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互文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734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互文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互文具结构,尤其是一种交互文具。



背景技术:

平常的文具用品,主要的功能和结构单一,产品的互动娱乐性不足,单单对造型和功能的再设计,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生活用品的需求。

互动娱乐功能的结构特点来源于传统孔明锁,又名鲁班锁。这类结构的特点在于,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结构,曾广泛流传于民间。近年来又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放松身心,开发大脑,灵活手指均有好处,是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孔明锁看上去简单,其实内中奥妙无穷,不得要领,很难完成拼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休闲用具。

孔明锁的种类各式各样,千其百怪。其中以最常见的六根和九根的孔明锁最为著名。其中,六根的孔明锁又按照地区、设计理念的不同,在构造上也不同。按照榫形,把六根孔明锁主要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当然,六根孔明锁的榫形是远远不局限于这两种的。九根孔明锁,挑选其中的若干根,可以完成“六合榫”、“七星结”、“八达扣”、“鲁班锁”。九种榫形要同时满足不同数量实现四种咬合结构,实为不易之事。

孔明锁是一种十分巧妙的休闲玩具,在日常生活中于放松身心,开发大脑,均有好处,但孔明锁不得要领,很难完成拼合,如能在其构造中引入拼图提示,将有助于降低难度,如果能把孔明锁锁块的榫卯结构设计为可活动的,将有助于增加拼接方法并提升娱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互文具,仿照孔明锁构造并引入拼图结构,并把锁块的榫卯结构设计为可活动架构,即降低了孔明锁的拼接难度,又增加了孔明锁的拼接方法。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互文具,由若干孔明锁锁块以榫卯结构相互咬合拼接而成,所述孔明锁锁块为片状体或片状体与棍状体的连接结构,所述片状体侧边设有若干个凹口,所述棍状体插于片状体侧边凹口处形成孔明锁锁块的榫,片状体侧边的空置凹口形成孔明锁锁块的卯,所述片状体的上端面处设有拼图图块层。

所述片状体及棍状体均以实木材料成型。

所述交互文具还包括一橡胶锤,所述橡胶锤用于在拼接过程对榫卯结构施力以稳定其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孔明锁锁块为片状体或片状体与棍状体的连接结构,所述片状体的上端面处设有拼图图块层;该设计为孔明锁拼接过程引入了拼图提示,当拼接过程不得要领时,可以参照拼图图样,找到拼接切入点来完成拼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孔明锁锁块为片状体或片状体与棍状体的连接结构,所述片状体侧边设有若干个凹口,所述棍状体插于片状体侧边凹口处形成孔明锁锁块的榫,片状体侧边的空置凹口形成孔明锁锁块的卯,该设计把孔明锁锁块的榫卯结构设计为可活动的,增加了孔明锁的交互拼接方法。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交互文具还包括一橡胶锤,所述橡胶锤用于在拼接过程对榫卯结构施力以稳定其连接关系;该设计可以让用户方便地对榫卯结构施力以强化其连接,同时又不易损坏拼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若干个设有拼图图块层的片状体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棍状体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片状体与棍状体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拼接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中:1-拼图图块层;2-凹口;3-棍状体;4-片状体;5-孔明锁锁块的卯;6-孔明锁锁块的榫;7-片状体与棍状体的连接结构;8-孔明锁锁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交互文具,由若干孔明锁锁块8以榫卯结构相互咬合拼接而成,所述孔明锁锁块8为片状体4或片状体与棍状体3的连接结构7,所述片状体4侧边设有若干个凹口2,所述棍状体3插于片状体侧边凹口2处形成孔明锁锁块的榫6,片状体侧边的空置凹口形成孔明锁锁块的卯5,所述片状体4的上端面处设有拼图图块层1。

所述片状体4及棍状体3均以实木材料成型。

所述交互文具还包括一橡胶锤,所述橡胶锤用于在拼接过程对榫卯结构施力以稳定其连接关系。

实施例:

当拼图图块的拼接完成图案为座钟时,使用者先参照完成形态的座钟图案,按可能的拼接位放置片状休4,在凹口2处插置棍状体3,形成各个孔明锁锁块,并尝试正确的拼接位置,当片状体4、棍状体3的插接及排列顺序正确时,使用者以孔明锁锁块8上的榫6和卯5结构接合锁块,并以橡胶锤敲击使锁块间的接合稳定,稳定地把孔明锁锁块拼接完成,各锁块的片状体4上的拼图图块层1相互拼合形成座钟图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