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碰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6511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碰碰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娱乐游戏车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碰碰车。



背景技术:

碰碰车是一种老牌的娱乐游戏车,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都有它的印记,但是从碰碰车面市到现在,它的结构基本没有变过,固定的座椅、固定的容纳空间严重影响的用户的体验感,因此,在现在这种注重用户体验的时代里,现有的碰碰车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户体验感好的碰碰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碰碰车,包括底盘和设于底盘上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和驱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部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夹角为90°-120°。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电动推杆。

进一步的,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投币系统,所述投币系统设于所述底盘上且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上设有圆环形的防护圈。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圈的材质为不锈钢,且所述防护圈为实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圈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的,还包括警报系统,所述警报系统包括传感器与音箱,所述主控板分别与传感器及音箱电连接,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防护圈上,所述音箱设于所述底盘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碰碰车,采用一种新型的座椅结构,用户可以自主调节座椅的坐垫部分与靠背部分之间的角度,使碰碰车的座椅适合自己身材、习惯,操作起来更舒适,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碰碰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固定部;

2、第二固定部;

3、第三固定部;

4、底盘;

5、驱动件;

6、第一延伸部;

7、第二延伸部;

8、主控板;

9、投币系统;

10、防护圈;

11、音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附图中,同一标号代表同一含义。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3)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4)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一种碰碰车,包括底盘4和设于底盘4上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第一固定部1、第二固定部2、第三固定部3和驱动件5,所述第一固定部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4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部3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可转动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一种新型的座椅结构,用户可以自主调节座椅的坐垫部分与靠背部分之间的角度,使碰碰车的座椅适合自己身材、习惯,操作起来更舒适,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1上包括第一延伸部6,所述第二固定部2上包括第二延伸部7,所述驱动件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延伸部6和所述第二延伸部7可转动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第一、二延伸部,可以让驱动件具有更多可选的设置位置,同时,第一延伸部的外部可以包覆座椅扶手,第二延伸部外部可以包覆侧板,从而实现第一、二延伸部和驱动件的隐藏,更重要的是使座椅成为一种半包围结构,进而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部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之间的夹角为90°-120°。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二支撑部与传统的90°固定设置不同,可以让用户的腿部抵靠在第一固定部上,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5为电动推杆。

进一步的,还包括主控板8,所述主控板8设于所述底盘4上,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主控板8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投币系统9,所述投币系统9设于所述底盘4上且与所述主控板8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投币使用的碰碰车与人工售票的碰碰车相比,可以减少碰碰车提供方的人力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4上设有圆环形的防护圈10。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圈10的材质为不锈钢,且所述防护圈10为实心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实心结构的防护圈有两个优点,一,结实、耐用,安全性好;二,可以增加整车重量,防止侧翻、被撞翻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圈10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的,还包括警报系统,所述警报系统包括传感器与音箱11,所述主控板8分别与传感器及音箱11电连接,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防护圈10上,所述音箱11设于所述底盘4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警报系统,可以让用户实时知道自己车辆的运行情况,被追尾也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躲避,有利于提高碰碰车的娱乐性,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感。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碰碰车,包括底盘4和设于底盘4上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第一固定部1、第二固定部2、第三固定部3和驱动件5,所述第一固定部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4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2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部3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部1和第二固定部2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5为电动推杆。

所述第一固定部1上包括第一延伸部6,所述第二固定部2上包括第二延伸部7,所述驱动件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延伸部6和所述第二延伸部7可转动连接。第一延伸部6和第二延伸部7分别朝向整车的前方,后续包覆扶手的侧挡板后,可以让用户半卧在座椅内,可以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

所述第一固定部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之间的夹角为90°-120°。

还包括主控板8,所述主控板8设于所述底盘4上,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主控板8电连接,座椅的扶手部分设有与主控板8电连接的靠背调节按钮,所述靠背调节按钮可以控制电动推杆工作。

还包括投币系统9,所述投币系统9设于所述底盘4上且与所述主控板8电连接。

为提高碰碰车的安全性,所述底盘4上设有圆环形的防护圈10。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圈10的材质为不锈钢,且所述防护圈10为实心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圈10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橡胶。

为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感,碰碰车还包括警报系统,所述警报系统包括传感器与音箱11,所述主控板8分别与传感器及音箱11电连接,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防护圈10上,所述音箱11设于所述底盘4上。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碰碰车,其还包括有外壳,而为了附图描述方便,外壳未在图中示出,同时该外壳起到保护上述部件、组件以及起到美观的作用,同时座椅两侧还设有玻璃钢来起到加强支撑以及防护的作用,增加该碰碰车的安全性能,同时该碰碰车可以通过设有无刷电机轮来实现行进以及后退,并且该碰碰车的座椅前方还可设有不锈钢扶手,以方便玩家扶住,以免在碰撞过程中出现伤亡情况,同时在座椅前侧还可设有摇杆来控制该碰碰车的方向,增强玩家的体验感。上述部件、组件由于结构简单,参考说明书附图即可得到上述所述结构,故在此不再结合附图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一种新型的座椅结构,用户可以自主调节座椅的坐垫部分与靠背部分之间的角度,使碰碰车的座椅适合自己身材、习惯,操作起来更舒适,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第一、二支撑部与传统的90°固定设置不同,可以让用户的腿部抵靠在第一固定部上,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实心结构的防护圈,结实、耐用,安全性好,还增加整车重量,防止侧翻、被撞翻的情况发生;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