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磁疗式康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9150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身磁疗式康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到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能健身,又能进行磁疗恢复的健身磁疗式康复器。

背景技术:
健身器材琳琅满目,简易的健身器材有哑铃、杠铃、壶铃、单杠、双杠、绳、杆、弹簧拉力器、滑轮拉力器、橡筋带等;此外,还有一些结构复杂,锻炼强度高的器械,如:自行车、台阶器、平跑机、划船等有氧训练器材。健身馆中常见的锻炼手臂力量的器械便是杠铃;而采用杠铃健身时,在杠铃器械的轻重、动作的做法,安排的组数、次数,运动的速度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和安排。除了这些特殊要求,健身过程中很重要的两点便是:持续性和渐进性。持续性和渐进性是制订训练计划的两个重要原则。不坚持训练,肌肉就得不到持续的、有规律的刺激,以致生长缓慢;训练强度不增加,肌肉对所给予的刺激产生适应性,生长也会迟缓。一个有效的计划除了保证训练的持续性外,还要保证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强度。而频度又是健身过程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频度是指一星期练几次。频度的设定取决于训练后的恢复能力,恢复能力又取决于本身的身体素质、睡眠质量和营养三个因素。无论是杠铃,还是其他健身器材,要想获得一个良好的健身效果,都必须保证健身的数量和强度。数量就是训练量,练多少组、每组多少次以及组间休息时间的长短等。首先,组数的安排不是固定的,但每个动作必须有一个热身组。热身组的作用是:1、加速代谢,进入训练状态;2、充分活动关节和韧带,避免受伤。其次,正式组以2~4组为宜,较少的组数有助于提高训练效率。每个正式组的次数6~12次,热身组不少于20次。最后,每次训练不要超过1小时,因为在无氧训练40分钟后,一些影响训练的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就会大幅度减少,直到基本停止,以致造成肌肉损耗。强度是指训练中你所承受的负荷水平。负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重量、训练间歇、力竭程度。了解强度的概念和要点对如何增加重量是很重要的。因为增加重量就要影响训练次数和力竭程度。近年来又出现了较为实用的康复器,康复器不以锻炼肌肉力量、增强体魄为主要目的,而侧重点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病人使用的锻炼形式,缩短病人恢复健康所需时间,达到一种良好的恢复效果。公开号为CN202105365U,公开日为2012年01月11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仰卧式健身康复器,其特征是:由可调节支架,旋转装置和健身床组成,旋转装置和健身床通过可调节支架连接。该专利文献公开的仰卧式健身康复器,康复人员在使用时,可以仰卧在健身床上,用两脚蹬踏旋转装置,也可以通过调整可调节支架改变健身康复器的角度,用手臂摇动旋转装置,来实现锻炼上肢或下肢的目的;但是,结构较为简单,操作难度较大,不易控制,尤其是两脚蹬踏旋转装置时,脚容易滑落,控制难度相当大,不能从根本上起到康复健身的效果;此外,只靠简单的蹬踏旋转装置其康复效果也较差;此外,该仰卧式健身康复器的健身床位置相对固定,无法调节角度,健身康复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健身磁疗式康复器,本发明通过增设左夹环、右夹环,配合左垫板和右垫板,康复人员在使用时,左右脚不会从横杆上滑落,易控制,操作难度小,加之健身板两侧的第一弧形护板和第二弧形护板能够给康复人员身体侧面支撑,进一步降低操作难度,更易控制左右脚平衡,以达到良好的康复健身效果;通过在健身板上设置磁疗块,在健身板下方设置托架,康复人员能够通过托架灵活调节健身板的倾斜角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康复人员的康复效果。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健身磁疗式康复器,包括旋转装置、调节支架和健身板,旋转装置由横杆和固定连接在横杆中部的竖杆构成,调节支架由中空竖向支撑杆和固定连接在中空竖向支撑杆中部的连接杆构成,竖杆与中空竖向支撑杆上端转动连接,健身板与中空竖向支撑杆下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环,横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夹环,所述横杆左端下方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有左垫板,横杆右端下方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有右垫板,所述健身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护板,健身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护板,所述健身板表面上均匀布置有磁疗块,所述健身板底面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由弧形架、弧形凸起和托台构成,弧形架与托台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弧形凸起固定在弧形架中心处,所述托台通过弹簧柱与健身板底面弹性连接。所述健身板上滑动连接有颈枕,颈枕的宽度与健身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弧形架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防滑板底部有一体成型的锯齿层。所述连接杆由第一连接片、中间转动片和第二连接片构成,第一连接片一端与健身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转动片铰接,中间转动片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一端铰接,第二连接片另一端与中空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柱为四根,四根弹簧柱均匀分布在托台与健身板之间。所述颈枕上均匀分布有凸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采用“横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环,横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夹环,所述横杆左端下方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有左垫板,横杆右端下方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有右垫板,所述健身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护板,健身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护板,所述健身板表面上均匀布置有磁疗块,所述健身板底面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由弧形架、弧形凸起和托台构成,弧形架与托台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弧形凸起固定在弧形架中心处,所述托台通过弹簧柱与健身板底面弹性连接”这样的结构,康复人员使用时,身体躺在健身板上,左脚的前脚掌放在左夹环内,后脚跟放在左垫板上,右脚的前脚掌放在右夹环内,后脚跟放在右垫板上,通过左右脚的配合就能使横杆左右摆动,从而达到康复锻炼的目的,左右脚不会从横杆上滑落,易控制,操作难度小,加之健身板两侧的第一弧形护板和第二弧形护板能够给康复人员身体侧面支撑,进一步降低操作难度,更易控制左右脚平衡,以达到良好的康复健身效果;通过在健身板上设置磁疗块,磁疗块形成的磁场对康复人员的背部进行磁疗作用,在健身板下方设置托架,使用者靠自身重力压缩弹簧柱,健身板在弧形凸起上前后往复摆动,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健身板的倾斜角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康复人员的康复效果。二、健身板上滑动连接有颈枕,颈枕的宽度与健身板的宽度相适配,康复人员使用时,头可以放在颈枕上,锻炼舒适性更强,由于颈枕是滑动连接在健身板上的,康复人员可以根据自己使用习惯调节脚与横杆的行程,以达到舒适康复健身的目的。三、弧形架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防滑板底部有一体成型的锯齿层,康复人员用脚蹬横杆时,健身板会受到反作用力,而防滑板底部一体成型的锯齿层与地面接触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以抵消健身板所受的反作用力,减小健身板的晃动,以达到良好的康复健身效果。四、连接杆由第一连接片、中间转动片和第二连接片构成,第一连接片一端与健身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转动片铰接,中间转动片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一端铰接,第二连接片另一端与中空竖向支撑杆固定连接,康复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中间转动片,以实现横杆不同角度的摆放,达到不同强度的康复健身效果。五、弹簧柱为四根,四根弹簧柱均匀分布在托台与健身板之间,一方面能够为健身板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能够使健身板在弧形凸起上实现良好的前后往复摆动,最大化的调节健身板的倾斜角度,利于康复人员的康复锻炼效果。六、颈枕上均匀分布有凸起,康复人员在使用时凸起对颈部能够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使康复人员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健身板,2、横杆,3、竖杆,4、中空竖向支撑杆,5、连接杆,6、左夹环,7、右夹环,8、第一连杆,9、左垫板,10、第二连杆,11、右垫板,12、第一弧形护板,13、第二弧形护板,14、颈枕,15、防滑板,16、锯齿层,17、第一连接片,18、中间转动片,19、第二连接片,20、磁疗块,21、弧形架,22、弧形凸起,23、托台,24、弹簧柱,25、凸起。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健身磁疗式康复器,包括旋转装置、调节支架和健身板1,旋转装置由横杆2和固定连接在横杆2中部的竖杆3构成,调节支架由中空竖向支撑杆4和固定连接在中空竖向支撑杆4中部的连接杆5构成,竖杆3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上端转动连接,健身板1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下端连接,所述横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环6,横杆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夹环7,所述横杆2左端下方通过第一连杆8连接有左垫板9,横杆2右端下方通过第二连杆10连接有右垫板11,所述健身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护板12,健身板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护板13,所述健身板1表面上均匀布置有磁疗块20,所述健身板1底面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由弧形架21、弧形凸起22和托台23构成,弧形架21与托台2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弧形凸起22固定在弧形架21中心处,所述托台23通过弹簧柱24与健身板1底面弹性连接。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康复人员使用时,身体躺在健身板1上,左脚的前脚掌放在左夹环6内,后脚跟放在左垫板9上,右脚的前脚掌放在右夹环7内,后脚跟放在右垫板11上,通过左右脚的配合就能使横杆2左右摆动,从而达到康复锻炼的目的,左右脚不会从横杆2上滑落,易控制,操作难度小,加之健身板1两侧的第一弧形护板12和第二弧形护板13能够给康复人员身体侧面支撑,进一步降低操作难度,更易控制左右脚平衡,以达到良好的康复健身效果;通过在健身板1上设置磁疗块20,磁疗块20形成的磁场对康复人员的背部进行磁疗作用,大大提高了康复人员的康复效果,在健身板下方设置托架,使用者靠自身重力压缩弹簧柱,健身板在弧形凸起上前后往复摆动,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健身板的倾斜角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康复人员的康复效果。实施例2参见图2,一种健身磁疗式康复器,包括旋转装置、调节支架和健身板1,旋转装置由横杆2和固定连接在横杆2中部的竖杆3构成,调节支架由中空竖向支撑杆4和固定连接在中空竖向支撑杆4中部的连接杆5构成,竖杆3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上端转动连接,健身板1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下端连接,所述横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环6,横杆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夹环7,所述横杆2左端下方通过第一连杆8连接有左垫板9,横杆2右端下方通过第二连杆10连接有右垫板11,所述健身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护板12,健身板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护板13,所述健身板1表面上均匀布置有磁疗块20,所述健身板1底面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由弧形架21、弧形凸起22和托台23构成,弧形架21与托台2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弧形凸起22固定在弧形架21中心处,所述托台23通过弹簧柱24与健身板1底面弹性连接。所述健身板1上滑动连接有颈枕14,颈枕14的宽度与健身板1的宽度相适配。本实施例为较佳实施方式,健身板1上滑动连接有颈枕14,颈枕14的宽度与健身板1的宽度相适配,康复人员使用时,头可以放在颈枕14上,锻炼舒适性更强,由于颈枕14是滑动连接在健身板1上的,康复人员可以根据自己使用习惯调节脚与横杆2的行程,以达到舒适康复健身的目的。实施例3参见图3,一种健身磁疗式康复器,包括旋转装置、调节支架和健身板1,旋转装置由横杆2和固定连接在横杆2中部的竖杆3构成,调节支架由中空竖向支撑杆4和固定连接在中空竖向支撑杆4中部的连接杆5构成,竖杆3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上端转动连接,健身板1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下端连接,所述横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环6,横杆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夹环7,所述横杆2左端下方通过第一连杆8连接有左垫板9,横杆2右端下方通过第二连杆10连接有右垫板11,所述健身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护板12,健身板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护板13,所述健身板1表面上均匀布置有磁疗块20,所述健身板1底面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由弧形架21、弧形凸起22和托台23构成,弧形架21与托台2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弧形凸起22固定在弧形架21中心处,所述托台23通过弹簧柱24与健身板1底面弹性连接。所述健身板1上滑动连接有颈枕14,颈枕14的宽度与健身板1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弧形架21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5,防滑板15底部有一体成型的锯齿层16。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弧形架21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5,防滑板15底部有一体成型的锯齿层16,康复人员用脚蹬横杆2时,健身板1会受到反作用力,而防滑板15底部一体成型的锯齿层16与地面接触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以抵消健身板1所受的反作用力,减小健身板1的晃动,以达到良好的康复健身效果。实施例4参见图4,一种健身磁疗式康复器,包括旋转装置、调节支架和健身板1,旋转装置由横杆2和固定连接在横杆2中部的竖杆3构成,调节支架由中空竖向支撑杆4和固定连接在中空竖向支撑杆4中部的连接杆5构成,竖杆3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上端转动连接,健身板1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下端连接,所述横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环6,横杆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夹环7,所述横杆2左端下方通过第一连杆8连接有左垫板9,横杆2右端下方通过第二连杆10连接有右垫板11,所述健身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护板12,健身板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护板13,所述健身板1表面上均匀布置有磁疗块20,所述健身板1底面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由弧形架21、弧形凸起22和托台23构成,弧形架21与托台2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弧形凸起22固定在弧形架21中心处,所述托台23通过弹簧柱24与健身板1底面弹性连接。所述健身板1上滑动连接有颈枕14,颈枕14的宽度与健身板1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弧形架21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5,防滑板15底部有一体成型的锯齿层16。所述连接杆5由第一连接片17、中间转动片18和第二连接片19构成,第一连接片17一端与健身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转动片18铰接,中间转动片18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19一端铰接,第二连接片19另一端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连接杆5由第一连接片17、中间转动片18和第二连接片19构成,第一连接片17一端与健身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转动片18铰接,中间转动片18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19一端铰接,第二连接片19另一端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固定连接,康复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中间转动片18,以实现横杆2不同角度的摆放,达到不同强度的康复健身效果。实施例5参见图5,一种健身磁疗式康复器,包括旋转装置、调节支架和健身板1,旋转装置由横杆2和固定连接在横杆2中部的竖杆3构成,调节支架由中空竖向支撑杆4和固定连接在中空竖向支撑杆4中部的连接杆5构成,竖杆3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上端转动连接,健身板1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下端连接,所述横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环6,横杆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夹环7,所述横杆2左端下方通过第一连杆8连接有左垫板9,横杆2右端下方通过第二连杆10连接有右垫板11,所述健身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护板12,健身板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护板13,所述健身板1表面上均匀布置有磁疗块20,所述健身板1底面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由弧形架21、弧形凸起22和托台23构成,弧形架21与托台2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弧形凸起22固定在弧形架21中心处,所述托台23通过弹簧柱24与健身板1底面弹性连接。所述健身板1上滑动连接有颈枕14,颈枕14的宽度与健身板1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弧形架21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5,防滑板15底部有一体成型的锯齿层16。所述连接杆5由第一连接片17、中间转动片18和第二连接片19构成,第一连接片17一端与健身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转动片18铰接,中间转动片18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片19一端铰接,第二连接片19另一端与中空竖向支撑杆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柱24为四根,四根弹簧柱24均匀分布在托台23与健身板1之间。所述颈枕14上均匀分布有凸起25。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弹簧柱24为四根,四根弹簧柱24均匀分布在托台23与健身板1之间,一方面能够为健身板1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能够使健身板1在弧形凸起22上实现良好的前后往复摆动,最大化的调节健身板1的倾斜角度,利于康复人员的康复锻炼效果;颈枕14上均匀分布有凸起25,康复人员在使用时凸起25对颈部能够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使康复人员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对本发明作出一些显而易见的改变,但这些改变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