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产制造工人活动休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936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工人休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生产制造工人活动休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生产制造处理过程中,有必要改善工人的休息效果,方便更好地实现工人安全生产,改善生产活动进行处理效果,方便更好地予以进行生产制造,方便根据需要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生产制造工人活动休息系统,以便更好地开展汽车生产制造工人活动休息,改善汽车生产制造工人活动休息效果,方便根据需要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生产制造工人活动休息系统,包括底部支撑系统,底部支撑系统上部设有承载柱体机构,承载柱体机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休息室和右休息室,左休息室左侧和右休息室右侧分别安装有左承载装置和右承载装置,承载柱体机构上部设有顶部支撑连接机构;左休息室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工具系统和绳梯,右休息室左侧安装有绳梯,右承载装置左侧设有多个过渡连接装置,过渡连接装置下部均设有悬挂休息装置;左承载装置左侧和右承载装置右侧分别设有多个左承载机构和右承载机构,左承载机构左侧和右承载机构右侧分别设有多个左足踏装置和右足踏装置;顶部支撑连接机构上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单杠,单杠左右两侧均设有单杠支柱。

进一步地,底部支撑系统下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运动装置。

进一步地,底部支撑系统下部安装有风机系统,风机系统上部设有出风系统,出风系统上部设有多个吹风管道。

进一步地,顶部支撑连接机构上部安装有供水系统,供水系统下部设有出水系统,出水系统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出水管,出水系统上部安装有球形阀。

进一步地,绳梯右侧安装有多个休息板。

该系统中,休息工人在左休息室和右休息室内进行休息放松,休息工人可以利用绳梯或绳梯进行休息,也可以利用休息板进行休息,还可以利用悬挂休息装置进行休息。不同的休息方式难度不同,休息工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休息,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完成休息放松。打开球形阀,供水系统内储存的水进入出水系统,水再从出水管喷出,模拟外界下雨时的环境;在风机系统的作用下,风进入出风系统,再从吹风管道吹出,模拟外界刮风时的环境。休息工人在逼真的环境下进行休息放松,可以提高放松的效果。休息工人踩着左足踏装置或右足踏装置到达顶部支撑连接机构上,可以利用单杠进行引体向上放松,使身体得到综合放松。工具系统内储存有休息用工具,休息工人需要时可以方便地拿取使用。利用运动装置移动系统,使系统可以在不同地点使用。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系统能有效地针对汽车生产制造工人活动休息者提供合适的休息放松,改善了休息工人休息放松效果,方便根据需要给休息工人提供合适的环境进行放松,使用效果好,方便根据需要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汽车生产制造工人活动休息系统,包括底部支撑系统,底部支撑系统上部设有承载柱体机构,承载柱体机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休息室和右休息室,左休息室左侧和右休息室右侧分别安装有左承载装置和右承载装置,承载柱体机构上部设有顶部支撑连接机构;左休息室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工具系统和绳梯,右休息室左侧安装有绳梯,右承载装置左侧设有多个过渡连接装置,过渡连接装置下部均设有悬挂休息装置;左承载装置左侧和右承载装置右侧分别设有多个左承载机构和右承载机构,左承载机构左侧和右承载机构右侧分别设有多个左足踏装置和右足踏装置;顶部支撑连接机构上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单杠,单杠左右两侧均设有单杠支柱。底部支撑系统下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运动装置。底部支撑系统下部安装有风机系统,风机系统上部设有出风系统,出风系统上部设有多个吹风管道。顶部支撑连接机构上部安装有供水系统,供水系统下部设有出水系统,出水系统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出水管,出水系统上部安装有球形阀。绳梯右侧安装有多个休息板。

该系统在具体实施时,休息工人在左休息室和右休息室内进行休息放松,休息工人可以利用绳梯或绳梯进行休息,也可以利用休息板进行休息,还可以利用悬挂休息装置进行休息。不同的休息方式难度不同,休息工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休息,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完成休息放松。打开球形阀,供水系统内储存的水进入出水系统,水再从出水管喷出,模拟外界下雨时的环境;在风机系统的作用下,风进入出风系统,再从吹风管道吹出,模拟外界刮风时的环境。休息工人在逼真的环境下进行休息放松,可以提高放松的效果。休息工人踩着左足踏装置或右足踏装置到达顶部支撑连接机构上,可以利用单杠进行引体向上放松,使身体得到综合放松。工具系统内储存有休息用工具,休息工人需要时可以方便地拿取使用。利用运动装置移动系统,使系统可以在不同地点使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