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身机器人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717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身机器人玩具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玩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变身机器人玩具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儿童玩具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玩具车种类繁多,但是这些玩具车普遍都存在结构复杂、样式固定、功能单一、操作不方便、吸引力不强的问题,无法满足儿童的玩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身机器人玩具车,以解决目前玩具车结构复杂、功能单一、操作不方便、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以满足儿童的玩耍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身机器人玩具车,包括:

后车组件,所述后车组件包括后车壳、后车底以及安装在后车壳、后车底之间的第一变形驱动波箱和变形离合机构;所述第一变形驱动波箱由变形驱动箱上盖、变形驱动箱底盖以及固定安装在变形驱动箱上盖、变形驱动箱底盖之间的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第一变形电机、驱动过渡齿、输出轴和变形过渡齿轮构成;所述第一变形电机与变形过渡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变形离合机构由第一输出齿轮、固定轴、传动齿轮、弹簧和紧固件构成;所述固定轴一端与第一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传动齿轮、弹 簧后与紧固件固定连接;

车身组件,所述车身组件包括身体组件和大腿组件,所述身体组件上安装有开启组件、第二变形波箱、车身外壳、车门组件和手臂;所述大腿组件上安装有升降齿条和变形输出齿;

所述第二变形驱动波箱由变形箱右盖、变形箱左盖、升降输出齿、固定安装在变形箱右盖上的第二变形电机和固定安装在变形箱右盖与变形箱左盖之间的过渡齿轮构成;

所述变形输出齿由第三输出齿轮、转轴和固定柱构成,第三输出齿轮固定安装在固定柱上,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固定柱中;

所述开启组件由开启板、升降臂板、弹簧及安装在开启板上端左右两侧的车门悬臂构成;所述升降臂板上设置有一导槽,所述开启板通过一销柱固定在导槽中,且可沿所述导槽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变形离合机构的第一输出齿轮与变形输出齿的第三输出齿轮啮合,当第一变形电机驱动变形过渡齿轮转动时,对应带动变形离合机构中的传动齿轮转动,由传动齿轮带动第一输出齿轮转动,并带动第三输出齿轮转动,以使转轴转动,并驱动身体组件竖起或倒下;

所述第二变形电机通过所述过渡齿轮与升降输出齿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输出齿与所述升降齿条啮合,且当升降输出齿转动时,沿升降齿条对应上升或下降,并带动身体组件上升或下降;当身体组件上升或下降时,安装在身体组件上的开启组件随之上升或下降,开启组件上的弹簧接近大腿组件上的限位点,弹簧进一步向上升或下降时停止,此时弹簧拉着升降臂板停止上升或向下,而随之开启板上升或向下,通过车门悬臂推动或拉住车门组件,使车门组件打开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后车组件中还安装有K3行程开关和K4行程开关,所述变形输出齿驱动转轴转动,转轴驱动身体组件竖起或倒下触动K3行程开关或K4行程开关时,第一变形电机停止运转。

优选地,所述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分别与驱动过渡齿传动连接,并通过所述驱动过渡齿驱动玩具车前进、后退及转向。

优选地,所述大腿组件上还安装有K1行程开关和K2行程开关,升降输出齿转动沿升降齿条上升或下降,带动身体组件上升或下降触动K1行程开关或K2行程开关时,第二变形电机停止运转。

优选地,所述后车底上安装有万向轮组件。

优选地,所述身体组件上设置第五固定支点,所述第二变形驱动波箱通过所述第五固定支点固定在身体组件上。

所述车门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推动手臂运行的手臂推杆和用于压住手臂推杆以防止其露出在车门组件外部的推杆压件。

本发明通过安装在后车组件中的第一变形驱动波箱驱动变形离合机构带动,使转轴转动,以带动身体组件竖起或倒下,且在身体组件触动行程开关时,第一变形驱动波箱自动停止;另外,本发明通过安装在车身组件中的第二变形驱动波箱驱动升降输出齿沿升降齿条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身体组件随之上升或下降,同时带动开启组件相应上升或下降,并通过开启组件中的开启板上升或向下,带动车门悬臂推动或拉住车门组件,使车门组件打开或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玩具车向机器人变形以及机器人向玩具车变形的过程,极大的增强了玩具的娱乐性和可玩性,满足了儿童的玩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变身机器人玩具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变身机器人玩具车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变形为机器人后的车门打开双手放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变形为机器人后的身子上升与大腿分离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变身机器人玩具车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变身机器人玩具车的截面剖视图;

图7为变形输出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变形驱动波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变形离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变形驱动波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变形驱动波箱的输出齿与齿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1为本发明开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2a为本发明开门状态开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2b为本发明开门状态示意图;图12-3a为本发明关门状态开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3b为本发明关门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万向轮组件与后车底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身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车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1为本发明车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2为本发明车门组件关闭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6-3为本发明车门组件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后车组件100、后车壳102、后车底103、万向轮组件104、K3行程开关105、K4行程开关106、车身组件200、K1行程开关201、K2行程开关202、第三变形输出齿203、输出齿轮2031、转轴2032、固定柱2033、身体组件210、身子211、头部212、大腿组件213、升降齿条214、 开启组件220、开启板2201、第一固定支点2202、弹簧2203、拉手2204、第二固定支点2205、第三固定支点2206、第四固定支点2207、升降臂板2208、第五固定支点2209、导槽2210、导轨2211、车身外壳230、车门组件301、车门悬臂3011、手臂302、手臂推杆3021、推杆压件3022、第一变形驱动波箱400、变形离合机构401、第一输出齿4011、固定轴4012、传动齿轮4013、弹簧4014、紧固件4015、驱动过渡齿402、输出轴403、变形离合盖404、变形驱动箱上盖405、变形驱动箱底盖406、左驱动电机410、右驱动电机420、第一变形电机430、变形过渡齿轮432、第二变形驱动波箱500、升降输出齿501、第二变形电机502、过渡齿轮503、变形箱电机盖504、变形箱右盖505、变形箱左盖5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发明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娱乐性和可玩性强、能满足了儿童玩耍需求的变身机器人玩具车,其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可实现玩具车变成机器人以及机器人变形成为玩具车。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变身机器人玩具车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变身机器人玩具车主要包括有后车组件100和车身组件200。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变身机器人玩具车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后车组件100主要包括有后车壳102、后车底103以及安装在后车壳102、后车底103之间的第一变形驱动波箱400、变形离合机构401、K3行程开关105和K4行程开关106。

后车底103中固定安装有用于接收遥控器控制信号的控制线路板以及 为控制线路板供电的电池,后车底103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组件104,以实现玩具车在任意方向上的运行(见图13)。

车身组件200包括身体组件210和大腿组件213(图11)。

身体组件210上安装有开启组件220、第二变形波箱500、车身外壳230、车门组件301和手臂302。

大腿组件213上安装有K1行程开关201、K2行程开关202、升降齿条214和变形输出齿203(图11、图14)。

如图6、图7所示,图6为本发明变身机器人玩具车的截面剖视图;图7为变形输出齿的结构示意图。变形输出齿203由第三输出齿轮2031、转轴2032和固定柱2033构成,第三输出齿轮2031固定安装在固定柱2033上,转轴203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固定柱2033中。

如图6、图8所示,图6为本发明变身机器人玩具车的截面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第一变形驱动波箱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变形驱动波箱400由变形驱动箱上盖405、变形驱动箱底盖406以及固定安装在变形驱动箱上盖405、变形驱动箱底盖406之间的左驱动电机410、右驱动电机420、第一变形电机430、驱动过渡齿402、输出轴403和变形过渡齿轮432构成。

第一变形电机430与变形过渡齿轮432传动连接;而左驱动电机410、右驱动电机420及第一变形电机430分别与安装在后车底103中的控制线路板电联接,通过控制线路板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其运行。

变形离合机构401通过变形离合盖404固定安装在变形驱动箱上盖405上,第一变形电机430通过变形过渡齿轮432与变形离合机构401的传动齿轮4013传动连接,通过传动齿轮4013转动带动第一输出齿轮4011转动,且通过弹簧4014复位。

如图9所示,图9为变形离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变形离合机构401由第一输出齿轮4011、固定轴4012、传动齿轮4013、弹簧4014和紧固件4015构成;所述固定轴4012一端与第一输出齿轮401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传动齿轮4013、弹簧4014后与紧固件4015固定连接。

第一变形电机430通过变形过渡齿轮432与变形离合机构401的传动齿轮4013传动连接,通过传动齿轮4013转动带动第一输出齿轮4011转动;第一输出齿轮4011对应与第三输出齿轮2031啮合,且带动第三输出齿轮2031转动,从而通过第三输出齿轮2031带动与其连接的转轴2032转动,当转轴2032转动时,对应带动身体组件210竖起或倒下。

转轴2032转动时驱动身体组件210会随之竖起或倒下,而身体组件210竖起时,完成玩具车向机器人的变化过程;而身体组件210倒下时,完成机器人向玩具车的变化过程。

由于后车组件100中安装有K3行程开关105和K4行程开关106,所述变形输出齿203驱动转轴2032转动,转轴2032驱动身体组件210竖起或倒下触动K3行程开关105或K4行程开关106时,第一变形电机430停止运转。

当转轴2032驱动身体组件210竖起到最高限位时,此时说明已经变形到机器人状态,此时触动行程开关,第一变形电机430停止运转;同样的,当转轴2032驱动身体组件210放下到最低限位时,此时说明已经变形到玩具车状态,此时也会触动行程开关,第一变形电机430也随之停止运转(见图3、图4)。

本实施例中K3行程开关105和K4行程开关106分别表示的是在玩具车状态和机器人状态下的两种情况。

比如K4行程开关106在转轴2032转动而身体组件210竖起时,对应被触动,此时为变身机器人状态;而同样,当转轴2032转动而身体组件210倒下到时,对应触动K3行程开关105,此时处于玩具车状态。

不论是触动K3行程开关105,还是触动K4行程开关106,第一变形电机430都会停止运转。

如图5、10、图15所示,图5为本发明变身机器人玩具车的侧面剖视图;图10为本发明第二变形驱动波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车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变形驱动波箱500由变形箱右盖505、变形箱左盖506、固定安装在变形箱右盖505上的第二变形电机502、安装在变形箱左盖506上的升降输出齿501和固定安装在变形箱右盖505与变形箱左盖506之间的过渡齿轮503构成。

其中第二变形电机502与安装在后车底103中的控制线路板电联接,通过控制线路板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其运行,且第二变形电机502与过渡齿轮503传动连接,所述过渡齿轮503与升降输出齿501啮合连接,当第二变形电机502运行时对应带动升降输出齿501转动。

如图12-1所示,图12-1为本发明开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开启组件220固定安装在身体组件210上,由开启板2201、升降臂板2208、安装在开启板2201上端左右两侧的车门悬臂3011及安装在开启板2201上与所述车门悬臂3011连接的弹簧2203构成,其中开启板2201上设置有导槽2210。

如图11、12-2a、12-2b所示,图11为第二变形驱动波箱的输出齿与齿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2a为本发明开门状态开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2b为本发明开门状态示意图。身体组件210包括有身子211、头部212和升降齿条214。

升降输出齿501与升降齿条214啮合,身体组件210上设置有第五固定支点2209,所述第二变形驱动波箱500通过所述第五固定支点2209固定在身体组件210上。当升降输出齿501转动时,沿升降齿条214对应上升或下降,并带动身体组件210上升或下降。

身体组件210上设置有导轨2211,所述开启板2201活动固定于所述导轨2211上,且可沿所述导轨2211上下移动(见图12-2b)。

所述升降臂板2208活动固定在导槽2210中,且可沿导槽2210上下移动。

由于第二变形驱动波箱500与身体组件210固定安装在一起,因此当第二变形驱动波箱500沿着升降齿条214上升或下降时,对应会带动身体组件210上升或下降。

开启组件220固定安装在身体组件210上,当身体组件210上升或下降,随之带动开启组件220上升或者下降。

在大腿组件213上安装有K1行程开关201和K2行程开关202,升降输出齿501转动沿升降齿条214上升或下降,带动身体组件210上升或下降触动K1行程开关201或K2行程开关202时,此时说明身体组件210已经到达上限位;同样地,当第二变形驱动波箱500下降到下端的K2行程开关202时,对应触动K2行程开关202,此时说明身体组件210已经到达下限位。而不论身体组件210上升或者下降到K1行程开关201或K2行程开关202时,都说明已经达到变形目的了,此时第二变形电机502停止运转(见图2、图11)。

当升降输出齿501转动时,第二变形驱动波箱500沿升降齿条214对应上升,并带动身体组件210上升;当身体组件210上升时,固定安装在 身体组件210上的开启组件220随之上升,而开启组件220上的弹簧2203接近大腿组件213上的限位点,弹簧2203进一步向上升时停止,此时弹簧2203拉着升降臂板2208停止上升,而升降臂板2208通过第二固定支点2205与身体组件210固定(第一固定支点2202向上,第二固定支点2205向下),第一固定支点2202与第二固定支点2205形成了一个力臂,升降臂板2208只能旋转向下,升降臂板2208上开有一个导槽2210,开启板2201通过一个销柱固定在导槽2210中,随之上升,从而推动两个装在开启板2201上的车门悬臂3011向两侧张开,并推动车门组件301,使车门组件301打开(见图3、图4)。

开启板2201上端的车门悬臂3011打开时,车门悬臂3011与车门组件301连接处的第三固定支点2206上移、且同时第四固定支点2207下移,从而实现车门组件301打开。

如图12-3a、12-3b所示,图12-3b为本发明关门状态示意图;图12-3a为本发明关门状态开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当升降输出齿501转动时,第二变形驱动波箱500沿升降齿条214对应下降,并带动身体组件210下降;当身体组件210下降时,固定安装在身体组件210上的开启组件220随之下降,而开启组件220上的弹簧2203接近大腿组件213上的限位点,弹簧2203进一步向向下时停止,此时弹簧2203拉着升降臂板2208停止向下,而升降臂板2208通过第二固定支点2205与身体组件210固定(第一固定支点2202向上,第二固定支点2205向下),第一固定支点2202与第二固定支点2205形成了一个力臂,升降臂板2208只能旋转向上,升降臂板2208上开有一个导槽2210,开启板2201通过一个销柱固定在导槽2210中,随之下降,从而拉住两个装在开启板2201上 的车门悬臂3011向内收缩,并拉住车门组件301向内收缩,使车门组件301关闭(见图3、图4)。

开启板2201上端的车门悬臂3011被拉住向内收缩时,车门悬臂3011与车门组件301连接处的第三固定支点2206下移、且同时第四固定支点2207上移,从而实现车门组件301关闭。

如图16-1、16-2、16-3所示,图16-1为本发明车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2为本发明车门组件关闭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6-3为本发明车门组件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车门组件301上安装有手臂推杆3021和推杆压件3022,通过所述手臂推杆3021可推拉手臂302伸出或缩进,而推杆压件3022则用于压住手臂推杆3021以防止其在推拉手臂302过程中露出在车门组件301外部。

手臂推杆3021拉动手臂302转动,使手臂302收缩到车门组件301内(图16-2)。

手臂推杆3021推动手臂302转动,使手臂302伸出到车门组件301外部(图16-2)。

不论上述手臂推杆3021如何工作,均通过推杆压件3022压住以防止其露出在车门组件301外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第一变形驱动波箱驱动变形离合机构带动,使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身体组件竖起或倒下,且在触动K3\K4行程开关时,自动停止。

当身体组件竖起之后,可通过安装在车身组件中的第二变形驱动波箱驱动升降齿轮沿着升降齿条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带动身体组件随之上升或下降,实现向机器人变形的过程,而同时还会带动开启组件相应上升或下 降,以带动车门组件打开或者闭合,实现手臂露出或收起。

本发明从玩具车变形成机器人过程如下:通过按压遥控器的变身机器人按键,控制线路板接收到控制信号对应第一驱动变形波箱中的第一变形电机工作,此时第一变形电机带动变形离合机构工作,由变形离合机构实现车身组件与前车组件向上变形,而当与后车组件差不多与车身组件成90度时,对应触发到行程开关动作,此时则控制第一变形电机停止工作;而此时第二驱动变形波箱启动,其通过传递至升降齿条,身体组件沿升降齿条上升,从而使身子与大腿分离,即身子升起来,而装在身子背面的开启组件上的弹簧顶到大腿,此时安装在身子上的车门打开,当车门打开到一定程度时,双手放下。

机器人向玩具车的变形,与上述过程相反。

当变形成机器人后,转弯时:通过遥控的向左转弯按键控制左轮速度,通常左轮速度是右轮速度的10%至50%,此时右轮速度全速前进,从而达到转弯的效果。同样地,当车前进/后退时:按遥控向前/向后时,可以控制左右轮速度全速前进/后退。

以上是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变身机器人玩具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