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玩架用接头以及攀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54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攀玩架用接头,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连接有多个管件的接头轴的接头主体,以及被形成为短条棒状、且在一端侧连接有所述管件的转动构件;

在所述转动构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接头主体,均形成有平板状部被夹在分叉状部从而使所述管件能够弯曲的弯曲部,

在所述弯曲部的外周设置有在内周面设置有卡合突起的筒状的罩盖构件,

所述罩盖构件中,被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引导槽和所述卡合突起相卡合并在轴向上前后移动自如地被引导,并且,在前进端位置周壁与所述平板状部或者所述分叉状部相抵接从而限制所述弯曲部的弯曲,在后退端位置所述周壁不与所述平板状部或者所述分叉状部相抵接而解除所述弯曲部的弯曲。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攀玩架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槽具备:在所述罩盖构件的前进端位置向轴心周向的一方向侧,转动自如地引导所述罩盖构件的一方向引导槽;以及在所述罩盖构件的后退端位置向轴心方向的另一方向侧,转动自如地引导所述罩盖构件的另一方向引导槽。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攀玩架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向引导槽及所述另一方向引导槽,具备被形成为所述罩盖构件的所述卡合突起能够跨越的跨越突起部。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攀玩架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部被形成在所述接头主体,所述分叉状部被形成在所述转动构件。

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攀玩架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部被形成在所述接头主体,所述分叉状部被形成在所述转动构件。

6.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攀玩架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部被形成在所述接头主体,所述分叉状部被形成在所述转动构件。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攀玩架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部被形成在所述接头主体,所述分叉状部被形成在所述转动构件,

在所述平板状部的突出端部设置有被形成为在俯视图上的凸圆弧状,且从所述突出端部突出的转动限制突起,

在与所述平板状部的所述突出端部相对向的所述分叉状部的分叉口的面上,设置有模仿所述平板状部的所述突出端部而被形成为在俯视图上的凹圆弧状,且与所述转动限制突起相抵接的抵接部。

8.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攀玩架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部被形成在所述接头主体,所述分叉状部被形成在所述转动构件,

在所述平板状部的突出端部设置有被形成为在俯视图上的凸圆弧状,且从所述突出端部突出的转动限制突起,

在与所述平板状部的所述突出端部相对向的所述分叉状部的分叉口的面上,设置有模仿所述平板状部的所述突出端部而被形成为在俯视图上的凹圆弧状,且与所述转动限制突起相抵接的抵接部。

9.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攀玩架用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部被形成在所述接头主体,所述分叉状部被形成在所述转动构件,

在所述平板状部的突出端部设置有被形成为在俯视图上的凸圆弧状,且从所述突出端部突出的转动限制突起,

在与所述平板状部的所述突出端部相对向的所述分叉状部的分叉口的面上,设置有模仿所述平板状部的所述突出端部而被形成为在俯视图上的凹圆弧状,且与所述转动限制突起相抵接的抵接部。

10.一种攀玩架,具有: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攀玩架用接头的攀玩架部,以及与所述攀玩架部相邻而连接的秋千部;

所述秋千部具备:通过连接管件分别与设置面上的2处的所述攀玩架用接头相连接的2根秋千支撑台管件;通过连接支撑构件和各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相连接并朝上方倾斜延伸的2根秋千纵向支撑管件;通过在上方的端部与2根所述秋千纵向支撑管件相连接的交叉部以及所述攀玩架部,两端被拆装自如地支撑并被横架的秋千横向支撑管件;以及摇动自如地被设置在所述秋千横向支撑管件的秋千;

所述连接支撑构件具备:支撑所述秋千纵向支撑管件的支撑部,以及被固定于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并被形成在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的外周的滑动筒部;

所述滑动筒部在与所述攀玩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外周形成有螺纹部,

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在与所述攀玩架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部拧合的螺纹构件。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攀玩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的所述攀玩架部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外螺纹部,

所述连接管件和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通过被形成为能够弯曲的秋千支撑台弯曲部连接,

在所述秋千支撑台弯曲部的外周设置有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该秋千支撑台罩盖构件其外径与所述秋千支撑台管件相同,并且在内径部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部拧合的内螺纹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