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训练减重跑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7150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步态训练减重跑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步态训练减重跑台,属于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术后康复技术越来越成熟,术后康复训练对于病人恢复正常步行能力、矫正步态、加快病人的术后康复十分重要,因此训练设备也变得尤为重要,目前的步态训练康复器械大多结构过于简单,结构不稳定,不利于病人使用;通常只有一个上悬吊点,不能为病人提供很好的支承,并且身体上部局部压强过大,会使病人产生不适感;结构固定,对于身高、臂长或腿长等情况不同的病人,不能进行局部调节,使用不方便,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步态训练减重跑台,其结构合理稳定,能够为病人提供多点减重支撑,并且支撑点高度可调,适合身高不同的病人,使用更加方便舒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步态训练减重跑台,包括空心结构龙门架,龙门架两侧立柱内部安装有升降柱,升降柱与龙门架内侧扶手透过长槽孔联接在一起,病人可握住扶手辅助身体进行支撑及稳定,龙门架顶部内安装有上悬吊机构,用于悬吊支撑人体的上半身两侧,如两侧肩部或背部两侧。

所述的上悬吊机构包括固定在龙门架上的电动推拉杆、导轨、与电动推拉杆末端铰接并与导轨配合的滑块、滑轮组及与绕滑轮组的绳索末端相连接的弹簧扣,绳索另一端固定在龙门架内壁上,所述的滑轮组包括固定于滑块上的动滑轮及固定在龙门架上的三组定滑轮,通过滑轮组可将电动推拉杆的小范围行程放大至四倍,从而加大弹簧扣的行程范围,减小了上悬吊机构的体积,节省空间,便于安装及使用。

所述的扶手下方设置有下悬吊环,用于悬吊支撑人体的下半身,如两腿大腿部或腰部两侧。

所述的扶手上方设置有控制按钮,可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升降柱的高度、上悬吊机构的高度以调节悬吊支撑点的位置,适应不同的身高条件,方便使用调节,同时可以调节跑步机的倾斜角度及速度,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所述的扶手为U形。

所述的龙门架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刹车脚轮,方便移动及固定。

所述的龙门架在升降柱及上悬吊机构处设置有检修门,方便对其进行检修。

还包括跑步机,其跑道位于龙门架内侧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步态训练减重跑台,通过上悬吊机构,可对人体上半身提供减重,如两侧肩部或背部两侧;通过扶手,病人可用手臂辅助身体进行支撑及稳定;通过下扶手下方的下悬吊环,可对人体的下半身提供减重,如两腿大腿部或腰部两侧;整个设备可为病人身体的上半身、手臂、下半身分别提供多点减重支撑,将悬吊支撑力分散到多点,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及人体运动学,使病人使用更加舒适,训练过程中身体更加稳定轻松,训练效果更佳。

上悬吊点(即弹簧扣)、扶手及下悬吊点(即下悬吊环)的高度均可自由调节,从而更加适合身高、腿长或臂长等条件不同的病人使用。

控制按钮设置在扶手上,方便病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龙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扶手及升降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扶手及升降柱的侧视图;

图6是上悬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减重点与人体连接部位示意图

图中:1、升降柱;2、龙门架;201、长槽孔;202、万向刹车脚轮;203、检修门;3、扶手;301、下悬吊环;302、控制按钮;4、上悬吊机构;401、电动推拉杆;402、定滑轮;403、动滑轮;404、滑块;405、导轨;406、弹簧扣;5、跑步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步态训练减重跑台,包括空心结构龙门架2,龙门架2两侧立柱内部安装有升降柱1,升降柱1与龙门架2内侧扶手3透过长槽孔201联接在一起,龙门架2顶部内安装有上悬吊机构4。病人可握住扶手3辅助身体进行支撑及稳定,上悬吊机构4用于悬吊支撑人体的上半身两侧,如两侧肩部或背部两侧。

所述的上悬吊机构4包括固定在龙门架2上的电动推拉杆401、导轨405、与电动推拉杆401末端铰接并与导轨405配合的滑块404、滑轮组及与绕滑轮组的绳索末端相连接的弹簧扣406,绳索另一端固定在龙门架内壁上,所述的滑轮组包括固定于滑块404上的动滑轮403及固定在龙门架2上的三组定滑轮402,通过滑轮组可将电动推拉杆的小范围行程放大至四倍,从而加大弹簧扣的行程范围,减小了上悬吊机构的体积,节省空间,便于安装及使用。

所述的扶手3下方设置有下悬吊环301,用于悬吊支撑人体的下半身,如两腿大腿部或腰部两侧。

所述的扶手3上方设置有控制按钮302,可通过控制按钮302控制升降柱1的高度、上悬吊机构4的高度以调节悬吊支撑点的位置,适应不同的身高条件,方便使用调节,同时可以调节跑步机5的倾斜角度及速度,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所述的扶手3为U形。

所述的龙门架2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刹车脚轮202,方便移动及固定。

所述的龙门架2在升降柱1及上悬吊机构4处设置有检修门203,方便对其进行检修。

还包括跑步机5,其跑道位于龙门架2内侧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使用时,首先使用绳索将人体上半身的护具与上悬吊机构相连,电动推拉杆动作,将弹簧扣上提,辅助病人从轮椅上站起并踏上跑步机,然后使用绳索将人体下半身的护具与扶手下方的下悬吊环相连,通过调节电动推拉杆及升降柱,调节上下减重点的拉力到合适值,运行跑步机,进行训练,病人可手扶扶手,以辅助身体减重及稳定,训练过程中病人可通过控制按钮调节各减重点的拉力及跑步机速度、倾斜角度。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