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球组码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754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球组码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台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台球组码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体育运动被广泛普及,其中,台球运动是大众体育中较常见的体育运动,台球运动中需要应用相应的台球器具,将台球组在台球桌上进行码放、移动和定位过程中常使用码球器。

目前,对于码球器的定位准确性和使用便捷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码球器的定位准确性和使用便捷性成为设计目标。

现有技术中,台球组码球器主要包括多边形框架,多边形框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依据台球运动规则进行设置,我们以应用于中式八球规则的三角形框架为例,其通常被称为三角架。如图1和图2所示,三角架1的内部区域对15个台球2进行套装限位,使15个台球2所构成的台球组在竖向投影的外缘轮廓的相切线3构成类似三角形,所谓类似三角形,是指三条相切线3的相接处由投影的圆弧过度线相连。请注意,当台球2被置于平面或台球桌上时,其竖向投影轮廓是台球在竖向的最大外径投影轮廓,以外径为57.2毫米的台球为例,其竖向投影轮廓的直径为57.2毫米,即,台球2在二分之一高度的竖向投影为实际的投影轮廓。

三角架1的内部限位的区域以上述台球组外缘投影轮廓的尺寸为依据进行设置。然而,实际设置三角架1的内壁4所围拢构成的内部区域尺寸是大于由三条相切线3构成的外缘投影轮廓的,这是因为实际结构和应用过程中,在三角架1的内壁4的竖向中段41与台球组的二分之一高度的外壁相对应限位的状态下,三角架1常需要被移动,使得台球组整体随三角架1同步随动,由此将台球组移动至台球桌的所需码放位置,这使得三角架1的内壁4需要与台球组的外缘轮廓保持具有间隙,使得各个台球2能够实现在台球桌上自由滚动,而若内壁4与上述外缘轮廓的相切线3完全重合,则不利于各台球2的滚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水平移动到位后,三角架1被向上提起,远离台球桌的过程中,台球2保持静止于台球桌,三角架1的内壁4的竖向中段41升高位置,连续地,内壁4的竖向下段42通过台球组的二分之一高度的外缘并升高,台球组从三角架1的底部开口脱离,由此,解除三角架1对台球组的套装限位状态。

以上是以现有技术中应用于中式黑八规则的三角形框架进行的现有技术论述,当然,多边形框架还可以依据斯诺克规则设置三角形框架的尺寸,或依据台球9球规则设置菱形框架等,同时,依据台球的尺寸,如直径57.2毫米,或52.5毫米设置相应的多边形框架尺寸。

对于上述码球器,鉴于以台球能够滚动为目的而设置的所述间隙,造成了码球器的套装限位无法实现台球组中各个台球的紧密相抵,请特别注意,在台球规则中,需要台球组在初始码放状态下相邻的台球之间无间隙,这便需要在码球器脱离台球组后,应用其他方式,例如人工手动进行间隙的消除,由此,现有技术中的码球器在应用过程中对于台球组的定位准确性低,且应用码球器的整体过程中,需要附加消除台球之间间隙的冗余操作,这使得码球器的使用便捷性低。

以上现有技术中,台球组码球器的定位准确性低和使用便捷性低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球组码球器,通过本台球组码球器的应用将显著提高定位准确性和使用便捷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台球组码球器,包括用于套装限位台球组的多边形框架,所述台球组包括多个台球,在所述多边形框架的内壁的竖向下段设有向内侧凸起的、用于在水平方向限位所述台球组的容置区域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固连于所述竖向下段。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台的下沿与所述内壁的下沿齐平。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台的下沿设有与所述内壁相接的倒角。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台的上沿设有与所述内壁相接的倒角。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台的内侧顶面为平面,且所述平面与竖向夹角为0度。

优选地,所述内侧顶面的竖向高度为d,2mm≤d≤20mm。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框架具体为三边形框架,在一侧的所述内壁的所述竖向下段固连有所述定位凸台。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框架具体为菱形框架,在相邻两侧的所述内壁的所述竖向下段分别固连有所述定位凸台。

在一个关于台球组码球器的实施方式中,台球组码球器包括用于套装限位台球组的多边形框架,台球组是由多个台球被套装限位在台球组码球器中而构成的组合体,在多边形框架的内壁的竖向下段设有向内侧凸起的、用于在水平方向限位台球组容置区域的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固连于竖向下段。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实际应用中,在台球组码球器与其内部套装限位的台球组联动地水平移动至台球桌上所需位置的状态下,台球组码球器向上升起远离台球桌,在与台球组相脱离的过程中,与台球组二分之一高度的外缘对应限位的多边形框架的竖向中段升高,与台球组二分之一高度的外缘脱离,继而连续地,多边形框架内壁的竖向下段升高至台球组二分之一的竖向高度位置,由于定位凸台向内侧凸起,这里的凸起是相对于多边形框架的内壁而言的,即,在内壁的竖向中段与台球组二分之一高度的外壁具有间隙的基础上,定位凸台随竖向下段升至台球组二分之一高度的状态下,定位凸台填补了竖向中段的限位间隙,由此,通过定位凸台以及在定位凸台同一高度的整体多边形框架的内壁竖向下段,使得台球组的限位空间、容置区域被压缩减小,这里的减小是相对于内壁竖向中段所构成的容置区域而言的,则台球与台球之间的间隙被压缩,达到台球与台球之间间隙的消除,则多边形框架内壁的竖向下段以及固连的定位凸台继续升高,使得台球组码球器完全与台球组分离后的状态下,保留了台球组的台球与台球无间隙的结构状态,完成台球组码球器的使用。

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和应用论述,台球组码球器与台球组同步平移至所需位置的基础上,台球组码球器升高提起过程中,多边形框架的内壁竖向下段因设置了固连的定位凸台,则使得台球组中台球与台球之间的间隙被压缩消除,达到了台球与台球紧密相抵的码球要求,这显著提高了应用台球组码球器对于台球组的定位准确性,与此同时,定位凸台固连于内壁的竖向下段,对于台球与台球之间的间隙消除是在台球组码球器向上升起的过程中同步实现的,而避免了需要单独进行消除台球与台球间隙的冗余附加操作,则显著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对于定位凸台的结构尺寸,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在提升台球组码球器过程中,以通过定位凸台达到消除台球与台球间隙,且台球组能够顺利与台球组码球器相对上下移动进行分离的结构原则而设置,例如,设置较为刚性的结构,则可以设置定位凸台与消除间隙所需的相一致的对应尺寸,而如果设置具有弹性的结构体,则还可以设置定位凸台相对来说更向内侧凸出,从而在竖向下段升高至台球组二分之一高度的状态下,定位凸台对于台球组起到弹性挤压的作用,当然,这通过台球组码球器的弹性变形也能够实现其与台球组的相对竖向移动和分离;

第二、上述论述中,所说的通过定位凸台的向内侧凸起的结构尺寸,消除内壁竖向中段与台球组二分之一高度之间的间隙,这里不能够狭义地认为只是内壁与相邻的台球之间的间隙,而是也包括台球组中各个相邻的台球与台球之间的间隙,根据几何原理,在台球与台球相互角度的影响下,通过设置对应的定位凸台的对应向内凸起高度,完全能够消除台球组中各个台球与台球之间的间隙;

第三、本申请文件中,对于内壁分为竖向中段和竖向下段进行论述,这旨为不同状态和结构的论述清晰,而实际的竖向中段与竖向下段为一体相连的结构。特别地,现有技术中,内壁为竖直设立的结构,在竖向中段围拢的容置区域与台球二分之一高度具有间隙的结构的同时,竖向下段围拢的容置区域也与台球组外缘在竖向具有间隙,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旨在保留竖向中段的围拢区域,从而保留平移过程中的台球转动能力,进而在移动到位,无需继续使台球组平移整体位置的状态下,台球组码球器升高分离的过程中,同步地通过定位凸台对台球与台球之间的间隙进行消除。由此,通过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提出,实际应用中,若设置台球组码球器的竖向中段与竖向下段具有角度、具有向内倾斜的坡面,即漏斗状的结构,这都是与本申请的构思一致,其本质也是在竖向下段设置向内侧凸出的定位凸台;

第四、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构思中,利用了台球的圆球形的几何特征,在竖向中段围拢的容置区域对台球组套装限位,进而同步水平移动的状态下,定位凸台位于竖向下段,且向内侧凸出,此状态下的定位凸台相对于台球来说,其位于台球的下半球的收缩几何空间内,平移状态下,定位凸台未升至台球组的二分之一高度,未发生对于台球滚动的相抵干涉;

第五、另外,本台球组码球器的设置能够保留竖向中段所围拢的容置区域对于台球组间隙的结构,即,保留了平移过程中台球的独立滚动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三角架—1、台球—2、相切线—3、内壁—4、竖向中段—41、竖向下段—42;

图3至图5中:台球—5、三角架—6、,内壁—7、竖向中段—71、竖向下段—72、定位凸台—8、内侧顶面—8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台球组码球器,通过本台球组码球器的应用将显著提高定位准确性和使用便捷性。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3至图5,图3为本申请结构第一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结构第二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台球组码球器包括用于套装限位台球组的多边形框架,台球组包括多个台球,在多边形框架的内壁的竖向下段设有向内侧凸起的、用于在水平方向限位台球组的容置区域的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固连于竖向下段。这里以中式八球规则的台球组为例进行说明,请参考图3和图4所示,在对应于由15个台球5构成的台球组的台球组码球器中,其多边形框架具体为三边形框架,可简称为三角架6,在三角架6的一侧内壁7的竖向下段72设置固连的定位凸台8,三角架6套装限位台球组,且与台球组在台球桌上同步移动过程中,台球组的二分之一高度的外缘与三角架6内壁7的竖向中段71相接触,通过竖向中段71的套装限位,使得台球组随三角架6同步移动,因竖向中段71所限位的容置区域设置,内壁7的竖向中段71与台球组二分之一高度的外壁具有一定间隙,在此说明,对于竖向中段71围拢的容置区域的所述间隙的结构设置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设置,这里提出此部分内容旨在论述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更清晰,有助于对本实施例论述的对比理解,继续来说,此间隙并不影响三角架6限位台球组移动至台球桌上所需的码放位置,因为台球组整体套装于三角架6内,只是到达码放位置的状态下,台球组的各台球5之间处于一种间隙距离的无序存在,进而在无需再次推动台球组整体移动,改变整体位置的状态下,台球组码球器的三角架6整体升高移动,固连于三角架6内壁7的竖向下段72的定位凸台8一体随动地升高至台球组二分之一高度,定位凸台8在上升过程中与相邻的台球5发生相抵接触,台球组码球器的升高使得台球5与定位凸台8相抵接触,发生受力传递,进而发生能够消除台球5与台球5间隙的移动,这一过程中,在此一侧的竖向下段72设有定位凸台8,而三角架6另两侧的内壁7竖向下段72在定位凸台8同一高度平面内仍能够实现对台球组的套装限位功能,则,由另两侧的内壁7竖向下段72与定位凸台8所构成的水平面内的容置区域对于台球组二分之一高度实现精确限位的效果,消除了台球组中各个台球5之间的间隙,这一消除间隙的实现是在台球组码球器整体升高的过程中同步实现的,随着继续升高移动,台球组码球器完全与台球组脱离,而台球组最终保持了台球5与台球5之间无间隙的状态。通过以上论述,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台球组码球器的应用能够在升高的同时消除台球与台球之间的间隙,这显著提高了应用台球组码球器对于台球组的定位精确性,同时显著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在三角架6的一侧的内壁7竖向下段72设置了定位凸台8,若以定位凸台8向内侧凸起的方向为X方向,在水平面内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为Y方向,则定位凸台8在升高至台球组二分之一高度的状态下对台球5实现精确定位的移动,根据中式八球规则的台球码放几何原理,台球5与台球5之间的码放存在角度,并不是15个台球沿X方向码放为一行,因此,在与定位凸台8实际相抵的台球5朝向X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各台球5也必然发生Y方向的移动,进而在X方向和Y方向,台球5与台球5之间的间隙皆实现了消除。对于斯诺克规则和9球规则等其它码放原理,皆能够实现各台球之间间隙的消除。

当然,也可以在多条内壁的竖向下段设置定位凸台,按需设置即可,其原理与上述实施例设置一侧的定位凸台并无不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具体设置定位凸台的下沿与内壁的下沿齐平,即定位凸台的下沿即为多边形框架的最下沿,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台球组码球器被升高操作过程中,台球组被竖向下段的容置区域消除了间隙,在台球组的二分之一高度的外缘与定位凸台的下沿相脱离的同时,也就脱离了竖向下段的容置区域,而台球组码球器的升高过程通常由人工操作,在相分离后,人工操作若出现升高的不稳定操作,在水平方向发生一定的偏移,这也不会导致对台球组发生后续碰撞和干扰,这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另一实施例中,设置定位凸台的下沿设有与内壁相接的倒角,倒角的设置,使得台球组码球器在下落,进而对台球组进行套装限位过程中,避免了定位凸台的下沿对台球发生锋利边角的相抵接触,通过倒角起到对台球实现向内导向和聚拢的作用,对台球实现了保护,这使得操作更便捷。当然,设置圆弧或直角等等形式的倒角按需设置即可。

另一实施例中,设置定位凸台的上沿具有与内壁相接的倒角。这是在台球组码球器上升过程中,竖向中段与竖向下段对台球组限位过渡的过程中,避免定位凸台的上沿对台球外壁发生锋利边角的磕碰,也是对台球起到保护作用,其原理与上一实施例相同。

另一实施例中,请主要参考图5所示,设置定位凸台8的内侧顶面81为平面,平面与竖向夹角为0度。所谓内侧顶面81,是指向内侧凸起的定位凸台8的顶面,即定位凸台8沿水平方向向内侧凸起,其内侧顶面81的结构轮廓为竖直设置的平面,如此的设置,在台球组码球器上升过程中,定位凸台8的内侧顶面81由下至上移动过程中与台球5的二分之一高度的外壁发生连续地相抵接触,这一限位过程的实现,使得台球5与台球5之间间隙的消除过程具有了一定的持续性,根据物理原理,在台球5与定位凸台8发生相抵移动,进而台球组中各个台球5与台球5之间消除间隙、发生相抵的状态下,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反弹趋势,而在本实施例中,内侧顶面81为竖直的平面,使得内侧顶面81在高度范围内,升高过程中实现了保持一定时长的限位过程,最终定位凸台8的内侧顶面81与台球5分离后,消除了台球5与台球5之间间隙的同时,还抵消了台球5与台球5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反弹趋势,使得消除间隙的台球组能够维持稳定的消除间隙的结构状态,这进一步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避免了台球发生反弹分离。

对比的角度来说,若设置定位凸台的内侧顶面为竖向的圆弧面或尖角等结构,则在上升过程中,定位凸台与台球二分之一高度的外壁相接触的轨迹只是一个点,台球受力移动,瞬时间消除了间隙以保证定位凸台的上升通过,进而定位凸台以及台球组码球器整体也升高脱离了台球二分之一高度,在这瞬时的时刻之后,各台球之间消除间隙的移动撞击受到反作用力的反弹作用,根据物理冲量的质量和速度等客观规律,则在台球组码球器脱离后,台球之间消除间隙所产生的碰撞发生回弹现象,再次产生了间隙。对比而言,本申请提出的上述实施例中,内侧顶面为竖直平面的设置,实现了在一定时长内,即上升过程中,竖直平面与台球二分一高度的外壁形成一条连续直线的限位轨迹,根据物理原理,这一时长范围内能够实现消除反作用力的反弹趋势。

对于内侧顶面的竖向高度,以d表示,d的优选范围为2mm≤d≤20mm,即内侧顶面的高度在2毫米至20毫米之间按需设置即可。

另一实施例中,设置多边形框架具体为菱形框架,在相邻两侧的内壁的竖向下段分别固连有定位凸台。本实施例中的菱形框架即为主要由四条内壁构成的多边形框架,这常应用于9球规则的台球运动,当然相邻的内壁之间通过圆弧结构相连,或尖角结构相连并不限定。本实施例中的结构设置结合了几何原理,同样能够提高定位精确性和操作便捷性,具体分析请参见上述各实施例的原理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对于说明书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附图中,台球组的绘制是以各个台球之间无间隙的几何关系进行绘制的,而在台球组被内壁的竖向中段所套装限位的状态下,其容置空间内的间隙是无规则存在的,本说明书附图的台球与台球之间无间隙,将间隙只保持在最外围的台球与内壁之间存在,这有利于图纸的清晰和理解。

对所公开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