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流推力跷跷板的平衡支架和阵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8613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流推力跷跷板的平衡支架和阵列方法与流程

[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是国际专利分类表(2016版)中的“a63g11/00跷跷板”,基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600616a”所载明的内容,是对该“水流推力跷跷板”基础部件之一的“门型支架”进行原始再创新的成果。

[

背景技术:
]相对于“面对面”式跷跷板的“门型支架”传统型式,本发明公开一种“平衡支架”以突破“门型支架”的功能局限,使基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600616a”所载明的发明,不但有“面对面”的传统模式,也有俩人及四个人以上小群体在相同的一侧“肩并肩”地进行娱乐、健身或竞赛的全新模式,是基于包容、互补、共生共存的新发明。

[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是:应用动态扭矩同步换向器、带离合片及锁定功能的万向联轴器、配重体和带联合缓冲功能的行程限位器等功能性部件,使基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600616a”载明的“端部水箱、中部水箱、通水钢管、人力小车和传动管轴”等部件组成的运动功能组合体在全新的“平衡支架”上“阵列”,并按需要排列成“直列”、“星型”、“伞型”、“圆型”、“波浪型”等空间组群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填补了基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600616a”所载明的“水流推力跷跷板”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空间表现形态,使其水平面方向上的长宽比例适合于室内一边靠墙的布置。这种共用同一个“站位”的新模式,更利于体育精神在“握手”仪式上的完美表达。这种布局可在室内成行、成列组装。在室外公共休闲空地布局时,也可组成“星型”、“伞型”、“圆型”、“波浪型”的群组效果。本发明公开的“平衡支架和阵列方法”,布局紧凑,便于群组式组合安装和整体防护且满足国家高标准的公共体育设施安全性要求。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平衡支架的制造和阵列方法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个基本单元的平面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剖面构造视图。图中:1.动态扭矩同步换向器总成,2.带离合片及锁定功能的万向联轴器总成,3.预制铁矿砂水泥砖配重体总成,4.“n”型移动式或固定式钢立柱,5.基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600616a”载明的“端部水箱、中部水箱、通水钢管、人力小车和传动管轴”等部件组成的运动功能组合体,6.带联合缓冲功能的行程限位器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基本单元中,在三根“n”型移动式或固定式钢立柱(4)组成的基座上方同一轴线上,通过固定一个动态扭矩同步换向器总成(1)和两个带离合片及锁定功能的万向联轴器总成(2);在(1)、(2)之间安装两个基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600616a”载明的“端部水箱、中部水箱、通水钢管、人力小车和传动管轴”等部件组成的运动功能组合体(5);在(5)的一侧并靠近(4)的一端联接一个预制铁矿砂水泥砖配重体总成(3),在两个(3)的下方对应的地面上安装一个带联合缓冲功能的行程限位器总成(6);其中,动态扭矩同步换向器总成(1)由四个套接在三向的十字行星齿轮轴架的45度伞齿轮和附属零件组成;带离合片及锁定功能的万向联轴器总成(2)由离合压片、离合推拉把手、离合触发自锁杆和附属零件组成;每一列应用本“平衡支架”的“水流推力跷跷板”阵列中,当两个(2)处于“离”态时,每单元独立使用,每个(5)中的主要标志物位置被同步锁定为“相对升降”的对冲状态,(2)不传递轴向扭力;当多个(2)处于“合”态时,各单元联动,(2)传递轴向扭力,轴向上每个位置的实时扭力的大小几及其方向也呈实时动态调整状态;带联合缓冲功能的行程限位器总成(6)是专属的特制安全装置;本发明突破了“面对面”互动式跷跷板所用“门型支架”的功能局限,开辟了俩人及四个人以上小群体在相同的一侧“肩并肩”地进行娱乐、健身或竞赛的全新模式,是基于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600616a”所载明的“水流推力跷跷板”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空间表现形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名称是“一种水流推力跷跷板的平衡支架和阵列方法”,属于专利分类中的“A63G 11/00跷跷板”,基于发明公布号“CN 102600616 A”所载明的内容,是对该“水流推力跷跷板”基础部件之一的“门型支架”进行原始再创新。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是:应用动态扭矩同步换向器、带离合片及锁定功能的万向联轴器、配重体和带联合缓冲功能的行程限位器等功能性部件,使基于发明申请公布号“CN 102600616 A”载明的“端部水箱、中部水箱、通水钢管、人力小车和传动管轴”等部件组成的运动功能组合体在全新的“平衡支架”上“阵列”,并按需要排列成“直列”、“星型”、“伞型”、“圆型”、“波浪型”等空间组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龙锦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锦雄;龙俊明
技术研发日:2017.04.02
技术公布日:2017.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