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双杠健身器。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健身运动不断发展,给健身器械生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生机。其中有些是健身者是要锻炼上肢力量训练,对于这样的训练单双杆来的比较实在,但一般单双杆都在室外,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在室内使用的单双杠健身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支架体、单杠架、双杠架,所述的支架体由底座、两个支撑架、两根直管、两根弯管组成,该两根直管呈对称分布,且固定在底座上并呈倾斜状,该处于倾斜状的直管与底座间设置有支撑架,弯管固定在该直管上;所述的两根弯管的上端固定有单杠架,两根直管上套有双杠架并通过上下调节旋钮调节高低,两根直管间通过横管固定有靠垫,该靠垫位于双杠架的后端,两根直管的下端设置有脚架。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杠架由撑垫板、手撑架、竖握手管、横握手管组成,该手撑架套于两根直管上并呈对称分布,在该手撑架上固定有撑垫板,竖握手管、横握手管固定在手撑架上,其中竖握手管与手撑架间呈90°夹角状,横握手管与手撑架间呈平行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单杠架的两端为向下倾斜状,其中间段为直线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具有结构简单、能在室内室外都可使用、健身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支架体;2、单杠架;3、双杠架;4、上下调节旋钮;5、横管;6、靠垫;7、脚架;11、底座;12、支撑架;13、直管;14、弯管;31、撑垫板;32、手撑架;33、竖握手管;34、横握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体1、单杠架2、双杠架3,所述的支架体1由底座11、两个支撑架12、两根直管13、两根弯管14组成,该两根直管13呈对称分布,且固定在底座11上并呈倾斜状,该处于倾斜状的直管13与底座11间设置有支撑架12,弯管14固定在该直管13上;所述的两根弯管14的上端固定有单杠架2,两根直管13上套有双杠架3并通过上下调节旋钮4调节高低,两根直管13间通过横管5固定有靠垫6,该靠垫6位于双杠架3的后端,两根直管13的下端设置有脚架7。
所述的双杠架3由撑垫板31、手撑架32、竖握手管33、横握手管34组成,该手撑架32套于两根直管13上并呈对称分布,在该手撑架32上固定有撑垫板31,竖握手管33、横握手管34固定在手撑架32上,其中竖握手管33与手撑架32间呈90°夹角状,横握手管34与手撑架32间呈平行状。
所述的单杠架2的两端为向下倾斜状,其中间段为直线形。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当健身者做引起向上时,可以通过手拉单杠架2来实现锻炼;当健身者做双手支撑动作时,可以手握竖握手管33或横握手管34,并且手肘撑于撑垫板31上来实现锻炼。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