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跳舞娃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5359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旋转跳舞娃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机器人,尤其是一种旋转跳舞娃娃。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玩具机器人,功能比较简单,如只能通过遥控器来控制玩具机器人实行前进、后退的行走,内容乏味,很难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从而没有市场。

如申请号为93245965.X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改进的跳舞玩偶,用电机带动齿轮,利用连杆与凸轮的组合使玩偶的左手左脚、右手右脚分别产生逆向动作,且在其头部靠一轴作松动置入,可配合手脚也产生动作,在手部设一可令手自由调整角度的旋转棘轮机构。

上述的玩偶虽然对观赏性、趣味性有了改善,然而依旧满足不了人们对玩偶的进一步的要求,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实现多种动作,提高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旋转跳舞娃娃。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跳舞娃娃,包括头部、躯体、设置在所述躯体左右两侧的手臂以及设置在所述躯体下方左右两侧的脚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脚部包括脚部壳体、主动轮、从动轮、以及置于所述脚部壳体内的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的脚部驱动机构,所述主动轮转动支撑在所述脚部壳体的后部,所述从动轮转动支撑在所述脚部壳体的前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动轴在左右方向上水平延伸,并且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至少部分地露出于所述脚部壳体下方。

为便于脚部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轮转动,所述脚部壳体内还设置有连接在所述脚部驱动机构和主动轮之间的脚部传动机构,从而将所述脚部驱动机构的输出传递到所述主动轮。

优选的,所述脚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主动皮带轮,所述脚部传动机构则包括通过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连接的第一从动皮带轮,以及将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的转动传递至所述主动轮的第一齿轮组。

为丰富跳舞娃娃的动作,增加乐趣,所述躯体包括与所述脚部连接的下躯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下躯体上方的上躯体,所述上躯体内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选择性地驱动所述上躯体相对下躯体转动、或者驱动所述头部和手臂相对所述上躯体摆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转动传动机构、摆动传动机构和牙箱,所述牙箱固定在所述上躯体内,所述转动传动机构将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传递到所述牙箱,从而由所述牙箱带动所述上躯体转动;所述摆动传动机构将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传递到所述头部和手臂,从而带动所述头部和手臂转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通过切换机构选择性地与所述转动传动机构和摆动传动机构配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动皮带轮,所述牙箱前侧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的第二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的中心设置有皮带轮轴,所述皮带轮轴穿入到所述牙箱内;所述切换机构设置在所述牙箱内,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由所述皮带轮轴带动在竖直面内转动的凸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凸轮上的至少一个齿轮,所述转动传动机构和摆动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凸轮转动的两个方向上,所述齿轮在所述凸轮正转或反转时选择性地与所述转动传动机构和摆动传动机构配合。

上躯体的转动结构为,所述牙箱的底部形成有下开口的圆柱形牙箱底座,所述下躯体内设置有支承底座,所述牙箱底座能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承底座上;所述转动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与所述切换机构的齿轮啮合、并通过齿轮传动使得所述牙箱底座在水平面上旋转。

手臂和头部的摆动结构为,所述摆动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组、设置在所述牙箱后侧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设置在所述牙箱前侧的第三连杆、第一偏心凸轮、以及第二偏心凸轮,所述第三齿轮组与所述切换机构的齿轮啮合、并通过齿轮传动使得所述第一偏心凸轮和第二偏心凸轮在竖直面内同轴地旋转,所述第一偏心凸轮和第二偏心凸轮的转动轴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延伸;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手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牙箱固定,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牙箱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头部连接;所述第一偏心凸轮带动所述第一连杆在所述第二连杆限定的路径上运动而带动所述手臂摆动,所述第二偏心凸轮带动所述第三连杆相对所述牙箱转动而带动所述头部摆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位于中间上方的水平延伸的第一滑槽、以及位于第一滑槽下方两侧的水平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每个手臂包括手臂本体和转动连接在手臂本体顶端的手臂支点,所述手臂支点滑动支撑在所述第二滑槽内,而所述第一偏心凸轮的第一偏心轴则向后滑动支撑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杆上间隔布置有连杆支点,所述第二连杆设置在第一连杆后侧,所述第二连杆上开设有竖直延伸的、上下间隔布置的导向槽,所述连杆支点分别滑动支撑在导向槽内。

优选的,所述牙箱的顶部设置有前后水平延伸的固定轴,所述第三连杆上开设有轴孔,所述固定轴向前转动支撑在轴孔内,所述第三连杆上还开设有竖直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二偏心凸轮的第二偏心凸轴向前滑动支撑在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三连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头部连接的球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脚部设置由脚部驱动机构驱动的主动轮,可以分别控制每个脚部内的脚部驱动机构的转动方向,从而使得娃娃前进、后退和旋转;通过在上躯体内设置转动传动机构和摆动传动机构,选择性由驱动机构驱动,从而可带动头部、手臂相对上躯体摆动,或者带动上躯体相对下躯体转动,由此使得娃娃的动作较为丰富,乐趣和观赏性都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跳舞娃娃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跳舞娃娃的脚部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跳舞娃娃的脚部隐藏上壳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跳舞娃娃的脚部隐藏上壳和传动机构壳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跳舞娃娃隐藏部分躯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跳舞娃娃隐藏上躯体后壳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跳舞娃娃的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跳舞娃娃的驱动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跳舞娃娃的驱动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背面);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跳舞娃娃的驱动装置的牙箱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跳舞娃娃的驱动装置的牙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旋转跳舞娃娃,为大致的人形,包括头部1、躯体、两个手臂4以及两个脚部5,躯体包括上躯体2和下躯体3。上躯体2设置在头部1下方,头部1可以相对上躯体2摆动,上躯体2则可以相对下躯体3转动,手臂4分别设置在上躯体2的两侧、并可相对上躯体2摆动。下躯体3的下部形成有两个腿部31,脚部5则分别设置在下躯体3的腿部31下方。为便于描述,在本说明书中,“前”指脚部5所指的方向,“后”指脚部5背离的方向,“左”、“右”指两个手臂4相对躯体设置的方向。

参见图2~图4,两个脚部5的结构相同,下文以其中一个脚部5为例进行说明。脚部5包括脚部壳体51、设置在脚部壳体51内的脚部驱动机构52、脚部传动机构53、主动轮54和从动轮55。脚部壳体51包括上下扣合而成的上脚部壳体511和下脚部壳体512,腿部31的底部与上脚部壳体511的顶部连接,从而脚部5行走时可带动下躯体3,从而带动整体行走。主动轮54和从动轮55至少部分露出于脚部壳体51的底部下方,以便支撑在脚部壳体51下方进行行走。主动轮54可位于脚部壳体51的后部,而从动轮55则位于脚部壳体51的前部,主动轮54和从动轮55的转动轴均为在左、右方向上水平延伸,即主动轮54和从动轮55在竖直面内旋转。

脚部驱动机构52在本实施例中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可以设置第一主动皮带轮521,而脚部传动机构53则包括第一从动皮带轮531和第一齿轮组532,第一主动皮带轮521和第一从动皮带轮531之间绕设有第一皮带522,由此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可驱动第一从动皮带轮531转动。第一齿轮组532可包括至少两个互相啮合、或同轴转动的齿轮,第一从动皮带轮531可以与第一齿轮组532的最前一个(以传动的先后区分最前和最后的齿轮)齿轮同轴,从而带动这一齿轮转动,齿轮组的最后一个齿轮与主动轮54同轴布置(主动轮54在竖直面内转动,其转动轴水平)。由此,当电机启动时,可驱动主动轮54转动,当主动轮54转动时,带动脚部壳体51前进或后退,由此带动从动轮55随之转动。当两个脚部5的电机同向旋转时,即带动两个脚部5的主动轮54同向旋转,则此时整个旋转跳舞娃娃可以前进或后退;当两个脚部5的电机互为反向旋转时,即带动两个脚部5的主动轮54互为反向旋转,则此时整个旋转跳舞娃娃可以以其中一个脚部5为转动中心旋转。

脚部壳体51内还可以设置用于控制脚部驱动机构52的控制线路板、以及为控制线路板供电的电源,控制线路板上可设置有无线接收模块,从而便于通过遥控器对脚部驱动机构52进行操作。

参见图5~图11,上躯体2和下躯体3均可以由前壳和后壳前后扣合而成,上躯体2和下躯体3内均形成有空腔。躯体的空腔内设置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上躯体2相对下躯体3转动、以及驱动头部1、手臂4相对上躯体2摆动。

驱动装置设置在上躯体2的空腔内,包括驱动机构61、转动传动机构62、摆动传动机构63以及牙箱64。其中,驱动机构61采用电机,其设置在牙箱64上。牙箱64在上躯体2内连接固定,包括牙箱本体641以及设置在压箱本体641前侧的牙箱盖642,牙箱本体641和牙箱盖642之间形成有空腔。牙箱本体641的底部形成有下开口的圆柱形牙箱底座6411,牙箱底座641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座6412,用于容置驱动机构61并将驱动机构61固定在驱动机构座6412内。电机的输出轴从驱动机构座6412的前侧伸出,用于驱动转动传动机构62和摆动传动机构63。可在下躯体3内设置控制线路板和电源,从而为驱动机构61供电,控制其工作;同样的,控制线路板上可设置有无线接收模块,从而便于通过遥控器对驱动机构61进行操作。

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动皮带轮611,第二主动皮带轮611通过第二皮带612带动第二从动皮带轮613,第二从动皮带轮613用于带动一切换机构。当电机启动时,可以驱动第二从动皮带轮613转动。第二主动皮带轮611和第二从动皮带轮613均在竖直面内旋转,且两者的旋转轴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延伸。

第二从动皮带轮613的中心设置有皮带轮轴6131,皮带轮轴6131穿过牙箱盖642而穿入到牙箱64内,同时也使得第二从动皮带轮613转动支撑在牙箱64前侧,第二从动皮带轮613的皮带轮轴6131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延伸。切换机构设置在牙箱64内,包括凸轮651、第一齿轮652以及第二齿轮653,其中,皮带轮轴6131穿过凸轮651从而能带动凸轮651转动,而第一齿轮652设置在皮带轮轴6131上,而第二齿轮653则与第一齿轮652啮合并与凸轮651转动连接。由此,当第二从动皮带轮613如图7中逆时针转动时,则凸轮651逆时针转动,与转动传动机构62配合,而当第二从动皮带轮613顺时针转动时,则凸轮651顺时针转动,与摆动传动机构63配合,切换机构选择性地与转动传动机构62或摆动传动机构63配合,使得驱动机构61选择性(正转或反转)地驱动头部1和手臂4摆动,或者驱动上躯体2相对下躯体3转动。

转动传动机构62位于切换机构的下方,包括第二齿轮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与切换机构的第二齿轮653配合的第一转动传动齿轮621,其在竖直面内转动,转动轴与第二从动皮带轮613平行,牙箱底座6411的顶部开设有齿轮穿孔6413,供第一转动传动齿轮621部分穿过而进入牙箱底座6411内。牙箱底座6411内设置有在水平面内旋转的第二转动传动齿轮622、与第二转动传动齿轮622同轴的第三转动传动齿轮623,第二转动传动齿轮622为端齿轮,其上端面具有与第一转动传动齿轮621啮合的齿。第三转动传动齿轮623通过多个水平旋转的齿轮最终带动转动设置在牙箱底座6411中心的中心齿轮624在水平面内转动,从而可带动牙箱64在水平面内转动。上述各齿轮与牙箱64转动连接。

下躯体3内与牙箱底座64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上开口的支承底座31,下躯体3内通过设置隔板32,将支承底座31限定在下躯体3的顶面和隔板32之间。支承底座31内侧壁具有台阶部311,牙箱底座6411的底面边沿支撑在台阶部311上,由此使得牙箱底座6411可相对支承底座31转动,即使得上躯体2能相对下躯体3转动。而支承底座31同时还对牙箱底座6411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限位,避免其相对滑动。

摆动传动机构63位于切换机构的上方,包括第三齿轮组、第一连杆631和第二连杆632,其中第三齿轮组包括多个互相啮合或同步转动的、在竖直面内转动的齿轮,最下方的第一摆动传动齿轮633用于与切换机构的第二齿轮653啮合,该第三齿轮组的最上方的第二摆动传动齿轮634则同轴连接有第一偏心凸轮635,第三齿轮组转动支撑在牙箱本体641内,而第一偏心凸轮635则转动支撑在牙箱本体641的后侧。第一偏心凸轮635的转动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其后侧设置有第一偏心凸轴6351。

第一连杆631包括位于中间上方的水平延伸的第一滑槽6311、以及位于第一滑槽6311下方两侧的水平延伸的第二滑槽6312,第一滑槽6311和第二滑槽6312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左右两侧每个手臂4包括手臂本体41和转动连接在手臂本体41顶端的手臂支点42,手臂支点42滑动支撑在第二滑槽6312内,而第一偏心凸轮635的第一偏心轴6351则滑动支撑在第一滑槽6311内。第一连杆631上间隔布置有连杆支点6313,第二连杆632设置在第一连杆631的后侧,并且与牙箱本体641固定。第二连杆632上开设有竖直延伸的、上下间隔布置的导向槽6321,连杆支点6313滑动支撑在导向槽6321内。由此,当第一偏心凸轮635转动时,则能通过第一偏心轴6351带动第一连杆631沿着导向槽6321上下滑动,从而使得手臂本体41摆动。

摆动传动机构63还包括位于牙箱64前侧的第三连杆636和第二偏心凸轮637,牙箱本体641的顶部设置有前后水平延伸的固定轴6414,第二连杆632的顶部与固定轴6414固定,第三连杆636上开设有轴孔6361,使得固定轴6414向前转动支撑在轴孔6361内,由此使得第三连杆636可相对牙箱本体641绕固定轴6414转动。第三连杆636的顶部设置有球头6362,用于与头部1连接,第三连杆636上还开设有竖直的第三滑槽6363,第二偏心凸轮637转动支撑在牙箱盖642前侧,并且第二偏心凸轮637在竖直面内转动,其转动轴与第一偏心凸轮635同轴,均可由第二摆动传动齿轮634同轴地带动转动。第二偏心凸轮637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偏心凸轴6371滑动支撑在第三滑槽6363内,从而当第二偏心凸轮637转动时,则能通过第二偏心凸轴6371带动第三连杆636绕固定轴6414转动,带动头部1摆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