玩具行走,在此模式下主体玩具会持续行走不会停下,故该模式更适合让宝宝跟随爬行。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设计巧妙,设有两种模式,趣味性强,具有良好的教学意义,能促进宝宝的爬行,还能实现亲子互动,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小孩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宝宝玩耍。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模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模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机与行走装置和伸缩装置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模式背上子体玩具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模式子体玩具滑落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模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至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包括一个大的主体玩具I和一个小的子体玩具2,主体玩具I与子体玩具2的形状均为蜗牛造型,即主体玩具I为蜗牛妈妈,子体玩具2为蜗牛宝宝,该主体玩具I内设有伸缩装置3,主体玩具I的背部设有一与子体玩具2下部结构相同的凹位11,该凹位11略向后倾斜,凹位11中设有通过伸缩装置3控制伸缩的定位杆4,子体玩具2的下部对应设有定位孔21,在第一模式下,该实施例的子体玩具2下部放置于凹位11中并通过定位杆4插入定位孔21中而实现子体玩具2固定在主体玩具I背部,通过伸缩装置3控制定位杆4持续伸出一定时间后缩入主体玩具I内而使子体玩具2从主体玩具I背上滑落,以此模拟蜗牛宝宝从蜗牛妈妈背上下来,故该玩具能生动的模拟背宝宝的过程,能促进家长与宝宝进行背宝宝的亲子游戏互动,增进家长与宝宝的感情,也能让宝宝认识到背宝宝的过程。
[0021]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子体玩具2的下部内设有磁铁20,主体玩具I靠近凹位11的位置设有带磁控开关50的PCB板5,当子体玩具2置于主体玩具I上时,该磁铁20触发磁控开关50而使PCB板5通电;该主体玩具I的下部设有行走装置6,该行走装置6与伸缩装置3通过同一电机7驱动,该电机7通过PCB板5控制其正转或反转。当子体玩具2放置到主体玩具I的背上时,PCB板5通电并使电机7开始正转,电机7正转时与行走装置6连接而带动主体玩具I行走,即蜗牛妈妈背着蜗牛宝宝行走;当经过一段时间后,PCB板5控制电机7开始反转,电机7反转时与伸缩装置3连接而控制定位杆4伸缩,当定位杆4从子体玩具2的定位孔21中缩出时,子体玩具2在其自重作用下向后滑落至地面,即蜗牛宝宝从蜗牛妈妈背上下来。该实施例在主体玩具I内还设有光声装置,该主体玩具I包括蜗牛头部、蜗牛贝壳和蜗牛底座三部分,其中在蜗牛头部的眼睛处设有LED灯,在蜗牛贝壳的侧面也设有LED灯,发声的喇叭也设置在蜗牛贝壳内部,PCB板5通电时光声装置同时发出光亮和声音,该声音可以是儿歌、故事、关于背宝宝的常识语音、音乐等。在蜗牛贝壳的后部设有电源开关10。
[0022]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电机7与行走装置6和伸缩装置3之间通过摆动齿轮组8来实现连接,该摆动齿轮组8由通过轮轴固定在上下两片三角板81上的一个大齿轮82和两个小齿轮83组成,两个小齿轮83彼此不啮合但均与大齿轮82啮合,大齿轮82与电机7的转轴齿轮71相啮合且大齿轮82的轮轴插接在主体玩具I上,两个小齿轮83和两片三角板81可绕大齿轮82的轮轴摆动,电机7正转时摆动齿轮组8摆动至正转方向的小齿轮83与行走装置6相配合而带动主体玩具I行走,电机7反转时摆动齿轮组8摆动至反转方向的小齿轮83与伸缩装置3相配合而控制定位杆4伸缩。该实施例的伸缩装置3包括三个相互啮合以达到减速效果的伸缩齿轮31、与转速最慢的伸缩齿轮31同轴设置的位于该齿轮31上方的轮盘32以及可使PCB板5通电的叶片开关33,该轮盘32的上轮边呈一侧高一侧低的渐变轮边,定位杆4的底部与该轮盘32的轮边相接触,当电机7反转时摆动齿轮组8摆动至反转方向的小齿轮83与转速最快的伸缩齿轮31相啮合时,轮盘32被伸缩齿轮31带动转动,故定位杆4也随着轮边的高低变化而伸缩,为了避免当轮盘32的低轮边转到定位杆4的下方时定位杆4无法在其自重作用下向主体玩具I内缩入而达不到子体玩具2滑下的效果,该实施例的定位杆4中部设有一弹簧41,该弹簧41 一端与定位杆4中部连接,另一端与主体玩具I连接,通过弹簧41使定位杆4处于向主体玩具I内收缩的趋势。另外,因为定位杆4缩入主体玩具I内时子体玩具2从主体玩具I背上滑落,即磁铁20也随之滑落,故磁控开关50失去磁铁20的吸附会断开而使PCB板5断电,但若此时PCB板5断电的话,定位杆4仍处于缩入状态,那么下次子体玩具2就无法马上固定到主体玩具I的背上,因此,为了保证子体玩具2从主体玩具I背上滑下后定位杆4能恢复到伸出状态以保证下一次能再背上子体玩具2,该实施例的叶片开关33设置于轮盘32的外侧且远离定位杆4所在的位置处,并在轮盘32在高轮边位置的侧面上设有凸边321,故当轮盘32转动到低轮边与定位杆4底部接触,即定位杆4缩入主体玩具I时,该凸边321刚好触发叶片开关33以保持PCB板5仍处于通电状态,即马达7继续反转工作,直至转盘32的高轮边与定位杆4底部接触,即定位杆4重新伸出主体玩具I时,凸边321离开叶片开关33所在位置使PCB板5断电,处于下一次使用的准备状态。该实施例的行走装置6包括两个相互啮合以达到加速效果的行走齿轮61以及与转速最快的行走齿轮61同轴设置的位于该齿轮61下方的带滑轮的旋转盘62,当电机7正转时摆动齿轮组8摆动至正转方向的小齿轮83与转速最慢的行走齿轮61相啮合,进而带动旋转盘62转动以实现主体玩具I行走,由于是设计成带滑轮的旋转盘62,故当主体玩具I行走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旋转盘62会转动方向而带动主体玩具I改向其他方向行走。
[0023]该实施例的蜗牛玩具在第一模式时的动作过程如下:将蜗牛宝宝放置到蜗牛妈妈的背上凹位11后,打开电源开关10,由于磁控开关50闭合故PCB板5通电,同时控制蜗牛妈妈的蜗牛底座上的电机7开始正转,此时摆动齿轮组8在电机7正转产生的力作用下靠向行走齿轮61所在的位置并与转速慢的行走齿轮61相啮合,故蜗牛妈妈开始行走,同时音乐开始播放,此时的伸缩装置3以及定位杆4都处于静止状态,即轮盘32的高轮边处于与定位杆4的底部接触的状态,如图4所示;而当一首音乐唱完后,PCB板5控制电机7开始反转,此时摆动齿轮组8在电机7反转产生的力作用下靠向伸缩齿轮31所在的位置并与转速最快的伸缩齿轮31相啮合,蜗牛妈妈停止走动,电机7改为带动轮盘32转动,轮盘32的高轮边逐渐远离定位杆4,定位杆4也开始在弹簧41作用下向内收缩,直到轮盘32的低轮边与定位杆4的底部接触时,定位杆4的上部刚好缩出蜗牛宝宝底部的定位孔21,此时蜗牛宝宝在其自重作用下向后滑落到蜗牛妈妈后方,如图5所示,而此时轮盘32的凸边321触发叶片开关33使PCB板5仍保持通电状态,即轮盘32继续转动,直到定位杆4重新被抬起时叶片开关33断开,PCB板5断电,电机7停止工作。
[0024]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为玩具的第二模式:该实施例在子体玩具2前端通过绳子连接有插杆22,而主体玩具I的后端对应设有插孔12,插孔12内端设有触碰开关9,将插杆22插入插孔12中即可实现主体玩具I与子体玩具2连接,而且插杆22插入后触发触碰开关9使电机7工作进而带动主体玩具I拉着子体玩具2行走,犹如蜗牛妈妈拉着蜗牛宝宝行走。在该模式下只要插杆22还插着,且电源开关10处于开启状态,蜗牛妈妈就一直处于行走状态,并同时播放着音乐。
[0025]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大的主体玩具(1)和至少一个小的子体玩具(2),所述主体玩具(1)与子体玩具(2)的形状相同,所述主体玩具(I)内设有伸缩装置(3),主体玩具(1)的背部设有一与子体玩具(2)下部结构相同的凹位(11),所述凹位(11)中设有通过伸缩装置(3)控制伸缩的定位杆(4),所述子体玩具(2)的下部对应设有定位孔(21),所述子体玩具(2 )下部放置于所述凹位(11)中并通过定位杆(4 )插入定位孔(21)中而实现子体玩具(2)固定在主体玩具(1)背部且通过伸缩装置(3)控制定位杆(4)持续伸出一定时间后缩入主体玩具(1)内而使子体玩具(2)从主体玩具(I)背上滑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其特征在上述子体玩具(2)的下部内设有磁铁(20),上述主体玩具(1)靠近凹位(11)的位置设有带磁控开关(50)的PCB板(5),所述子体玩具(2)置于主体玩具(1)上时磁铁(20)触发磁控开关(50)而使PCB板(5)通电同时伸缩装置(3)开始工作且在一定时间后将上述定位杆(4)缩入主体玩具(I)内而使子体玩具(2)从主体玩具(1)背上滑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玩具(I)的下部设有行走装置(6),所述行走装置(6)与上述伸缩装置(3)通过同一电机(7)驱动,所述电机(7 )通过上述PCB板(5 )控制其正转或反转,所述电机(7 )正转时与行走装置(6 )连接而带动主体玩具(1)行走,所述电机(7)反转时与伸缩装置(3)连接而控制上述定位杆(4)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7)与行走装置(6)和伸缩装置(3)之间通过摆动齿轮组(8)来实现连接,所述摆动齿轮组(8)由通过轮轴固定在上下两片三角板(8 1)上的一个大齿轮(82)和两个小齿轮(83)组成,两个小齿轮(83)彼此不啮合但均与大齿轮(82)啮合,所述大齿轮(82)与电机(7)的转轴齿轮(71)相啮合且大齿轮(82 )的轮轴插接在主体玩具(1)上,两个小齿轮(83 )和两片三角板(81)可绕大齿轮(82 )的轮轴摆动,所述电机(7 )正转时摆动齿轮组(8 )摆动至正转方向的小齿轮(83 )与行走装置(6)相配合而带动主体玩具(1)行走,所述电机(7)反转时摆动齿轮组(8)摆动至反转方向的小齿轮(83)与伸缩装置(3)相配合而控制上述定位杆(4)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伸缩装置(3)包括若干个相互啮合以达到减速效果的伸缩齿轮(31)、与转速最慢的伸缩齿轮(31)同轴设置的位于该齿轮(31)上方的轮盘(32)以及可使上述PCB板(5)通电的叶片开关(33),所述轮盘(32)的上部轮边呈一侧高一侧低的渐变轮边,上述定位杆(4)的底部与该轮盘(32)的轮边相接触,上述电机(7)反转时摆动齿轮组(8)摆动至反转方向的小齿轮(83)与转速最快的伸缩齿轮(31)相啮合而带动轮盘(32)转动以实现定位杆(4)随着轮边的高低变化而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开关(33)设置于轮盘(32)的外侧且远离上述定位杆(4)所在的位置处,所述轮盘(32)在高轮边位置的侧面上设有凸边(321),当轮盘(32)转动到低轮边与定位杆(4)底部接触时所述凸边(321)刚好触发叶片开关(33)以保持上述PCB板(5)仍处于通电状态直至转盘(32)的高轮边与定位杆(4)底部接触时凸边(321)离开叶片开关(33)所在位置使PCB板(5)断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杆(4)的中部设有一弹簧(41 ),所述弹簧(41) 一端与定位杆(4)中部连接,另一端与上述主体玩具(1)连接,通过所述弹簧(41)使定位杆(4)处于向主体玩具(1)内收缩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行走装置(6)包括若干相互啮合以达到加速效果的行走齿轮(61)以及与转速最快的行走齿轮(61)同轴设置的位于该齿轮(61)下方的带滑轮的旋转盘(62 ),上述电机(7 )正转时摆动齿轮组(8 )摆动至正转方向的小齿轮(83 )与转速最慢的行走齿轮(61)相啮合而带动旋转盘(62 )转动以实现主体玩具(1)行走。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玩具(1)内还设有光声装置,上述PCB板(5)通电时所述光声装置同时发出光亮和声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背宝宝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子体玩具(2)前端通过绳子连接有插杆(22),上述主体玩具(1)的后端对应设有插孔(12),所述插孔(12)内端设有触碰开关(9 ),所述插杆(22 )插入插孔(12 )中而实现主体玩具(1)与子体玩具(2 )连接且插杆(22)插入后触发触碰开关(9)使电机(7)工作进而带动主体玩具(1)拉着子体玩具(2)行走。
【文档编号】A63H13/02GK203710680SQ201320885841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蔡东青 申请人: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奥迪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