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距脚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9262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限距脚蹬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锻炼人腿脚力量的限距脚蹬器。



背景技术:

每年我国有千万人不慎跌倒,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无比的痛苦和不便。有的跌倒后再也起不来,有的终生拄着拐杖,行走艰难,严重的更是常年卧床无法行动。也有人因各种腿部疾病,如关节炎、风湿、类风湿、骨质疏松、肌肉肿胀等,引起气血受阻,导致腿脚活动能力减弱。目前,虽有一些腿部的物理治疗方法,但效果均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限距脚蹬器,它可以锻炼人的腿脚,提高人腿脚的承受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限距脚蹬器,包括脚蹬板和长度控制杆,所述长度控制杆能够伸缩调节长度,所述脚蹬板连接在长度控制杆上,并与长度控制杆的可伸缩部分垂直。

所述脚蹬板的材质可以是木板或塑料成型板,尺寸可以设计为长25-30厘米,宽12里,厚2厘米。

所述长度控制杆可以采用不锈钢方管或不锈钢圆管,并包括内管和外管。不锈钢方管的尺寸可以设计成外管3×3厘米,内管尺寸为2.5×2.5厘米,内管和外管上开有限距孔,内管和外管通过插销固定位置并调节长度控制杆的长度。不锈钢圆管的尺寸可以设计成外管直径3厘米,内管直径2.5厘米,内管和外管通过螺丝固定位置并调节长度控制杆的长度。

所述长度控制杆不与脚蹬板连接的一端的末尾可以设置U型挂钩,用于与座椅连接(椅座前后可各设置一根横杆,限距脚蹬器的长度控制杆搁在横杆上,长度控制杆末端的U型挂钩钩住椅座后面的横杆)。

本实用新型的限距脚蹬器,通过反复的重力碰撞、挤压、摩擦,锻炼使用者的腰腿各关节,增加腿部力量,提高腿脚承受能力和活动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限距脚蹬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限距脚蹬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塑料泡沫靠垫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脚蹬板

2:长度控制杆

3:螺丝

4:限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述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限距脚蹬器,包括脚蹬板和长度控制杆。脚蹬板的材质为木板或塑料成型板,长25-30厘米,宽12里,厚2厘米。长度控制杆采用不锈钢圆管,该不锈钢圆管包含外管和内管,外管直径3厘米,内管直径2.7厘米,内管和外管通过螺丝固定位置并调节长度控制杆的长度。脚蹬板和长度控制杆采用图1所示方式连接,并且脚蹬板垂直于长度控制杆的可伸缩部分。

使用时,将限距脚蹬器与椅子的椅座背面相连接,使用者坐在椅子上,为增加舒适度,可在腰部、髋关节和骨盆间放置一块PEF珍珠棉塑料泡沫靠垫(长30厘米,宽18厘米,厚5厘米),然后使用者双腿伸直,双脚抵在脚蹬板上,调节长度控制杆至合适长度,进行以下锻炼活动:

1.使用者双腿膝关节弯曲,脚掌用力撑抵脚蹬板,重复进行膝盖伸直、弯曲的动作,锻炼腿脚上的关节、韧带和肌肉。

2.使用者手掌放在膝盖上,连续多次弯腰,每次弯腰时,手掌用力帮助膝关节下压,让髋关节和盆骨两关节增加摩擦,提高髋关节和盆骨两关节的承受能力。

3.使用者腿伸直,手放在小腿上,连续多次来回弯腰,同时用手按摩小腿,将腰部的不适转移到脚部踝关节处。

4.使用者腿伸直,反复多次弯曲膝关节,使踝关节后缩,脚后跟离开脚蹬板,涌泉穴反复多次触碰脚蹬板,从而起到刺激穴位、使脚部气血通畅的功效。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限距脚蹬器,包括脚蹬板和长度控制杆。脚蹬板的材质为木板或塑料成型板,长25-30厘米,宽12里,厚2厘米。长度控制杆采用不锈钢方管,该不锈钢方管包含内管(2.5×2.5厘米)和外管(3×3厘米),内管和外管上开有限距孔(间隔距离可以设定为1厘米),内、外管通过插销(0.8×6厘米)固定位置并调节长度控制杆的长度。脚蹬板和长度控制杆采用如图2所示方式连接,并且脚蹬板垂直于长度控制杆的可伸缩部分。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